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價格真的比實體店便宜嗎?

這段文字我猶豫很久要不要寫出來,猶豫的原因是可能會被噴,甚至有人懷疑我神經錯亂,該吃藥了…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電商和實體店都只是商品流通銷售的一種渠道,或者叫途徑。商品本身都是由各工廠生產後通過不同的渠道至消費者手中。

有帳不怕算,我們來分析一下電商和實體店的經營成本,大家心裡有個數,然後再做一下具體商品對比。

電商價格真的比實體店便宜嗎?

商品通過實體店成本至消費者手中主要的費用包括,批發商加價(10%-30%包括物流成本,人工,倉庫,利潤),日常消費品零售利潤(30%-50%包含房租成本,人員工資成本,各項雜費,利潤)。那麼工廠出廠價1元成本的商品,到消費者手中大概是1.4-1.8元之間。

我們再算一下電商成本,(快遞費5%-10%),人員工資,推廣,倉庫(30%-50%),利潤(10%—30%)。同樣出廠1元成本商品,到消費者手中價格大概會是1.45-1.9元左右。

很多人會對此有異議,我可以理解,因為多年來電商給大家的印象第一,便宜,第二購買方便,搜索一下想要的基本都出來了。第三,不用出門,送貨上門。

我們來以衛生用品溼巾為例,一款低端80片溼巾,經銷商成本價格1.3元,1.5元供給零售店,零售價1.9-2元,購買5包價格不會超過9.9元。電商會選擇5包郵,商品成本6.5元,包裝和快遞費4元左右,上架營運成本(直通車推廣,淘客刷單,人做工資)4元-5元每單。商品有了一定銷量費用有所降低,2元/單還是要有的。由此可以計算出電商5包商品包郵成本大概13元/單。有的商家前期為了做銷量數據,店鋪數據,不得不9.9包郵…陣痛過後要麼漲價19.9,至少也會賣到14.9元.再或者…降低質量,減少數量等欺騙消費者的手段就出來了…

電商價格真的比實體店便宜嗎?

在電商初期為了贏得商家和消費者的支持信賴,基本開電成本很低,推廣方面成本也非常低。也就是說這個時期是平臺戰略性補貼讓利培養市場消費習慣,養肥了以後用地種手段來賺的盆滿缽滿,以至於有人自己說賺錢賺的有點不好意思了。

而實體店近些年受地產影響,商鋪租賃高,最近兩年其實一直再降。再加上商品流通渠道扁平化推進,很多商品從廠家直接到零售終端,然後到消費者手中。這樣又可以降低10%左右的成本。

同時,商品廠家規劃產品時就有兩種版本,實體渠道版本和電商渠道版本。有人說這樣做是為了規避兩種渠道惡性競爭,因為電商便宜會讓實體渠道受影響。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這是廠家最初的初衷沒錯,但隨著後續電商競爭激烈,成本不得不降低等因素,很多事就背離了初衷跑偏了…不信您可以多夠買幾種商品,把兩種渠道商品做對比一下…

同時不法商家會利用電商平臺漏洞欺騙消費者,實體店欺詐退一賠三,電商要麼退貨退款,要麼補差價了之…

我在這裡呼籲朋友們,多去實體店轉轉,即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去體驗商品給我們帶來的實際感受,還可以鍛鍊身體,感受逛街帶來的樂趣。電商溫水煮青蛙的方式結局就是一鍋田雞湯,只不過你我都在鍋裡並不是品湯的人。

電商和實體店並不是像骨灰盒淘汰棺材一樣是思想進步,認知改變,更應該像中餐和西餐一樣並存,健康良性發展。如果有一天,我們購買商品的渠道只有電商…互聯網的特性是具備天然壟斷性…當我們失去選擇的權利時…

在此我給出的結論是,完全相同的商品實體店的價格大部分低於電商價格,且消費者權益更有保障。

電商價格真的比實體店便宜嗎?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