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別人欺負你,掌控權其實在你手中

有位媽媽向我諮詢:

"我發現自己和人接觸時總是要吃虧,讓別人沾點便宜,這樣自己的心裡才踏實。要是自己沾了點便宜,就總是忐忑不安的,心裡不踏實,總想趕緊還給人家。你說我這是啥問題?"
 

這個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徵得這位媽媽的同意之後,我們以此為例,看看"總是要吃虧"的癥結何在?又要如何解決?在這裡,我們暫且稱她為菲菲(化名)。

心理學家榮格說過一句話: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就像菲菲的這個案例,我回應她說,"你這不是任何問題,你只是被自己過去的生活困住了。"我們需要理解潛意識的形成和運轉規律,才能真的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為什麼我總是讓自己吃虧?| 不是別人欺負你,掌控權其實在你手中

(一)

從菲菲的傾訴中,我們可以勾勒出她童年生活的輪廓。她說:

"小時候,做什麼都是為了取悅父母。只要父母高興我就心裡踏實,就有安全感,如果為了自己得罪了父母,惹父母不高興了,那日子不會好過的,不是看父母的臉色就是等著捱罵捱打。所以,從小就感覺只有先讓別人滿意了、高興了,自己的日子才有法過……"

在孩子幼小的時候,父母就是他的天,就是他全部的依仗。而孩子,就生活在父母為他托起的這片天空下。

當父母不高興了,發怒了,就是這片天空陰霾了,要打雷下雨了。而幼小的孩子往往並沒有其他地方可以躲避,於是,孩子就會盡他自己的努力去修復這片天空。

就像菲菲一樣,先不要照顧自己的想法,先要讓爸爸媽媽高興!哪怕我吃虧,不要緊,哪怕我想要的東西要不到,不要緊,只要這片天空重新安穩了,我就是安全的。這個最重要!

為什麼我總是讓自己吃虧?| 不是別人欺負你,掌控權其實在你手中

於是,我們就在這片天空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非常適合這片天空的一套辦法。或乖巧,或討好,或捍衛,或奉獻……

這套辦法如此好用,非常成功地讓我們在原生家庭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然而,它們又太成功了,以至於深入骨髓,成了我們內在的"自動反應系統"。

還是用菲菲的例子來說明。

假如沒有這套自動反應系統,她可以更加靈活。

比如,我看到那個人很需要某個資源,而我也願意幫助他,那我就自己吃點虧,讓他多得一些。而當我自己很需要某個資源的時候,我也可以給自己多爭取一些。

但是由於這套自動反應系統的存在,菲菲就只剩下了唯一的選擇:我不能佔便宜,必須吃虧,只有吃虧了我心裡才踏實。

為什麼我總是讓自己吃虧?| 不是別人欺負你,掌控權其實在你手中

當孩子選擇去滿足和討好父母,相應地,他自己原本的訴求就被壓制了。就這樣,為了適應成長環境,孩子一步一步奉獻了自我,"我的訴求不重要,別人的訴求才重要"。

然而,這還不是最悲哀的。這套內在的反應系統一旦形成,想要通過逃離原生家庭來擺脫它,是不可能的。看看這是為什麼?

(二)

有多少人曾說,"等我上大學了,等我能養活自己了,我一定要離這個家遠遠的!"可是,等到離開了父母,我們卻常常發現,無濟於事。

不僅如此,我們還會因此而陷入掙扎之中,明明想改,卻怎麼都改不了。

用菲菲的例子來解釋一下。

吃點虧原本不是一件大事,很多人不會太在意的,而且,善於吃虧的人,還可以形容為大度的、易相處的、受歡迎的……但是,對於菲菲來說,生活並非如此。

對別人而言,這裡吃虧,那裡走運,此消彼長的常態,對於菲菲而言,一定要過成處處吃虧的情況。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我總是讓自己吃虧?| 不是別人欺負你,掌控權其實在你手中

兒時形成的這套自動反應系統,受潛意識的控制,而不受理智的控制。

小時候,我們只需要討好父母,而離開父母之後,對所有被我們投射成父母的人,比如愛人、領導、同事等等,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去討好他們,否則,就會擔心兒時所遭受的父母的黑臉或者打罵的再現。這就是菲菲說的,不吃虧就"心裡不踏實"。

雖然已經離開父母了,可是童年的傷還在。一旦投射發生,這份傷就會被喚醒,讓我們趕緊去討好對方。

菲菲一再地讓自己吃虧才心安,這份"心安",安慰的是兒時的那個小女孩。無論別人怎麼樣做,無論她怎麼想改變,這套內在的反應系統就是那樣負責任地運轉著,捍衛著心裡那個小小的孩子曾經的那片天空……

為什麼我總是讓自己吃虧?| 不是別人欺負你,掌控權其實在你手中

那麼,為什麼改變如此之難呢?即使看到了也難以放下呢?到底出路在哪裡呢?

(三)

我們常說,"我要做更好的自己!"可是,通過改變外在的行為來讓我們更好,內心那個不安的孩子又要怎麼辦呢?

沒有人可以通過拋棄自己的過去而讓自己更好。"自己"都不要了,又何來"更好的自己"?

我們要做的,是去理解、安慰、體諒過去的自己。內心的傷療愈了,自然也就不需要這套反應系統來保護自己了。

為什麼我總是讓自己吃虧?| 不是別人欺負你,掌控權其實在你手中

還是以菲菲的例子來解釋一下。

這套反應系統之所以忠誠的運轉著,其實是生命對我們的保護。在菲菲的例子裡,這裡面有兩個愛的缺口一直沒有被滿足。

一個是小時候對家庭環境的擔憂和害怕。這份擔憂不除,她就只敢吃虧不敢佔便宜。

當父母動輒不高興,甚至拳腳相加,小菲菲心裡的有多麼的惶恐不安。一看到父母臉色不好,就開始考慮我哪裡做錯了,要怎麼彌補。這個小女孩心裡積累了多少緊張和害怕,從來沒有人去看到。

還有一個,就是與小時候的那個不得已而討好父母的自己和解。"對不起,我選擇維護這片天空的安穩,讓你受委屈了"。這份委屈不除,菲菲吃一點虧就難受得不得了。

我們之所以總是想改變,就是因為自動反應系統時在運轉時,壓抑了內心原本的訴求。就像菲菲,她不想讓自己活得如此委屈——我也想要照顧自己的需求,不想總是做一個犧牲者。

雖然這套自動反應系統保護了我們,我們卻常常批判這樣的自己。

可是,人性不會做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情。當年那個孩子,在別無選擇的原生家庭中,用壓抑自己的訴求迎合父母,換來了安穩地長大,這份委曲求全的無奈,有沒有人理解?

為什麼我總是讓自己吃虧?| 不是別人欺負你,掌控權其實在你手中

童年的孩子,不是靠頭腦生活的,同樣的,安慰當初那個孩子的傷痛,也不是通過頭腦的理解來實現的。

這些愛的缺口,這些被忽略了很久的情緒,都需要我們的安慰。當我們覺得怎麼都無法改變的時候,我們可曾想過,還欠著曾經的那個孩子多少眼淚呢?

深入理解自己的內在反應系統,看懂它形成的過往,讓積壓的情緒宣洩出來。這時候,真正的改變才會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