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清脆的馬蹄聲,北方遊牧民族留下了一件件珍貴的馬紋飾牌

伴隨著清脆的馬蹄聲,北方遊牧民族留下了一件件珍貴的馬紋飾牌

臥馬形金掛飾

伴隨著清脆的馬蹄聲,北方遊牧民族留下了一件件珍貴的馬紋飾牌

馬紋金飾牌

伴隨著清脆的馬蹄聲,北方遊牧民族留下了一件件珍貴的馬紋飾牌

虎咬馬紋銅飾牌

伴隨著清脆的馬蹄聲,北方遊牧民族留下了一件件珍貴的馬紋飾牌

臥馬紋銀飾牌

伴隨著清脆的馬蹄聲,北方遊牧民族留下了一件件珍貴的馬紋飾牌

飛馬紋鎏金銅飾牌

伴隨著清脆的馬蹄聲,北方遊牧民族留下了一件件珍貴的馬紋飾牌

馬回首金飾牌

伴隨著清脆的馬蹄聲,北方遊牧民族留下了一件件珍貴的馬紋飾牌

雙馬紋金飾牌

伴隨著清脆的馬蹄聲,北方遊牧民族留下了一件件珍貴的馬紋飾牌

雙馬頭金飾牌

伴隨著清脆的馬蹄聲,北方遊牧民族留下了一件件珍貴的馬紋飾牌

雙馬咬斗紋青銅飾牌

  □ 本報記者 阿榮

  馬紋飾牌,為我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佩戴的飾品之一,是草原遊牧文化的重要遺存之一。幾釐米見方的馬紋飾牌,凝聚著古老民族對馬的情感和崇敬,印刻著中原青銅文化的鮮明符號,表現出與歐亞草原青銅文化相一致的特性,是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編者

  

  數千年前,伴隨著清脆的馬蹄聲,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留下了一件件珍貴的馬紋飾牌。

  在出土於呼倫貝爾草原的飛馬紋鎏金銅飾牌上,一匹飛馬,昂首揚尾,雙目向天,鼻上有角,角端向後,肩部展開雙翅,四蹄騰空,雙翼伸展,作騰飛之狀;在出土於科爾沁草原的雙馬紋金飾牌上,雙馬胸部相連,頭部向背,頸部長伸,鬣鬃豎起,呈掙扎欲起之狀;在出土於鄂爾多斯草原的雙馬咬斗紋青銅飾牌上,兩匹駿馬咬鬥正酣,彷彿一蹙便躍出飾牌,奔向廣袤的草原。

  在美麗遼闊的內蒙古草原,文物考古工作者發掘了較多春秋戰國時期、漢代的馬紋飾牌,是我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佩戴的飾品之一,是草原遊牧文化的重要遺存之一。其文化內涵豐富、草原特色鮮明。飾牌上馬的形象非常生動,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濃郁的民族風情。考古發掘的古代馬紋飾牌為研究草原馬文化、北方遊牧民族歷史文化、民俗風情、草原藝術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遊牧民族特有的飾品

  飾牌是東胡、匈奴、鮮卑、烏桓等古代遊牧民族佩戴在服裝、腰帶或馬具上的裝飾物,其中馬紋飾牌是遊牧民族特有的一種飾品。其材質多為鎏金銅、金、青銅等,形狀有長方形、圓角長方形、半圓形、馬蹄形等,圖案多采用透雕與浮雕相結合的方法,紋飾以寫實為主,馬或佇立、或俯臥、或蹲踞、或咬鬥,反映了草原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面貌。

  據有關專家介紹,春秋時期,馬的形象就出現在飾牌上。出土於烏蘭察布市涼城縣的一件春秋時期虎咬馬紋銅飾牌,長9.2釐米,寬4.6-5.7釐米,正面圖案為透雕,一隻虎呈立狀,張口咬住馬的頸部,小馬作跪臥狀,頭向後轉,身體微屈,四肢蜷曲於腹下;出土於赤峰市寧城縣的一件春秋時期馬形金飾牌,長4.6釐米,寬4.5釐米,馬呈蹲踞狀,回首豎耳,圓目成孔。飾牌正面凸起,背部有兩個橋形穿鈕。其製作精巧,馬的形象生動傳神,體現了草原先民對馬的熱愛和崇敬。

  半個世紀以來,內蒙古地區陸續出土了雕有馬形象的飾牌。內蒙古博物院珍藏的東漢雙馬形金飾牌,出土於烏蘭察布市小壩子灘,由黃金鑄造而成。飾牌上有一大一小兩匹馬,小馬立於大馬背上,寓意母子平安。兩匹馬神態恬然安詳,造型栩栩如生。還有一件漢代雙馬紋金飾牌,出土於巴林左旗南楊家營子,母馬屈膝臥地,神態自若,馬駒臥於母馬背上,頭部鬃毛束成團花狀。據專家介紹,此類風格的飾牌曾在歐亞大陸草原上十分流行,說明在歷史長河中草原遊牧文化和藝術相互交流與融合。

  內蒙古博物院珍藏的一套兩件漢代飛馬紋鎏金銅飾牌,出土於扎賚諾爾鮮卑墓群,長10.4釐米,寬6.5釐米。飾牌浮雕展著雙翅的飛馬。據《魏書》記載,拓跋鮮卑從今大興安嶺北部南遷時,“山高谷深,九難八阻,於是欲止。有神獸,其形似馬,其聲類牛,先行導引,歷年乃出。始居匈奴故地。”據文物考古專家研究,此牌飾上的“神獸”飛馬正是按照這一神話傳說設計的。飛馬紋飾牌在鮮卑人活動過的地區多有出土,均呈長方形、兩件為一套,是佩戴在腰帶上的飾品。

  鮮卑源於東胡,公元前1世紀,拓跋鮮卑走出大興安嶺森林,來到呼倫湖畔,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1959年至今,考古人員在扎賚諾爾區發掘了扎賚諾爾鮮卑墓群和蘑菇山鮮卑墓群,出土了飛馬紋鎏金銅飾牌、馬形銅飾牌、馬形金飾牌等。在鮮卑一路西遷、南下的過程中,不斷與其他遊牧部族融合、交流,創造了鮮卑文化,其中馬文化佔有較大的份量。史料記載鮮卑人“兵利馬疾,過於匈奴。”出土於科左中旗六家子鮮卑墓群的雙馬紋金飾牌,構圖對稱,生動有趣。該墓群出土的臥馬紋金飾牌、子母馬紋金飾牌等,馬的形象非常生動,尤其臥馬紋金飾牌上駿馬的頭、耳、鬃、蹄等刻畫逼真。出土於察右後旗三道灣鮮卑墓群的漢代雙馬形銅飾牌、雙馬形金飾牌、馬形金飾牌等,採用透雕鏤空的方法,有的馬的頭部雕有圓形冠。

  “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馬紋飾牌延續了千年,草原特色鮮明。拓跋鮮卑經歷從森林到草原的漫長曆程,遷徙對其生產方式、生活狀況和思想意識都造成巨大沖擊,使他們創造了現實和抽象相結合的馬紋裝飾藝術。飾牌既有馬的具體形象,又有飛馬等神化了的馬形象。” 盛樂博物館段建珺說。

  文化碰撞融合的印證

  在鄂爾多斯青銅博物館,一件件凝固著古代遊牧民族粗獷、古樸、奔放情感的馬紋青銅飾牌,既有草原藝術特色,又有中原青銅紋飾,是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印證。

  鄂爾多斯青銅飾牌是古老遊牧民族匈奴的文化遺存,仔細觀賞,青銅飾牌上的馬,造型生動,雕琢精美,採用浮雕、透雕、圓雕的方法。一件臥馬紋飾牌上的馬跪臥在草地上,尾巴下垂,回首張望,怡然自得。另一件臥馬紋飾牌上的馬跪臥在草地上,尾巴下垂,回頭眼睛朝下張望,嘴巴微張,呈驚恐狀。馬站立紋飾牌較多,可見這種馬紋飾牌被古代遊牧民族廣泛使用。雙馬紋飾牌上的駿馬在草原上激烈撕咬,形神逼真。三馬紋、四馬紋飾牌上的馬或對稱分佈、或依次排列。人騎馬紋飾牌上的馬體魄強健、四肢有力,體現了馬在遊牧民族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

  雕琢精細的蜷縮馬紋飾牌頗引人注目,飾牌呈圓形,一匹馬蜷縮著身體,頭和尾部相連,飾牌外圍有一圈捲曲裝飾紋。值得一提的是,飾牌上馬臉的兩側表現在一個畫面上,以鼻子為中界線,兩邊對稱有馬眼、馬耳。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樣的表現手法在古代中原青銅器饕餮紋中最為常用,古代遊牧民族製作的青銅飾牌借鑑、吸收了中原青銅藝術。博物館內幾件雙馬紋飾牌構圖對稱緊密,雕刻細膩,既展示了草原民族風情,又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對稱美學思想。其中一件飾牌上兩匹馬的尾部相連、馬首相對,還有一件牌飾上兩匹馬的脖子交叉相連,馬首各朝向一邊。在一件雙馬與獸首紋飾牌中,兩匹馬上下對稱分佈,均為跪臥姿勢,在兩匹馬的馬背上均雕有獸首紋,類似中原青銅器的饕餮紋。

  “馬紋青銅飾牌印刻著的中原青銅文化的鮮明符號,表現出與歐亞草原青銅文化相一致的特性,是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需要進一步挖掘、保護和研究。”內蒙古文物學會王大方說。

  (圖片分別由扎賚諾爾博物館、盛樂博物館、鄂爾多斯青銅博物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