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瀾:後疫情時代,基礎教育向何處去

葉瀾:後疫情時代,基礎教育向何處去

作者簡介:葉瀾,當代中國著名教育家、教育學家,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中國“新基礎教育”研究與“生命·實踐”教育學創始人和持續領導者。曾任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教育學科組成員和召集人,兼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社聯副主席等學術職務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名譽所長、“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主要從事教育學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論及當代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研究。


靜默的洶湧——難忘中國2020之春

本文由《基礎教育》授權發佈

早就想寫點什麼了,但是直到清明國祭鳴笛致哀、4月8日宣佈武漢解除封城之後,懸著的心才放下,思緒漸漸清了、聚了,才能動筆。耳邊一直迴響著的是中央臺今年除夕迎春晚會上詩朗誦《相信》中的反覆之問:“你看到了什麼?你記住了什麼?”

在共同的遭遇中,每個人會有不同的看到、記住和反反覆覆的思考。就我而言,絕無意料,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還會遇到這樣一次“史無前例”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4億人,都被看不見的病毒懵住了,中央一聲令下“武漢封城”,幾乎同步,全民禁足!

最初,我以為大約一個月就可解除危機,沒想到2月、3月都在這種非常態中度過。4月份起,開始鬆動,估計基本走向正常約到“五一”長假之後。2020的下半年,將會是很辛苦的六個月。

回顧禁足的76天,最初和最深的印象是:有生以來,從未見過上海如此地靜默。大白天,馬路上行人幾乎絕跡。往日車水馬龍的景象似乎“頓失滔滔”,唯有公交車司機還認真地駕駛著空蕩蕩的車子,一站一站地穩穩停靠、再行。紅綠燈無知無覺,按鐘擺式的節奏無動於衷地轉換著,不分晝夜。一天、兩天、三天……如此持續的靜默,城市如一個鮮蹦活跳的孩子突然睡去,無聲無息,唯有高樓聳立依然。這樣的靜默,讓人產生了一種怪異的感覺,莫名的恐慌和焦慮竟會因靜默而生。一個平時不太可能去關注的道理,被靜默喚了出來:有人在,在活動、在流動、在聚散,人的世界才是活著的、有生氣的。城市的荒涼不在草木萎謝,而在人跡消失。人的活動是城市生命活力的根本。

城市實存空間的靜默,並非全部真相,它由虛擬空間的喧譁代替。緊閉門內的人通過雲端相互鼓勵、關心,傳遞著愛和幫助,共同關注著武漢,關注著疫情的變化,各類信息如洶湧的洪濤滾滾而來,又創造了許多從未有過。

從未有過如此緊盯著網上公佈的、每天變化著的一串串數字。它們洶湧而來,撞擊著每個人懸著的心:已有病例、新增病例、確診人數、死亡人數、治癒人數……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生命,與一個個家庭血肉相連。由它們組合構成的統計圖表,描出了新冠病毒禍水的漫延,記錄了醫護人員用生命守護生命付出的成效。人們天天盼的是標誌著至暗時刻已過的“拐點”出現,盼著“零增長”的持續天數。14天,這個數字也被大家記住,隔離需要14天……14成了一個安全閥門數,唯有到了此數,迴歸家庭的大門才會打開。

3月份開始,不同城市的防疫等級逐漸下降。3月下旬,上海也等到了降級的日子,小區允許快遞員在體溫正常的前提下送貨上門,堆積如山的臨時貨架被拆除,成了“美好”信號的釋放。然而,大家都知道,還需要盼的是武漢解除封城的日子。終於盼到了4月8日的宣佈,全國同喜。但盼望還未到頭,大中小學何時開學,又成了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焦慮。倒計時,沒準信的倒計時,人們靠的是共同努力一定能戰勝疫病的信念支撐。從來也沒有想到過,對付洶湧而來卻又看不見、尚未認清真相的病毒,最有效的手段居然是隔離,是精準無漏的嚴防死守。這需要付出多大的人力、物力,14億人口大國創造出的奇蹟,內蘊著多少生命的信念與能量!

但如此的不確定性真讓人不好受,一天天地算著、盼著,使今年的2月、3月好像被拉長了許多。所以,每看到一個吉祥的、確定的數字,心中就會湧起一股喜悅,猶如在茫茫大海航行中望見了港灣,體驗到船員、漁民對大地的深情眷戀。

對不確定性焦慮的真實時間體驗,使我更堅信,人是靠可見的確定性安頓自身和心靈的。人的一切創造在一定意義上都是對某種確定性的尋求。儘管不確定性、可能性提供了創造的時機與條件,但不確定性只是人們不可避免或小視的存在,並非人所追求的目標。只有建立了新的確定性才會有真實的新開始。

76天以來的虛擬空間中,一個個視頻、熒屏上不斷播放的圖像和講話,構成了視覺的洶湧波濤:除夕夜,援鄂醫務人員的逆行送別,全副武裝的他們在病房急速救護的傾心傾力,癱倒在病室外、倚牆短暫而眠的睡姿,被口罩勒出的白淨臉上刺眼的一道道血紋,都如刀刻般留在我的記憶中。火神山、雷神山的威武之名,工地上徹夜的燈火、機器的轟鳴和一聲聲來自四面八方的“我來”,創造了10天、14天建成兩個方艙醫院的奇蹟,破解了病人等床位的困局,做到了床位等病人,為“拐點”的出現立下了汗馬功勞。每遇災難,總是衝在最前面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的身影,滿載著救援物資的疾馳的車輛,數以萬計的民警、志願者、快遞人員、社區工作者,都只是一張張屏上一閃而過的臉,沒法記住,但無數個瞬間匯成洶湧的洪流衝向了每個人的記憶深處。

每當人們遇到對疫情迷茫不解、不知所措時,黨中央派往武漢的鐘南山院士的講話,成了人們最期待的聲音。他的一聲:這個疾病會“人傳人”,成了含淚敲響全線全員防疫戰的定音鼓。他的每一次講話都在關鍵時刻,堅定而簡潔,內蘊著科學判斷的力量。上海華山醫院的張文宏醫生,總是以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且不乏幽默的話語方式,傳遞著民眾聽得懂且知如何行動的防疫指導。他常會讓人從慌亂的心理中走出,自覺地堅持必須遵守的防疫措施,不信謠,不傳謠。正是他們和數以千萬計的醫務人員在關鍵時刻的有力言行,讓大家對他們和醫療事業產生了由衷的尊重、敬意和謝意。所有在抗疫一線奮鬥的、平凡崗位上無數盡心盡職的人,人民都不會忘記。是他們築起了抵禦洶湧疫災的第一道防護堤,敢做敢為、敢言敢行、敢擔當,使山河無恙、日月安好。中華民族又度過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劫!

教育在這次洶湧的波濤中,雖不構成大浪,但也有一波不小的浪:2月,教育部“停課不停學”一聲令下,全國各地各類學校紛紛響應,開始了教育教學從“線下”轉到“線上”的行動。國外有報紙評論,這是全球最大規模的“線上教育”,中國成了試驗全盤“線上教育”的最大平臺,中國的教育界、教師、學生、家長都經歷了這次“大考”。此行的迅速開展本身也可以稱為“史無前例”。老師們盡力付出和適應,大學教師至少也要提供一個教學大綱和PPT。然而,這次線上教育最受考驗的不在老師,而在家長。在“閉門”的大背景下,線上學習即是“在家學習”,許多家長,即使是城裡人,也並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新任務。對於有低年級小學生、或缺乏自制力尚未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的大孩子的家長來說,更是無奈多於成功。於是,昔日被為“寶寶”“小太陽”“小祖宗”的孩子們,又獲得了一個很威武的新稱號——“小神獸”,家長(老師)們卻還沒有修煉成“神獸醫”。這般無奈引出了網上各類帶著愛的吐槽和段子,看了令人噴飯,頗有減壓效應。好在大家認為這樣的特殊時期不會太長,平白地又添了對開學的期望和呼聲,如春潮匯成合唱。

是的,一次疫災,讓大地靜默,讓天網洶湧,讓每一箇中國人有了一次生命中史無前例的、真實與虛擬並在的雙重生存體驗。

社會在漸漸復甦,“日常”隨著2020年仲春的到來漸漸迴歸,人心也漸安。更多的聲音開始面向未來發問:疫災後的中國會有什麼不一樣?這次疫災改變了什麼?我們將會迎接什麼新的挑戰?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展望、預測自然需要。但在我看來,任何展望都須建立在對現實研究和對過去反思的基礎上,何況這次我們的經歷“史無前例”。就目前來看,深入、全面的反思還遠未完成,故提出來的未來預測實在是很可推敲。也許,我們可以通過對這些預測的推敲,來加深對這次疫戰的反思,不只限於教育。

有人說:未來是一個不確定的風險社會,提高人的風險意識和應對能力,是未來社會發展所必需的。這可算是個重要的提醒,但未必就是可靠的預測。如若未來真是不確定的社會,為何相對穩定不能列為不確定的諸多可能之一?今後,危機可能頻出,但不至於天天發生。作為一個過程,危機總會過去,經歷危機之後的人所生成的新經驗和能力,會成為生命的組成部分,以面對此後的日常。因此,我以為疫情後時期,首先要改變的就是簡單對立、兩極搖擺的思維方式,需要形成的是對事物變化不同狀態、性質的關係認識,在“叩其兩端”的過程中,取其“綜”——綜合之綜。如此,我們至少可以在曾經左右大幅搖擺過的事上,不再重犯幼稚、造成巨大損失的有害之錯。

就拿“日常生活”與“突發事件”的關係來說,人們在這次經歷了突發之後,往往會把關注的重心移到“突發”上,顯然,這是必須且不可避免的。然而,在認清突發之全程、性質和原因之後,深入的反思恰恰是要去尋思以往的“日常”:民眾能共克時艱的力量何來?它來自幾千年歷經磨難所養成的,在強敵、災難面前不屈不撓、眾志成城、頑強奮鬥的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繼承與發揚;來自近代以來中國的社會、科學、醫學、技術、教育的進步與發展;來自以往多次戰勝傳染疾病的經驗與教訓;來自一代新人的成長與老、中、青三代的結合。當反思指向造成和防控疫災中出現過的問題時,也恰恰是與以往日常中的缺失、短板、翫忽相關:對公共事業,不只是公共衛生事業,因其公共、在日常中的平凡不起眼而忽視,無論是資金、設施,還是人才培養、社會地位等方面都存在嚴重不足的問題突顯出來。但所有的公共事業,都與百姓的生命、生活、生長,作為正常人的需要滿足和平等權利的保障息息相關。因此,黨和政府強調“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應加強公共事業的發展,把它作為衡量社會文明程度和政府治理水平的重要標尺。無疑,這是“堅守底線”的必議之題,也是長治久安的必選之策。

在社會治理上,我們的弱項還有法治。儘管這些年一直在強調依法治國,但離落實到每一個領域、與此相關的每一事、每一天、每一人,還確實要花大力氣,推進到習慣、日常,更要有一段長時間。與這次疫戰相關的典型例子是,早在2003年5月9日,國務院就發佈了總結非典疫戰經驗和教訓的文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此文件至今看來依然詳妥,對防疫突發事件如何處理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明確規定。如在文件第三章“報告與信息發佈”中,做了六條明確規定。其中第五條(總第二十四條)的重要內容有:“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報告突發事件隱患……接到報告、舉報的有關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立即組織對突發事件隱患、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規定履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職責的情況進行調查處理。”第二條(總第二十一條)寫著:“任何單位和個人對突發事件,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在上報時間上的規定是“2小時內”。但這次疫戰初期卻發生了條例中不允許的事,還把重要信息的傳播者當作違法的造謠者處理。儘管後來得到糾正,但貽誤了防止疫病傳播擴散的最佳時機,丟失的不只是公信,更有生命,還有目前尚不能確切估計的巨大付出。這從教訓的意義上告訴我們,重要的治國法規、條例不是兒戲,不僅突發時要遵循,更要關注日常,只有真正做到了日常,才能在應對“突發事件”中產生預防和抓住時機的重要作用。

不能割離了日常談突發。昨日突發中點點滴滴的付出和經驗,構成了今日、明日之日常中的部分。日常與突發,在人類歷史上就這樣相互激盪、扶持著走過,向著人類自身不斷完善和更美好的生存、發展方向走去。

如前所述,被疫戰衝到一線的教育問題,數信息技術的應用最突出,儘管相關人員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付出了大量時間,但值得且可贊。在這樣短的時間裡挑起了“停課不停學”的重擔,邊學邊幹,有力地推進了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與發展。然而,有人因此而更堅定不移地斷言:未來教育就是線上代替線下的教育,卻值得大推敲。不要說當下並非如此,就是從長期趨勢來看也是武斷的。生出這種結論的原因,不只在於僅持技術的眼光,更在於沒有把握教育的內在規定性,把教育的功能侷限於傳遞,尤其是知識、技能的傳遞。更狹者,則小到只見眼前的應試。事實也告訴我們,掌握線上信息傳遞的知識與方法,相對是最容易的,且將隨著信息技術的自動化水平提高,越發易用。猶如傻瓜相機和手機拍攝裝置,使大眾更多、更快地進入攝影世界一樣。但是,要認清“教育之所是”,卻並沒有那麼容易。要使認識轉變為真正的、相對普遍的認同和日常的教育實踐,則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多的時間。

我並不認為自己已經明白了“教育之所是”,學術生命中還一直在追問和尋求。只是至少當今已明白:教育的全部豐富性和複雜性,在於它是以生存中、成長中的人之多方面的發展與完善為宗旨。它是以“人際交往”為原型發展出來的人類特定的社會活動。所以,教育不能缺失真實人生中的真實人際交往,包括師生和同齡人的交往;教育不能缺失真實的活動,包括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真實世界所開展的、有益於身心主動健康發展的各種活動。教育之偉力遠遠不止於知識與技能的傳遞,而在於個體生命精神力量之成長;在於有更強大的內心,能面對複雜多變的現實世界;在於有更清醒的生命自覺,成為自己人生小船的船長,從航線的制訂,到暗礁的繞過、風浪的戰勝,都要自主、親歷。用這樣的立場與視角看當前的教育,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還需要做深度反思與變革。君不見,線下教育的問題,不會隨翻轉線上而自然消失。線上教育在這次疫戰中表現出的深層問題,正是線下教育深層問題的翻版。

中國大地上的真實疫戰已基本結束,即使還有反覆,我們也不會再手足無措。靜默與洶湧,都已成過去。現在,接踵而來的是世界疫戰和國內“輿(論)戰”。胡適曾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多少有些文人的輕狂。我更相信,歷史總以其全部的豐富性、複雜性和真實性存在著,人們只是常會看不清、道不全。越是接近,越易如此。但只要心不歪、言不謊、意不邪、志不搖,歷史真相總會越來越明。

但願,剛過大關、尚未完全結束的2020春之“疫戰”,不要成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教育也是。

(全文發表於《基礎教育》2020年第2期,轉載引用時敬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