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將鮮卑人遷到洛陽,現如今的洛陽人是鮮卑後代嗎?

杜木土利


確實有一些不懂歷史的傢伙,純是為了掙錢寫歷史自媒體,信口開河,說現在的洛陽人一大半是鮮卑人的後裔。這個就跟說現在的咸陽人一大半都是秦國後裔,一樣都是不動腦子的瞎掰。

別的不說,要知道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這件事,距離當下已經有1500多年,如果以每25年一代人來計算,一戶鮮卑人在洛陽存活到今天,至少已經傳遞了60代人。這60代人要確保自己不離開洛陽,一直堅持到21世紀,這個難度係數,真的很高啊!

首先,我們知道,就在北魏,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河陰大屠殺,屠殺對象就是洛陽城裡的鮮卑權貴,據《北史》、《魏書》記載有一千三百多人,《資治通鑑》記載有兩千多,上至丞相高陽王元雍、司空元欽、義陽王元略,下至正居喪在家的黃門郎王遵業兄弟,包括皇帝的兄弟,不分良奸,全部殺個精光。

也就是說,從山西遷到洛陽的那些鮮卑人,大部分上層人士在這場河陰屠殺中便已經“俱滅”,而此時(528年),距離孝文帝494年遷都洛陽,不過30餘年而已。

當然,確實有倖存者,逃避了那場屠殺,而後又很低調地堅持百餘年,到了唐朝年間,好!安史之亂又來了,先是安祿山從北面殺過來,攻破洛陽之後縱兵大掠,更不用說欺男霸女——如果你繼續幸運,沒事,好,幾年之後官兵又來了,收復洛陽。沒多久史思明再殺過來,又打破一次洛陽,再殺一遍。761年,官兵再來,殺第四遍——別以為官兵殺進來就不欺男霸女,當時唐朝的盟軍可是回紇人,他們說好了,城池歸大唐,財帛人口歸回紇——所以,基本上你這一回是逃不脫,99%的可能就是從此在草原上當奴隸了。

當然,也有可能史思明殺過來的時候,你跟隨官兵跑了,事後再逃回來,所以依舊沒事。OK,咱接著來。

接下來就到了北宋,北宋的都城在開封,所以你可能覺得洛陽大概率就沒事了。可事實上1127年金兵攻破開封的同年年底,洛陽便被金兵攻破,當時周邊有一萬多宋軍又殺回來,金兵撤退,卻把城裡的百姓全部遷到了黃河北岸。隨後,圍繞洛陽城的爭奪戰一直打到1140年,其間洛陽幾易其手,城內無論是宮殿還是民宅悉數被毀,真正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老百姓哪裡還能留在城裡住?

再往後,洛陽城裡恢復生產、人口重新聚集,到了明末,又來事了——請注意:洛陽此時是福王朱常洵的封地,1641年,李自成兵臨城下,將福王府一把火燒為灰燼,直接造成洛陽軍民萬餘人死亡。

老實說,洛陽從此就真正衰敗了。到民國年間,這裡已經是一座完全不起眼的三線城市。可是侵華日軍來了,依舊不放過他。1938年開始,日軍飛機開始頻繁空襲洛陽,大空襲6次,小空襲每月都有。單是1938年7月3日一次,就炸死居民200餘人。1939年,河洛圖書館被炸,死傷高達上千人。1940年,更出動12架對洛陽老城進行地毯式轟炸,投放大量毒氣彈,死屍滿街,家家帶孝,甚至有數十家慘遭滅門。

1944年,洛陽更遭遇日軍地面進攻,中國軍隊一萬餘人戰死,老百姓死亡亦近萬人,最終洛陽淪陷。

所以這麼講吧,如果你是洛陽人,又自居是北魏鮮卑人的後裔,那麼就請你說說,你的祖先,是如何躲過528年河陰屠殺、中唐四波屠殺、宋金屠殺、李自成屠殺和日軍空襲及屠殺(實際上,這些都是大的,小規矩的屠殺,就算一萬字都寫不完)。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北魏孝文帝在前,後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又徑歷了宋,元。到了明朝洪武年間,洛陽有很多人是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移過來的。到了明末李自成又幾次打河南,洛陽經過這麼多次戰亂和朝代變遷。那還有鮮卑人的蹤影。洛陽地區的回民倒不少,他們和寧夏回民一族從伊朗,迪拜遷過來的。


苦樂年華157173205


洛陽是中國歷史上東西南北的交匯點,歷史上人口更替頻繁,主要的有以下幾次:

首先,4000年前,關中晉南的夏政權向東擴張,在洛陽二里頭建立了大型城市,後世的周公營建洛邑,隋煬帝營建洛陽都與夏二里頭遺址類似,都是關西勢力東出建立據點。

而後,四千年前商人自東北遼河流域逐漸南下,3600年前進入華北平原北部形成大邑商部落,之後逐漸向南發展進入黃河流域打敗了夏人勢力佔領了河洛地區,以黃河以北的安陽為都城建立了商(殷)政權,商人 進入河洛盆地與夏人融合。

三千年前周人東出與商人在牧野決戰,打敗商人後周人將自己在關中的宗族以及附屬部族大部分遷往華北平原,商人大部分被屠殺驅逐,剩下的少部分融入周人當中形成了眾多的諸侯國,洛陽由於靠近關中,被周人視為統治華北各部族與諸侯國的據點,在周公的主持下興建了洛邑,又經後來的周平王遷都,西周至春秋戰國洛邑主要是周人,商人基本被遷到了衛國和宋國。

到戰國末期,秦國與六國的大規模戰爭首先逼迫韓魏兩國將國都從晉南遷到了今鄭州開封地區,晉南的韓魏兩國人大批遷到了中原黃河南岸而,後秦國又通過戰爭蠶食六國領土,秦武王在位期間,奪取了韓國宜陽,在洛陽西側的三川地區安置秦人移民。秦昭襄王時,基本將河洛盆地完全佔領,此後直到唐朝洛陽盆地都是秦人移民佔絕對多數。

南北朝時期,鮮卑人進入洛陽建立北魏,後來六鎮起義東西魏對峙,洛陽的鮮卑人很多遷到了鄴城,留下來的不多。

唐朝末年朱溫拆毀長安城,強迫長安城幾十萬居民遷往洛陽,洛陽的人口又重新構成

金朝時期又有女真人融合進來,蒙元時期也融入少量蒙古人,之後就基本定型了。

現今洛陽的人口構成跟中原官話區的人基本類似,秦人周人打底,再融合少量商人,鮮卑,金人,蒙古人,形成了如今河南安徽江蘇講中原官話的族群,西邊中原官話地區,關中晉南則是秦人融合周人、鮮卑、金人、蒙古形成,東西兩千公里的中原官話區近兩億人血緣關係是相當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