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苏州人口变迁史

苏州是一座包容的移民城市,今天我们日常所说的老苏州人、新苏州人,只不过是就50年时间而言,如果把时光的维度拉长到5000年,我们还说得清谁是老苏州人,谁是新苏州人吗?

今天的苏州

据苏州统计局数据,苏州市199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564.36万人;200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684.91万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120.55万人。

2010年苏州常住人口增长到了1046.85万,10年增加了361.94万。所以说2000年到2010年是苏州人口增长最迅速的10年,年均增长4.33%。

2011年以来,受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婚育观念转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苏州人口增长缓慢,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074.99万人。2011至2019年9年间仅增加28.14万人,年均增长不足0.30%。

五千年苏州人口变迁史

今日苏州

五千年前的苏州

五千年前的苏州还是石器时代和文明时代的临界点。考古研究发现,进入新石器时代后,苏州一带先后出现过三种文化,即马家浜文化(距今约7000年-6000年)、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年-5300年,属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4000年)三种文化。有些专家认为,这三种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这些文化的人群几经变迁。

我们从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讲起,2019年7月6日,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得到实证。而在苏州,也有着不少良渚文化的痕迹,甚至有专家推测,良渚文化早期中心就在苏州,苏州澄湖、独墅湖、东湖林语小区之间的大块区域,曾经是良渚文化早期的都城,规模与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相当,功能、布局也非常类似。苏州可能存在五千年前大型聚落,只是这些地方都已经开发,要挖十几米找可能湮没的文化遗存,可行性不高。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草鞋山,考古人员曾发现6000多年前水稻田灌溉系统的痕迹,这是中国首次发现成体系的古稻田遗址,也是目前可考的最早的古稻田遗址之一。

这些苏州当地五千年前的先民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建造房屋、会烧制陶器、会打水井、会制作玉器,五千年前的苏州先民有神权首领,有社会组织,甚至有长途交换或贸易。

大约距今3300年前后,苏州当地的良渚文化遗存突然出现了断层,这些先民或被灭绝,或发生了迁徙,总之出现了数百年的历史断层,或者是大洪水,或者是瘟疫,或者是大型的战争,那时候苏州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去了哪儿我们不得而知,或许还在留待考古学家们来解答,总之那时候的苏州原住民出现了人口置换,这些新的聚居人群各种手工艺水平与良渚文化相比直线下降。

五千年苏州人口变迁史

良渚文化陶器

五千年苏州人口变迁史

良渚文化陶器

三千年前的苏州

商朝末年,以泰伯仲雍为代表的周王室的贵族迁居吴地是苏州历史上的一件里程碑式事件。我们不管泰伯是一次从西岐直接来到苏州,还是分几十年从山西、河南一路逐步南迁,最终这支周人部族来到了苏州,并且把中原的文化带到了苏州。在隆重地完成断发文身的仪式后,终于与苏州当地的土著实现了文化认同。他们建立的“勾吴”国,被载入史册,成为吴文化的始端。周人带来了青铜文明,晋国送来了战车,齐国的孙武提高了吴人战争艺术,楚国的人才申公巫臣和伍子胥帮助吴王成就一代霸业。

但是吴国的霸业转瞬即逝,从泰伯到寿梦,再到诸樊、余祭、余昧三个儿子,吴王僚、阖闾、夫差三个王,吴国七百年,不过二十几世,夫差时被勾践灭吴,从此古典意义上的吴文化就灰飞烟灭了。

彼时的吴人生存空间被极度压缩,随后两百多年越人、楚人轮番迁移到苏州,吴地的的先民在短短几百年间进行了一次次大融合,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意思是说,汉代的太湖流域,包括现在苏州范围内,自然条件很好,食物充足,饿不死人,也因为自然条件好,大家也都很懒,没有储蓄的习惯,所以也没有富裕人家。

秦王统一全国后,苏州既为会稽郡治,又为吴县县治。而按照秦制万户以上称县令,不满者则称县长。据《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载:秦初吴县令为郑昌。设县令,人口当在万户以上。

五千年苏州人口变迁史

吴王剑

战乱与北人南迁

汉朝建立后,社会较为安定,苏地人口进入平缓的发展期。西汉在长江以东设有三郡:丹阳郡、会稽郡、豫章郡。会稽郡是三郡中面积最大的,郡治在吴县(今苏州城区),人口稠密。西汉末年,会稽郡下的吴县、娄县(今昆山东北)共有17157户,79431口。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吴、娄两县共25265户、107813口。

东汉末年,诸侯纷争,魏、蜀、吴三国鼎立,因战争影响,人口不断减少。西晋太康初年,吴、海虞(今常熟地区)、娄3县共6818户,44794口。

南朝梁武帝末年(548年),侯景之乱,苏州百姓流离失所,连绵不断的战乱,让富庶的三吴地区出现“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的萧条景象。

从公元4世纪初,北方的上层人物和世家大族开启了南迁浪潮。自隋开通大运河后,苏州成为南北水陆交通要道,商业发达,加之气候趋于暖湿,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得以迅速增长。

唐中叶发生“安史之乱”,北方人口大批南迁,更促进苏州经济的发展,苏州人口直线上升。元和年间,苏州辖7县,共100808户;吴县、长洲、常熟、昆山4县共57605户、381921口。

北宋末南宋初,金兵围攻苏州城,士民被杀不计其数,平江府人口减少近1/3。随后由于北方人口又有大量南迁,定居江南。宋宣和年间,平江府辖5县,共430000户、1259900口。

元统一全国后,苏州人口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北方人民为避徭役时有南迁,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平江路领县6,人口已达240余万。

元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张士诚攻占苏州,据苏城十余年。至正二十七年九月,朱元璋攻克苏州,战乱使苏州人口减少。据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统计,时苏州府领县6,共47万户,190万口。

洪武三年,迁苏州、松江等地无田农民至临濠垦田;二十二年,迁苏州阊门一带百姓至苏北沿海灶区;二十四年,迁苏州富民充实南京;永乐元年迁苏州等地富民充实北京。这是苏州历史上唯一一次有记载的大批人口北迁。

整个清代,特别是乾隆、嘉庆两朝,是苏州人口猛增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特别是自乾隆六年起改变统计人口方法,由清初“民年十六始傅,六十以上除之”(光绪《嘉兴府志·卷20·户口》),改为无论男女老幼一律计入,以致出现乾隆六年后人口数量猛增的现象。

嘉庆十五年,苏州府人口突破300万,仅吴、长、元3县人口已达163万左右。10年之后,苏州府总人口增至近600万,达到有史以来苏州人口的顶峰。

后因灾害、战乱,人口开始急骤下降。清同治四年,苏州府共有2482549人,比道光十年的减少了约62.25%;因太平天国战事,使该时期成为公元2年至今苏州人口史上人口锐减的阶段。

民国建立后,苏州人口发展总趋势逐年上升。民国元年(1912),苏州府共2847411人。民国37年,苏州总人口为3167207人,与民国元年相比,人口增长11.23%。据现存资料统计:30年代初开始,城区人口逐渐上升,至抗日战争前夕,已达35万余人。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逐步改善,人口发展迅速。

1949年末,苏州市户籍总人口为3386027人。

五千年苏州人口变迁史

苏州五千年,人口变迁,沧海桑田,从良渚先民,到吴地先民,再到越人楚人,历代北方战乱士族南迁,再到侯景之乱、朱元璋张士诚围城之战、阊门北迁、太平天国苏州战乱,苏州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几经变迁、融合,终于成为新时代的华夏儿女,生活在这座秀美的江南水城,世界第一大工业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