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40%通過搖號錄取,是不是在告訴孩子們機遇和努力一樣重要?

一二三說三二一


我認為機遇很重要,但努力更重要。

有些家長擔心在實施搖號政策以後,自己的孩子再努力學習,都抵不上一個能搖上“名校”的好運氣。

人的機遇很多時候就是靠努力拼搏而來的,我們只看到了他人的好運氣,沒有看到他們背後的努力。

如果一個平時不太學習的孩子,搖到了口碑較好的學校,後續不努力,也是不容易有太大突破。

而一個平時學習表現都很好的孩子,即使去了不太滿意的學校,也能重振旗鼓繼續努力。

小升初以後還有中考、高考,這些是不可能用“搖號”來分配學校的。在學校學習完成以後,我們每個人都要步入社會。工作更不會通過搖號來進行分配。到時候,還是擇優錄取,能者上崗。所以努力在任何時候都比機遇更重要。

同時近年有很多學校是家長寧願交高昂的擇校費也要送孩子去上;有些學校附近居民很多,每年收到的學生卻沒有幾個。

搖號政策解決了一些學校招生難的問題,但這種做法,也可能會造成有些教育質量較差的學校更加不思進取,越來越差。到時候,後果都由學生承擔。

所以應該要改變的是學校之間的教育質量差距,而不是用搖號政策就“公平”地把問題解決了。


宇靖聊教育


作為一名曾經為是否參加搖號而糾結不已的家長,這裡想說說我們的經歷和感受。

當今年民辦搖號政策出來後,孩子和我們家長由於對本市一所優質民辦學校傾慕已久,毫不猶豫地決定搖號。

好在政策出來發酵一段時間後,我們冷靜下來,我們仔細分析了一下,我們要擇的這所學校之所以口碑好,都是因為之前擇優錄取政策,數十屆優秀學生一起成就的。

如今,招生政策改變,招收的學生有程度好的,也有有所欠缺的。一個孩子是否成才,學校老師的影響力是影響很大,但大部分不是還是學生自己嗎?再差的學校都有牛娃,也許是現在,我們太過強調外在環境的影響,而忽視了主觀努力的作用 ,忽視了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有主觀能動性,有力量去改善環境成就自己。

有了這個思維,我們就不再去糾結搖號了,坐等對口,孩子學習也安心了。自古華山一條路,只有靠自己的努力了。

其實對於題主說的搖號是機遇,這不太準確,放在從前,通過努力,獲得面試機會,這是機遇。而現在,投機的成分更多。投機成就不了人生,努力卻可以!


螞蟻花開


小升初如果搖號不能達到100%就會帶來不公平,這已經成為被廣泛垢病的做法。由於家長們反映強烈,有關部門在不斷解決這個問題。有的地區已經完全按學區分配,真正做到了零擇校。但是這裡仍然堵不住漏洞,好的學校被一些有關係的家長優先搶佔,結果學校對外公佈已經招滿,只能在本轄區其他學校裡安排。

面對搖號進不了理想學校的家庭,家長們就得自己調整好心態,因為只有心態好了,才能抱平常心去教育和引導孩子。至於題主所問,是否要告訴孩子機遇和努力一樣重要,恐怕就沒有這個必要了,因為選擇學校的問題,孩子們根本沒有選擇權,只是被動接受安排。你給孩子講這些,將來可能會埋下隱患。

孩子們進入初中後,如果靠搖號進了一所重點初中,自然皆大歡喜。但是如果進一所校風、教風和學風都不是太好的學校,孩子在學習上如果出現問題,非常有可能產生怨言,那時既會怪學校不好,也可能會怪你這個家長無能。如果你不提這個機遇的問題,孩子可能怨言會小一點,甚至不會抱怨。

對於機遇和努力一樣重要這個問題,不是有一句話說的好嗎?機遇從來都眷顧有準備的人,這裡所說的機遇,主要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個人努力,越優秀越有好的機遇。另一個是靠父母給鋪路。兩個因素對於前者在說,是孩子個人努力為前提,再加點運氣。後者則是純粹和努力沒多大關係,只能靠家長的能力和關係門路。

總之,對於機遇是否重要,對於孩子們來說,家長給孩子講的客觀,講的理性,孩子或許能理解,也能接受。但如果你講不好,可能會誤導孩子,特別是對那些平時學習不努力,愛投機取巧的孩子,如果總想著找機會,那心思能在學習上面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