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重疾險,資本澆灌出的惡之花

定期重疾險,資本澆灌出的惡之花

《定期重疾險,資本澆灌出的惡之花》


昨天夜裡,和一位供職於某保險銷售平臺的朋友聊天,於是有了下面這樣的對話:

“如果你讓你的家人買保險,你會不會推薦定期重疾?”

“應該不會吧。畢竟過了保險期間就沒有保障了。”

“那你看,現在幾乎所有的平臺為了快速成交,都在無腦推薦定期重疾,你怎麼保證你的家人不會聽信了這些推薦和測評自己購買定期重疾呢?”

截止我落筆開始寫作本篇文章,那位朋友再未回覆我。

出於善意,我認定他很辛苦,需要好好休息,所以一直到中午都沒有睡醒。但我還是覺得,我應該認真和大家聊一聊,定期重疾的惡之花,是如何被澆灌出來的。


定期重疾險,資本澆灌出的惡之花

《定期重疾險,資本澆灌出的惡之花》


一、定期重疾險的內在邏輯漏洞

其實定期重疾險最大的邏輯漏洞在於兩點:

其一,預期壽命逐步增長,目前主力購買定期重疾險的人的預期壽命是可以超過主流定期重疾險的保障期限的。而重疾險的發病率一定是和年齡強正相關的。


其二,性價比大體相當的情況下,省錢唯一合理的路徑是減少保障範圍和保額。

當然反駁之辭也聽到了很多,大體上就是“誰知道能不能活過60/70/80歲,過了60/70/80得了重疾,就不治了,死就死了”和“一年才幾百塊,不比你買的一年幾千塊的終身重疾險便宜多了”之類的言論。

我也不想把問題解釋得太複雜,這裡舉兩個例子吧。

1、 一位居住在德國波恩的老婦人在七十年代末的時候購買了一份定期重疾險,保障至90歲。這已經遠遠超過了目前國內市面上普遍的保至70歲或者80歲的主流定期重疾險了。這位老婦人非常長壽,但是很不幸,她在97歲的時候,罹患了結腸癌。顯然,因為合同在90歲的時候已經終止了,所以未能得到理賠。年齡越大,重疾風險越高,而且放棄治療和放棄理賠是兩件事情。


2、用0歲寶寶,目標保額終身100萬,但是目前經濟拮据的例子,給大家簡單算一筆賬。第一種購買方法:買一個保到30歲的100萬保額的定期重疾險,然後等到30歲的時候再買一個保至終身的100萬重疾險。第二種購買方法:買一個保至終身的50萬的終身重疾險,然後等到經濟狀況有所好轉,再補充一個50萬的終身重疾險。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哪種方式省錢。一個既沒有真正省到錢,保障又有很大漏洞的產品,買了做什麼?給保險公司扶貧嗎?

定期重疾險,資本澆灌出的惡之花

《定期重疾險,資本澆灌出的惡之花》


二、為什麼“大”平臺會推薦定期重疾險?

每個“平臺”背後站著的都是資本,這一點毋庸置疑。對於資本來說,賣出去的每份保險的單價是沒有意義的,有意義的是每份保險的平均價格乘以賣出保險的份數,也就是單位時間內的總保費。

每份重疾險的平均價格其實在統計學角度來講,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會相當穩定,那麼,如何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賣出儘可能多的保險就是一門學問了。


這是一個經濟學上非常基礎的概念:“邊際效應”。邊際效應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變時,連續地增加某一要素的投入,所新增的產出或收益。這裡還是講個故事吧:

小明很餓很餓,已經三天沒吃飯了,現在他面前有一堆包子。他吃了第一個,嗯,好吃。第二個、第三個,都很好吃。到了第五個,第六個的時候,只能勉強吃下去了。到了第十個,小明再也吃不動了。也就是說到了第十個,包子對於小明來說,邊際效應遞減為零。再多吃,是要吃壞肚子的,邊際效應就變負了

經濟學上一般認為邊際效應是遞減的,那麼我們看一下如何用這個模型解釋一下定期重疾險可以有效提高平臺收入。

1、 定期重疾險感覺便宜,便宜可以賣得更多

即使大家都不愛聽,但是“絕大部分的消費者其實並不懂保險”。無論一個人看了多少測評,絕大部分的險種,在普通人看來並沒有太大差別。既然看上去都差不多,那顯然是越便宜越好。在這種認知的驅動下,定期重疾險一定比同等保障範圍的終身壽險便宜,也就一定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內賣得更多。

2、便宜到一定程度,保險公司也扛不住的

重疾產品的價格畢竟還是需要包含保障成本,而且保險公司對於費差和死差還是抱有期待,而且各個平臺、各個中介、經紀、代理公司的費用也要有地方出,所以保險是不可能無限制降低成本的。所以把定期的年限大多定在70/80歲,抓的就是客戶諸如“能不能活到70/80歲還不知道呢”或者“70/80之後再得病了就不救了”的這種心態。基於這種“算計”,去設計出大量的價格明顯低於終身重疾險,並且利潤更大的定期重疾險。

3、再便宜下去,就要動“保障範圍”和保障年限了,邊際效益開始遞減

道理很簡單,成本不能無視,那麼繼續降價,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產品就會因為“這個保障範圍不行啊,那個病那個病都不能報,又沒有額外賠付”或者“這個重疾險怎麼才保到60歲啊”這類的理由失去競爭力,降價產生的邊際效益就會歸零,甚至轉負。


這裡多說一句,超惠保全網遇冷在很大程度上是降價的邊際效益歸零甚至變負了。套用剛才的例子,就是這樣的:

把重疾險的保障期限從終身砍到80歲,降價了10%,消費者紛紛高呼真香,瘋狂買買買。


從80歲砍到70歲,又降價了10%,消費者覺得也還行吧,70也不算死得太早了,也還行吧,接著買。


從70歲砍到60歲,又降價了10%,消費者覺得,算了吧,60歲應該還是活的到的,只能說勉強接受吧。


又砍掉了輕症、中症、特疾、XX歲之前額外XX%賠付,變成超惠保了,消費者覺得,這個保障差了好多,雖然便宜,但是感覺啥都沒保,所以就不買了。

所以在資本的驅使下,所有的“大”平臺都會去追求更快速的成交。基於降價產生的邊際效應,定期重疾險成交比終身重疾險容易,也更快,而且價格也不會太低,甚至可以說因為承擔的風險更低,也就是在死差上還能賺一筆,當然會去推薦定期重疾險。至於消費者的利益?不好意思,這從來不在資本的考量範圍之內,資本只有一個目的,賺取更多利潤。

定期重疾險,資本澆灌出的惡之花

《定期重疾險,資本澆灌出的惡之花》


三、定期重疾險的惡之花

前面提到過,絕大部分消費者其實並不懂保險。因為保險是一個涉及金融、法律、醫學等多個方面知識的專業學科,因此甚至絕大多數的的銷售者也不懂保險。這形成了非常巨大的知識壁壘,壁壘內,是真正瞭解保險的專業人士,壁壘外,是不懂保險的普通人。

在我看來,利用知識壁壘,佔據話語權,誤導壁壘外的“無知者”,並利用這種無知獲取利益是一種非常罪惡的行為。

回到現在的互聯網保險,佔據話語權的,一定是所謂的“大號”。他們向所有人輸出著這種觀點:“買定期重疾險吧,定期重疾險特別好,特別便宜。”然後通過銷售具有邏輯漏洞的產品,快速收割流量,進行變現。

至於很多年後,定期重疾險到期後,消費者的重疾保障如何實現,很抱歉,這與利潤無關,只與良心有關,而資本是不講良心的,當資本講良心了,那一定是資本認為講良心可以換取更大的利潤。

而這種惡,不僅是平臺本身的罪孽,也是平臺內每個人的罪孽,而且是長久的惡和長久的罪孽。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無辜。這可以說是這種罪孽最為美麗的描述了。

其實我還問過文章開頭和我聊天的那位朋友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在你這裡買了定期重疾險,幸運的是,這個人很長壽,不幸的是,這個人在保單失效之後得了重疾,所以沒有得到理賠,你覺得你有責任嗎?”

他給我的回覆非常耐人尋味:“公司讓我賣的這個產品,我只是完成我自己的任務罷了,你也知道,我們的考核非常嚴格。”

在他的觀點中,他只是在完成一份工作,在養家餬口罷了,罪孽是公司的罪孽,與他無關,他是無辜的雪花。所以,這份可能延續數十年甚至更久的惡,就被考核和責任來掩蓋了。

其實這是有組織犯罪中常見的手段,通過設定考核,將人數據化。畢竟,“本月件數XX件,總佣金XXXX元”這樣的描述很容易讓人接受。

那麼這種數據化描述的本質是什麼呢?

“你把有問題的保險,賣給了XX個人,這些人很有可能在幾十年後因為保障缺失無法在面對重疾時獲得理賠,他們可能因為缺乏治療費用而喪命,而通過這種罪惡的行徑,你賺到了XXXX元。”

把人變成數據,那麼對數據本身的任何操作,都顯得理所當然。畢竟在迫害者眼中,只是數據的加減乘除罷了。

定期重疾險,資本澆灌出的惡之花

《定期重疾險,資本澆灌出的惡之花》


寫在最後:

其實有很多人問過我為什麼不推薦更便宜的定期重疾險,我一般是這麼回覆的“年齡越大,重疾發生概率就越高,不要讓自己在最需要保障的時候沒了保障。”

以下這段話,給我的讀者朋友們:

保障至70/80歲的成人重疾險,真的沒比終身重疾險便宜多少,甚至有些成人定期重疾險,比同保額的超惠保還貴。而保障至30歲,或者保障30年的少兒定期重疾險,完全就是在給保險公司扶貧,30歲之前的重疾發病率真的可以忽略不計。

以下這段話,給供職於某些平臺的朋友們:

不求你們放棄銷售定期重疾險,你們所在的公司銷售策略,也不是你們能夠左右的,但是求求你們,在介紹產品的時候加上一句“保障至終身的選項雖然貴一點,但是對您的保障更有利,畢竟年齡越大,患重疾的風險也越高。”

畢竟資本可以不講良心,但是人要講良心。


定期重疾險,資本澆灌出的惡之花

《定期重疾險,資本澆灌出的惡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