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古代的"官僚養成所"

中國歷史上是否有大學呢?以前有國子監或稱國子學,有人便把它當作大學的前身。首先,國子監並非僅存在於元明清三朝。中國最早的獨立的教育行政機構出現於北齊,本叫"國子寺"。隋朝更名為"國子監"。

在北齊國子寺之前,自漢武帝始,中國設有最高學府"太學"。到西晉改為"國子學"。此後,太學國子學或存一,或並存,或互稱。但無論太學還是國子學,都是單純的學校,並非教育行政機構,當時國內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獨立的教育管理機構。

一、為什麼說國子監所指的是國立大學?

其原因最重要的有以下三點:

一是政府辦的,二是多在政府的中心地,三是經費由政府支出。

而過去的國子學或國子監也正是如此。那時也有各種補助金。相當於今日的"學術研究補助費",也有發米發佈的,相當於今日的"配給物品"。因此兩個名字便聯在一起了。我只拿十四世紀中葉至十五世紀初年這期間國子監的情形研究一下,看看有哪些與今日相同或不相同之處。

今天的大學門口,往往有兩個杆子,一個掛國旗,一個掛黨旗。過去雖然還沒有國旗,但是門前的杆子,也有一根。在南京國子監,這根杆子豎立的時間有一百二十二年。它是掛學生的腦袋用的。我們可以從它看出明太祖辦學校的目的。再說到學制、待遇等問題,這裡面最重要最值得我們注意的一項便是學規。

國子監——古代的

首先,我想說那時朱元璋為何辦學校。他常提到"教育"兩個字,但意義和現在大不相同。他也是教育人才,但教育了這些人才幹什麼?簡單的答案是訓練官僚,可以叫作"官僚養成所"。為什麼呢?因為他自己出身低微,是一個拿槍桿子的出身,沒有多少學識,他的那幫功臣也是一樣。

要建立一個穩定的政治機構,卻不是這幫只知道殺人放火的武將搞得來的。因為有很多事情,尤其是公文程式上,不是官所能夠懂的,非用這一幫胥吏不可。但是朱元璋和他的那些功臣們早年都是吃過吏的虧的,不敢用。於是只好找讀書人替他做事了。但這些當時叫讀書人的知識分子都有一個毛病,他們要看準了才肯做。當朱元璋稱帝的時候,離北平還遠,福建兩廣也是他人天下,雲南更不必說。

很多知識分子覺得他的政權還不穩當,怕上當,不肯幹。另外一種是祖先做過大官的,看不起朱元璋,也不幹。朱命地方官壓迫他們,還是不行。於是訂出法令,不幹就砍頭。然而,還是不行,不得已,只好照歷史的舊軌道辦國子監,製造官僚人才,而美其名曰"教育"。

國子監——古代的

初辦的時候規模很小,一百五十人中"官生"(官家子弟)佔三分之二,"民生"只有五十人,後來越很發達,在明太祖時最多就到過九十多人。但實際上官僚子弟不必讀書就可以做官,所以來國子監的並不多。於是又辦府學縣學,那裡面的學生可以不經考試而保送入國子監。經過地方官吏的保送,再經過翰林院通過,才能入國子監。這種入國子監的方法,不是自願的,而是選拔的。

講到國子監的組織,第一個人就是祭酒,四品官,相當於今日的大學校長。另外有一個管理學生的官叫監丞,位不過八九品,但權力很大,學生犯了過失,有四種處罰,第一種是打板子,第二種是記過,再嚴重的就是充軍。不但剝奪個人的公民權利,有時連他的全家也要充軍。更嚴重的就要砍腦袋了。所以這個官相當於今日的訓導長,只是他的職權不僅是訓導學生,而且也訓導先生,監督先生。

這種學校就是一個衙門。今日提倡"學校機關化,機關學校化",那時卻根本不是什麼化不化的問題。他本身就是如此。

二、國子監在又念些什麼書呢?

根據學規:一、御治大誥,翻成現代語就是皇帝訓詞。二、大明律。三、漢朝留下的《說苑》,相當於今日小學內專講修身的公民。四、四書五經。但經過朱元璋自己的研究,覺得孟子的思想很有問題,例如孟子書中有"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君視民如草芥,則民視君如寇仇",等等,他都覺得不好。

國子監——古代的

但是自己又弄不太通,便組織了一個"審察委員會",把《孟子》刪去了八十五條,剩下一百多條,另編成書。這還不算,他還把孟子的牌位從孔廟中搬出,開除了孟子的學籍。經過很多人的反對,他自己想想,孟子的書既然消了毒,他本身上大概也消了毒,讓他復學算了;這才把孟子的牌位搬回孔廟,讓他復了學。

從史料中我們可以找出兩次學潮。第一次是洪武十八年。在那時,每天幾乎都有學生餓死,有些餓得受不了就只好上吊。於是國子監又成了集中營。學生被學規限制了,不敢說話。這次學潮結果殺了吏部尚書和六七個同情學生的教授,這是第一次學潮。

國子監——古代的

第二次發生在洪武二十七年,用現代話說應該說是"壁報風潮"。當時有個學生趙麟批評國子監的不好。事情敗露後,按規定是隻應該打一百下再充軍的,結果是砍了頭。

三、這些太學生訓練出來幹什麼呢?主要是做官。

這樣一個國子監,如果我們用"大學"或"教育"這些現代名詞來說明他們,我覺得是侮辱了這些名詞,對不起這些名詞。

我們不要用我開頭講的"官僚養成所"這些名稱。那麼可以明瞭為什麼中國歷史幾千年卻沒有一個幾千年歷史的大學。這和什麼校董會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因為皇帝便是校董。

國子監——古代的

因此我又想到今天中國有些問題之所以成問題:最要緊的原因是中國的文字發生了問題。好多新東西沒有新的字可用,不能不拿一些舊字舊名詞來代表它們,於是一切的名詞的意義便攪混了。這些混亂情形,我今天所說的雖不過是"統治教育的史例",但這也是一個"濫用名詞"的史例。因此我今天便有如此的一個結論:今天有許多人所說的那一套,也許和實際情形往往是完全不相干的。

國子監又是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又內含太學、國子學等學校。明初的時候,國子學省入國子監,從此國子監這個稱謂同時兼教育行政機構和學校兩個職能。國子監與太學這兩個概念也常互稱。

國子監——古代的

清末戊戌變法時成立的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確實從體制上沿襲了國子監建制,兼最高學府與最高教育行政機構於一身。所以胡適、馮友蘭、季羨林等學者均認為北大可上溯國子監乃至漢代太學為中國數千年最高學府之正統。而太學、國子學國子監這樣中國特有的帝國行政體制(既是學校更是行政體制),或曰"學統",也通過北大延續至今,跨越兩千多年而不絕。

總結:

然而,今天的國子監為公眾所熟知的,是作為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其實,它同時還是博物館,是保存和陳列古代文物的機構,在我看來,它還應該具有當仁不讓的國學研究權威的功能,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必然是稀缺和獨一無二的。


參考文獻:

《教育史研究》

《元明清三朝進士題名碑錄》

《孟子節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