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氣數已盡 曾國藩卻沒膽稱帝反而助力慈禧

曾國藩本人稱帝,固然有得失未知,成敗未卜的因素。我們不是曾國藩肚子裡的蛔蟲,不必去猜測曾文正公的內心世界的權衡;但是我們作為漢族的一分子,理解孔儒文官集團的思維方式,完全可以易位思維,作為漢族集團來說,仍然接受一個實際政績好於明朝,稅務負擔也的確遠遠小於前明的,文化上已經完全漢化,同時得到了黃河以北的漢民眾支持的滿清王室;換取外蒙和滿洲及新疆(當時認為是乾隆帝最早打下來的,事實也確實如此)仍為中國一部分;可以得到滿蒙軍隊和騎兵的廉價支援,僅僅需要付出對滿蒙的一點補貼。

晚清氣數已盡 曾國藩卻沒膽稱帝反而助力慈禧

慈禧太后是怎麼對曾國藩和李鴻章作保的,就是怎麼在滿清內部,對著疑慮漢族官僚尾大不掉的滿蒙貴族作保。因此慈禧是晚清之所以成其為晚清,令晚清還有洋務運動,甚至是令清朝沒有直接亡於太平天國及其後的捻軍的,滿族一方的最重要人物。慈禧本人固然有革種個人素質,咸豐之死而致慈禧垂簾,則令慈禧得以直接面對滿漢二元的平衡,並有機會主導之。與得到漢族官僚支持的慈禧集團相對的,就是咸豐死後的顧命八大臣,而不是被推為門面的慈安太后;他們可以說是“堅持祖制滿人為主導”的,第一批滿黨路線衛道者。

晚清氣數已盡 曾國藩卻沒膽稱帝反而助力慈禧

更何況,作為政治上的交換,由慈禧太后作中介當擔保,讓曾藩藩及其政治繼續者李鴻章,作為清政府是否上的“全權立憲的首相”,總理全中國包括滿蒙在內的事務,僅僅承認李鴻章等漢族官僚也不愛管的滿蒙內部自治權利;那麼站在漢族整體利益上權衡這筆買賣,此等漢相作主,立憲滿蒙君主的體制,若你是曾國藩李鴻章,您覺得划算嗎?若曾國藩本人對於湘軍作為已經不感冒,自已也不想當皇帝,更不想中國分裂,或陷入更大規模的內戰,則曾國藩不稱帝,再而選擇薦李鴻章後退隱;是否歷史進程的大概率?

晚清氣數已盡 曾國藩卻沒膽稱帝反而助力慈禧

細細分析,滿漢二元政治架構,貫穿整個清朝歷史,但是前清是滿主漢從,晚清是漢主導滿作從,兩者主次關係被顛倒了。由此意義而言,如果不考慮表面上仍然在北京當皇帝的滿清皇帝的話,那麼在太平天國運動以後,當初那個滿洲八旗入關,成就了康雍乾盛世的前清已經“滅亡”了,當然也可以說“被改革了”。曾國藩沒有稱帝,滿足於滿清對漢族官僚集團的讓步,可以擺脫北京滿蒙體系的羈絆,放手按照自已的思路,在孔儒體制的基礎上“洋為中用”“洋務運動”。慈禧太后的所謂權勢,並非僅僅是權謀,更在於漢族官僚的擁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