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宋仁宗之仁:百姓冗兵冗費無可奈何,文豪精英的後盾保障

我們評價一個皇帝,首先一點就是他能不能有效地傳承帝王手中的權力,其次才是文治武功的評定。以此為標準,大部分稱帝的起義軍領袖(比如李自成)和亡國之君(比如崇禎)就屬於標準線以下的水平,哪怕他們路線正確或是愛民如子,但從他們在政治上依然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比如宋徽宗這樣的皇帝,個人文化修養上極為出色,武功上甚至還有西北戰局的一定功績,但最後靖康之難的北宋覆亡就只能給他一個不及格的蓋棺定論。在比如明武宗這樣的皇帝,個人文化修養上比較平庸,武功上也積極進取,對陣蒙古俺答披身掛帥英勇無比,但其暴戾的性格在後世的史官心中也不符合一個合格帝王的形象。


重新認識宋仁宗之仁:百姓冗兵冗費無可奈何,文豪精英的後盾保障

宋徽宗畫像


和他們比,宋仁宗作為守成之君,無論是在性格還是治績上無疑都是在標準線以上的。在他的宋朝時代,文人士大夫文化可以說發展到了中國古代的巔峰。


比如說起仁宗一朝的名臣,如范仲淹、富弼、韓琦、文彥博、歐陽修、呂夷簡、龐籍、包拯、王安石、呂公著、呂公弼、司馬光、韓維、韓絳、韓縝、張方平等等各個都是文賢能臣的典範。

而最具代表性的嘉佑二年科舉,仁宗親自金榜題榜的有蘇軾、蘇轍、曾鞏、曾布、章惇、王韶、呂惠卿、張載、程顥,而負責這一屆“高考”的考官正是文宗歐陽修、宋詩祖師梅堯臣、至寶丹王珪、長嘯公範鎮等文壇名家。


重新認識宋仁宗之仁:百姓冗兵冗費無可奈何,文豪精英的後盾保障

蘇軾出道即巔峰,成為舉世公認的文豪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於是在這種人類群星閃耀時的光輝加持下,很多人都會認為宋仁宗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千古明君。


比如歷史學者吳鉤在接受採訪時曾說:中國歷史上真正可以稱為千古明君的只有四人,分別是漢文帝、唐太宗、宋仁宗和明成祖。

漢文帝是後世歷代史學家樹立起的帝師典範,而唐太宗和明成祖所處的兩個唐明時代代表了華夏文明的兩個巔峰。可見,把宋仁宗和這三位人物放在一起,其評價是有多高。

重新認識宋仁宗之仁:百姓冗兵冗費無可奈何,文豪精英的後盾保障

明成祖永樂皇帝畫像


那麼,拋開影視劇的藝術誇大,摒去那些大散文家、大文豪們的時代光輝吸引,我們是否可以真的認為宋仁宗是堪比唐宗宋祖這一類的千古帝王呢?

文治自然不必多說,仁宗作為上述一干臣子的提攜老師,在選拔人才上確實為北宋王朝的士大夫黃金時代開闢了條件,因此我們不妨從宋朝歷代最為棘手的針對西夏王朝的軍事和外交上,看仁宗時代的處理成果。


宋夏仁宗時代的戰爭是李元昊稱帝,並要求宋廷承認其平等的國際地位,遭到宋方拒絕以後發動的戰爭。雖然戰爭過程宋軍談不上一路凱歌,但是最後使得李元昊進不能掃蕩五路入主關中,退則府庫空虛財富不能自給,被迫去皇帝位重新接受宋廷冊封,得了歲幣補償了,名望、土地、人口卻是顆粒無收。所以至少從面子上來說,宋仁宗時代的西夏問題處理結果是說得過去的。


因此在武功上,雖然和宋朝其他皇帝比,宋仁宗雖然不如宋太祖、太宗、神宗、哲宗取得的戰果,但是有效地阻止了外部國際的擴張挑釁勢力。

重新認識宋仁宗之仁:百姓冗兵冗費無可奈何,文豪精英的後盾保障

西夏王朝李元昊


文治上輝煌燦爛,武功上中規中矩,但是要與唐太宗、明成祖哲哲性格特點鮮明的帝王相比,成為一個千古名君,在性格上也不能有像宋高宗、明神宗那樣的缺陷。那麼宋仁宗的性格如何?

很多人都對宋仁宗的寬仁印象深刻,這一點宋後朝史官給予其的評價“仁”可見一斑。宋仁宗對官僚階級和讀書人以寬仁聞名,比較有名的就是“把斷劍門燒棧道,西川別是一乾坤。”

在對於愛講過頭話的詞人柳永,雖然窮困潦倒,被宋仁宗處處排擠,但至少官至屯田員外郎,在以為官位第一要務的宋朝,宋仁宗不僅刑不上大夫,甚至連成文的批評話都沒有講過,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是成全了一個讀書人的使命。而狄青在“憂懼而死”的時候還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和韓信、周亞夫比起來,也是人臣中善始善終的例外了。

重新認識宋仁宗之仁:百姓冗兵冗費無可奈何,文豪精英的後盾保障

宋仁宗畫像


但除去文治武功以及自身仁義的性格特點,我們把目光再聚焦在仁宗時代的百姓生活上,就會發現仁宗之“仁”政,表象之下有暗流湧動的時代退潮。

《北宋仁宗朝變亂研究》記載北宋存在的167年時間裡,共發生民間變亂142起,平均每年0.85起。而仁宗在位的42年則是個高潮,有60起之多,平均每年是1.43起。因此歐陽修當時說:“今盜賊一年多如一年,一火強如一火,天下禍患豈不可憂。”

而仁宗在位的42年,雖然面對西夏的挑釁最終有效壓制。但是不得不說由於西夏的叛亂獨立,北方最大的宿敵遼國趁火打劫,使仁宗把澶淵之盟的歲幣增加了六成。仁宗為了防備遼國,也不得不全國大擴軍,僅在河北前線就增兵20萬。從而造成了嚴重的亢兵亢費問題。

重新認識宋仁宗之仁:百姓冗兵冗費無可奈何,文豪精英的後盾保障

宋朝的中央禁軍


因此,宋仁宗的武功在北宋雖然中規中矩,但他的軍隊規模卻遠遠高於其他幾位皇帝在位時期,中央禁軍及邊防前線駐紮部隊近兩百萬之眾,規模龐大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於是佔據國家財政開支一半之多的宋代軍費,就不得不加在繳納徭役賦稅的北宋身上,因此宋仁宗統治時期,宋朝的賦稅增長出現了第一個高潮。

所以在仁宗時代,宋代百姓過得並不好,百姓和群臣的感覺是時代在下沉。以歐陽修、范仲淹為代表的改革派正是敏銳地看到了時代的問題,因此力於推行慶曆新政。


但宋仁宗也深深地意識到,他執政時期出現的財政、民生上的諸多問題已是無力扭轉,只能把問題留給後人去解決。於是到了王安石的神宗朝,就連反對改革的司馬光也承認“百姓苦役法久矣”的問題。

重新認識宋仁宗之仁:百姓冗兵冗費無可奈何,文豪精英的後盾保障

圖為王安石變法


宋仁宗不去改革,把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剛剛擺上桌面就撤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兩宋役法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官僚階層,改革役法會危害官僚階級的利益,而宋仁宗的“仁”之基礎正是回報圍攏在其身邊的那些“閃耀群星”的支持。

因此,面對范仲淹、歐陽修的極力上書,宋仁宗卻只能“嘉納之”,然後就當耳旁風吹過去就完了。這一點,可以明顯看出宋仁宗在處理內政民生上的執政傾向:在官僚階級和百姓之間,宋仁宗選擇討好官僚來維持現狀。

所以後來王安石改革役法時,同為地主官僚的蘇軾就赤裸裸地反對:

自古役人之必用鄉戶,猶食之必用五穀,衣之必用絲麻,濟川之必用舟楫,行地之必用牛馬,……士大夫捐親戚棄墳墓以從官於四方者,宣力之餘,亦欲取樂,此人之至情也。若廚傅蕭然,則似危邦之陋風,恐非太平之盛觀。

重新認識宋仁宗之仁:百姓冗兵冗費無可奈何,文豪精英的後盾保障

蘇軾在獄中仍多次批評變法運動


經過分析,當看到宋仁宗執政四十多年,國家百年無事,人才不可謂不盛,好的方面的確耀眼閃爍吸引人求。但一旦拋去這些華麗辭藻的太平粉飾,便會挖掘出冗兵冗費百姓夫說壓力沉重的深層內容,前不能效文景之治給後人留下一個足兵足食的豐盈府庫,後不能如洪武永樂給國際國內留下足夠強大的盛世影響力。所以說宋仁宗之“仁”,是一定要揭開面紗再來分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