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滅亡跟氣候有關?淺析商朝氣候變冷對朝代更迭的影響

無論是哪個朝代都無法避免興盛和衰敗,歷史處於不斷的變遷之中,在朝代更替的背後,氣候扮演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氣候的變暖變冷,中華文明也出現了繁榮和動盪的局面,其中可表現為較為寒冷的北方部分遊牧民族南遷使得中原地區政治統治受到威脅,國家處於困境之中。

當氣候回溫,中原地區政治、經濟、農業等各方面均得以發展,國家日益強大,可以有效的防範外來入侵,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

一、商朝時期南方中原地區和北方地區農業類型不同,氣候差異明顯。

從古至今,中國都是一個以農業為發展跟本的大國,這也就使得,農業的發展會直接影響到國家統治者階級的利益,它在封建社會中扮演著國家經濟命脈的角色。

商朝滅亡跟氣候有關?淺析商朝氣候變冷對朝代更迭的影響

同時農業的發展又與氣候的變化有著緊密的關係,古代社會的生產力水平較為低下,缺少了科學技術的支持,氣候的變化給農業帶來的影響就更為明顯,商朝時期還處於封建社會發展早期階段,人們在應對自然災害時的能力還是比較差的,但又不可否認的是氣候對農業的影響的確是很重要。

無論是什麼時候,氣候的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到一定範圍內國家土地生產的產量,同時農業的發展又會為人類社會的經濟狀況、社會發展速度和文化交流傳播帶來必要的影響。

此類影響在我國古代,尤其是商品經濟還沒有得到有效發展的商朝,國家人口高度集中的農業社會,如果當朝的土地產量減少時就必然會帶來饑荒、出現移民等社會問題,並且國家力量也會大大的減弱,從而使得戰爭爆發、社會動亂以及朝代的更替等嚴重區遊牧民族的畜牧業得到發展。

從而就引起北方地區物質資源的短缺,以種植農業為主的地區就開始逐漸向南轉移,使得南方地區可以耕作的土地面積變得越來越少,逐漸加劇了南方地區的人地後果,商朝時期的南方地區,更是主要以種植業的農業生產方式為主,相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而言,南方地勢平坦、氣溫較高,適宜耕種的土地面積更大,農作物的產量也相對較多,人地矛盾也就相對較小。

在商朝時期,北方的遊牧民族多以畜牧業為主,如果處於溫度適宜的環境下,牧草的生長狀況良好,牛羊有了豐富的食物來源,這樣畜牧業也會得到較好的發展,因此他們就會在自己本來的區域內安居樂業,從而也就保證了中原地區的社會穩定,也保持了邊疆地區的相對穩定,社會矛盾也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國家就將處於平穩發展狀態中。

商朝滅亡跟氣候有關?淺析商朝氣候變冷對朝代更迭的影響

氣候對於社會的影響,尤其是在中國這種跨緯度廣的國度,這種表現就顯得更為明顯。在較為寒冷的時期,寒冷和乾旱的自然氣候,就會不利於中原地區農業的生產,同時也不利於北方地矛盾。

二、氣候變冷不利於南方中原地區農業的發展,不利於社會穩定發展。

在中國歷史上,氣候變冷給國家所帶來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國家分裂的原因總結來說可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是中央王朝皇室權力的凋落,這大部分是由於皇帝的腐敗昏庸而造成的,第二個方面是國家地方利益與中央利益的嚴重對峙,兩者利益發生衝突,矛盾激化造成了國家動盪的局勢。

在中國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商品經濟發展水平差,由此自然因素對社會造成的影響就極為明顯,氣候變冷又限制了農業技術的發展,給社會帶來了多種不利條件。地理氣候的冷暖變化對古代社會王朝的政治發展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

天氣的變化是反覆無常的,尤其是古代中國,人們對自然還不能進行一定的控制,無法做到有效的調節氣候對生產的不利影響。

而同時又有多種研究表明,在中國的歷史上,溫暖的時期常常會伴隨著氣候的溼潤期,這種天氣情況下有著適宜的溫度和降水,適合人類和動植物的生長;寒冷期則多伴隨著氣候的乾燥,使得空氣寒冷並且降水有限,不利於人類和動植物的生活,自然環境較為惡劣。

同時溫暖期的氣溫較高,光照充足,降水豐富,也有利於農業的發展與進步,但寒冷期則容易多發自然災害,商朝又屬於封建社會發展的早期階段,人類生活對地理環境有著極高的生存依賴。

商朝滅亡跟氣候有關?淺析商朝氣候變冷對朝代更迭的影響

對於生產力水平較低的農業文明國家來說,自然災害所帶來的打擊力度是極大的,寒冷期少降水且氣溫低,就容易導致乾旱和冷凍等災害,這對於農業生產來說就好比是滅頂之災。

同時,農業又是封建社會發展的根本,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對於商朝這樣一個剛實現統一的封建大國而言,農業可以有效的發展,無疑是維持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

簡而言之,作為生產力水平低下的農業封建國家,氣候在其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一旦出現較為嚴重的氣候災害,必然會影響國家農業發展,從而社會的穩定也就造成了威脅。

三、商朝後期,氣溫由溫暖期向寒冷期過渡,給本來就出現國家危機的商王朝重重的一擊。

根據竺可楨先生等人的研究,從公元前三千年到公元前一千一百年,也就是從仰韶文化到商朝的後期,是我國近五千年來的第一個溫暖期。但從公元前一千一百年後到公元前八百五十年,是在我國第一個溫暖期後的第一個寒冷期。

當時正處於商朝後期,商王朝的統治極為黑暗,商紂王的暴政從某個方面加劇了奴隸和奴隸主之間的直接矛盾,使其向統治者階級發起反抗。本來社會就處於逆境之中,加上此時自然氣候的變化,降水減少、溫度降低,長江和黃河的多個支流出現了結冰和枯竭的現象,商朝本就是興起於黃河中下游的一個部落,受黃河流域的影響不言而喻。

此時沒有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水源,農業的收成大大減低,加上統治者荒淫無道,對百姓的剝削,可以說當時的社會民不聊生。人民是國家的根本,人民不能好好的生活,必然加劇社會的動盪,加快了本來就岌岌可危的商王朝衰敗的速度。

自然氣候變得乾冷對商朝滅亡有及其重要的影響,在商末周初的時候,當時的社會自然氣候背景正處於從溫暖期到寒冷期的過渡階段,在商朝末年社會發生的動亂,或者可以說商朝的滅亡都離不開當時社會氣候的變遷。

夏朝和商朝初中期都屬於仰韶的溫暖期,氣候和現在相比比較溫暖,竺可楨先生在其研究中說到:‘“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也就是從仰韶文化到安陽殷墟時期,在大部分時間下的年平均氣溫都高於現在溫度兩度左右,一月的氣溫大約比現在要高三度到五度”。

商朝滅亡跟氣候有關?淺析商朝氣候變冷對朝代更迭的影響

商朝後期,也就是公元前一千一百年到公元前八百五十年左右是仰韶溫暖期後的第一個寒冷期,有文獻記載“驅虎豹犀象而遠之”,表明氣候變冷,驅虎豹犀象等喜熱動物開始遷徙。此外,武王伐紂時“陰寒雨雪十月日,深丈餘”從中也可以看出當時氣候變冷的情況。

在商朝後期,由於人類對自然的開採,雖說生產的水平有所提高,但生態環境也受到了不少破壞,植被覆蓋率較低使得北方的部分地區開始出現沙塵暴;也就是說之所以會出現沙塵暴和氣候乾旱變冷有著很大的關係。

四、絕大多數國家的更替都與氣候的冷暖變化有關,從根本上說,封建王朝的更替是由於氣候變遷導致的。

有研究表明,在中國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國家出現改朝換代以及所有的全國性質的大動亂都是在氣候寒冷期發生的。商朝的滅亡便是對這一研究最好的證實。自然氣候主要通過降低氣溫或氣溫回暖來對農業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在古代的中國,農業生產情況是一個朝代興盛的的決定性因素,同時也是國家政治統治得以快速發展的經濟基礎,農業文明是否可以得到有效發展,將關係到了整個封建王朝的存亡和興衰狀況。自然災害主要是通過降低溫度,對農業的生產活動形成或多或少的破壞,農業無法正常發展也就影響了社會的正常運行,出現了饑荒、移民、各種疾病以及北方少數民族內遷和南遷等等。

這些後果的發展與持續,必然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激化,從而爆發了各種大規模的軍事戰爭。緊接著就會發生封建王朝改朝和換代。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氣候變遷才是導致中國封建王朝發生更替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