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為何羸弱不堪?這三點致命原因幾乎毀滅北宋

超越歷史故事表面,從宏觀的社會視野來討論事件發生的深層原因

更多文章盡在“啟蒙時代的餘孽”,喜歡就點個贊、加個關注吧!

提起北宋王朝,很多人對它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弱”,特別的弱!

北宋好像一直就沒強過,建國初期趙光義率大軍討伐遼國,慘敗而歸。宋真宗好不容易在潭州擊敗了遼軍,長了一回臉但又簽訂了屈辱的檀淵之盟,不得不每年支付大量保護費。

北宋為何羸弱不堪?這三點致命原因幾乎毀滅北宋

中期之後,北宋又不得不面臨西夏王朝和大量農民起義軍,而且還經常被打得落花流水。為了改變這個局面,范仲淹、王安石等人都曾實行變法,但皆以失敗告終。

到了王朝末期,北宋與金朝結締海上之盟,南北夾擊遼國,結果即使是夾擊,北宋也沒佔到多少便宜。在金朝滅亡遼國不久,北宋也在靖康之難之中徹底滅亡。

北宋為何羸弱不堪?這三點致命原因幾乎毀滅北宋

那麼,北宋王朝為何會如此羸弱呢?原因在於北宋的三冗問題:冗官、冗兵、冗費。

冗官是指官僚隊伍人數日漸增長、嚴重超編。自宋真宗以來,北宋的官僚人數出現了異常的增長速度。從真宗時期到仁宗中葉,官僚數目由9000增長到17,000,英宗時期又增長到24,000,數量可謂嚴重超編。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官僚機構設置職能交叉,而且常常因為各種事情增添職務。北宋皇帝為了避免某一官員權力過大,常常會在單一事務上設置多個官員,以此相互制約,但這又反過來導致官員過多。

北宋為何羸弱不堪?這三點致命原因幾乎毀滅北宋

冗兵則是指軍隊數量惡性膨脹。宋初禁軍不過20萬,真宗時漲了一倍,已達40萬,而仁宗時更達到了80萬,故林沖有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一稱。

北宋為何羸弱不堪?這三點致命原因幾乎毀滅北宋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宋朝養兵政策的不當。宋初朝廷為了避免動亂,便大規模實行募兵制,以此使兵、民相互絕緣。每次遇到災荒,朝廷都會將大量災民送到禁軍隊伍之中,並終身由朝廷發放工資。

我們可以說,宋朝將募兵制當成保證社會穩定程度的一種方式。這麼做雖然可以保證災年不爆發動亂,但卻因此導致軍費直線上升,成為財政支出的大宗。

北宋為何羸弱不堪?這三點致命原因幾乎毀滅北宋

最後一個致命弱點則是冗費。冗費是冗官和冗兵的結果,要養活越擴越大的官僚團隊和禁軍,自然需要越來越多的錢。

但宋朝統治者既不善於開源,也不善於節流,甚至還出現了宋徽宗那樣花錢大手大筆的皇帝。

宋徽宗為了滿足自己的收藏愛好,專門設置了運送珍奇文物的運輸團隊“花石綱”,耗費大量資金,導致宋代財政壓力有增無減

北宋為何羸弱不堪?這三點致命原因幾乎毀滅北宋

歷史上著名的方臘起義正是因花石綱而起。在《水滸傳》中,方臘是個殺害很多梁山好漢的反面角色。但在歷史上,他起義反抗腐敗的宋朝絕對有其道德意義所在。

北宋為何羸弱不堪?這三點致命原因幾乎毀滅北宋

除此之外,宋朝的財政管理制度效率非常低下,各種機構重疊,彼此牽制,收入分散各處。財物積貯庫中的大量財務不能參與市場流通,還常常被貪官所貪汙。

王安石變法曾試圖通過開源來改善財政狀況。例如變法中的青苗法,此法允許官府每年向農民貸款,加息20%,用利息來提高財政收入。

北宋為何羸弱不堪?這三點致命原因幾乎毀滅北宋

但在這之前,貸款一般都由各地的士大夫提供,青苗法其實是在與士大夫爭利,因此在強大的反對壓力下,王安石變法失敗。

三冗問題幾乎貫穿了整個北宋王朝,因此北宋的財政狀況十分緊張,需要花費大量金錢來維持官僚團隊與軍隊,最終導致積貧積弱,在戰場上表現十分惡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