五代十國:“五代”知道,但要想入圍“十國”,還得過歐陽修一關

五代十國:“五代”知道,但要想入圍“十國”,還得過歐陽修一關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於史書《新五代史》,該史書是由北宋歐陽修編撰。

“五代”,大家都非常清楚,乃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算是中原王朝,時間為907年~960年。“十國”中,最早建立政權的是南吳(楊吳),於唐朝滅亡前五年即公元902年建立;最晚滅亡的是北漢,於公元979年被北宋滅掉,時間跨度為77年。

在這77年中,“五代”除外,先後出現的地方割據政權,並不只有10個,可為什麼只有前蜀、後蜀、南吳(楊吳)、南唐、吳越、閩國、南楚(馬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這10個國家,被史學家著書立傳,順利入圍“十國”呢?

要想搞明白這個問題,還得先把那個時期的勢力分佈捋一捋。

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建立了梁朝。

五代十國:“五代”知道,但要想入圍“十國”,還得過歐陽修一關

當時,天下格局是控制中原的梁朝,總攬全局,各地方勢力,也紛紛稱王稱霸,割據一方。

北邊:晉國(河東李克用),河朔三鎮(魏博、成德、幽州)、義武軍等。

南邊:南吳、南楚(馬楚)、吳越、閩國、南漢、南平(荊南)。

西邊:前蜀、岐國(李茂貞)、夏州(李思諫,西夏前身)、朔方軍、匡國軍等。

“十國”中的成員,此時已經出現了7個,還有3個成員,是後面出現的,為後蜀、南唐和北漢。其中,後蜀取代了前蜀南唐取代了南吳

晉國

,本來是有資格成為“十國”之一,但後來變成了“後唐”王朝,自然就沒必要再佔據一個名額。

但是,有兩個國家,是比較憋屈的,其實力完全有資格成為“十國”之一,一個是燕國,一個是岐國。

燕國,劉仁恭佔據幽州,兒子劉守光建立了大燕國,“控地兩千裡,有兵三十萬”,這等實力可秒殺“十國”中的多數國家,完全有資格佔據一個名額,但是,奇怪的是,這麼強大的燕國,竟然沒有入歐陽修的法眼,是何原因?

由於劉氏父子過於殘暴,劉仁恭荒淫無度,在大安山上興築宮殿,富麗堂皇,遴選許多美女居住其中;又與道士煉丹藥,以求長生不死;覆命令人民將銅錢交出,藏於山上,而人民只好用土做錢。

他的兒子劉守光,更不是好東西,不喜“儒士”,殺人取樂,做鐵籠、鐵刷,令犯錯或犯罪之人坐到籠中,從外面用火燎,或用鐵刷刷剔人的皮膚使其在痛苦中死去。

因此,儘管劉守光稱帝了,不喜歡讀書人的劉守光,自然要被後世的讀書人所唾罵,被歐陽修所不齒,稱該政權稱為“桀燕”,意謂殘暴。

岐國,李茂貞佔據鳳翔,稱王稱霸,實力也非常強大,曾經還一度控制了唐朝廷,更是把天子挾持到了自家地盤。按說,以岐國的實力,也完全有資格入圍“十國”。但是,由於岐國一直奉中央朝廷為正統,名義上臣服朝廷,儘管實際上是獨立的,但也就不被史學家當作獨立的國家。

像其它的地方政權,如魏博、成德、義武軍、夏州、朔方軍、匡國軍等,儘管它們也實際上也曾處於獨立狀態,但名義上一直臣服於“五代”中的朝廷,如後梁建立,魏博、成德就緊緊地傍梁朝的大腿。

五代十國:“五代”知道,但要想入圍“十國”,還得過歐陽修一關

這也就是為什麼小小的荊南(南平),可以成為“十國”之一,而強大如燕國、岐國等卻無法獲得名額。

這說明,要想被史學家承認為一個國家,至少得具備三個條件:1,實際且名義上獨立;2,稱王或稱帝;3,政權不能太殘暴,至少開國之君不能太差。

“十國”中的任何一國,都是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只有這樣,才有資格入圍“十國”被歐陽修承認。

這是因為《新五代史》中的“十國”,也被稱為“十國世家”,“世家”指門第高貴、世代為官的人家。因此,如果一個政權,從一開始就殘暴不仁,就何來高貴之說。

當然,這並不是說“十國”成員都非常好,而是相比較而言,開國之君不算差。畢竟,在五代那個人吃人的亂世,能讓老百姓有立錐之地活下去,就算是不錯的政權。

五代十國相關:

後梁王朝的掘墓人:李存勖橫空出世,兩次出手就把朱溫打服了

宋太祖統一南方之戰:先打誰,後打誰,都處處透著戰略上的高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