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元與清的興衰想到的

 縱觀中國大歷史,常常為朝代交替時的慘烈和末代君王的命運而扼腕。然而,歷史也總不乏特例,如:元明清的滅亡同在北京故宮,元開宮門而逃回大漠,明崇禎帝殺妻滅子後在歪脖樹下自盡了,清則打開宮門投降了。   一部中華史,元的覆滅與清的下野是流血最少的。不過,細心的讀者一定已經發現,這兩個朝代統治者的共同之處:都是漢人眼中的所謂異民族即遊牧民族。   為此,我翻查了一些歷史文獻發現了這兩個朝代的駭世之舉還有:成吉思汗的遠征和清王朝的全盤接管明故宮。並由此而感到了遊牧民族智慧之所在。   說她們智慧原因有三:一.審時度勢,順勢操作。決不逆勢而為,做無謂的犧牲。二.只取所需,決不貪婪。避免了拿破崙式悲劇的上演。三.立而不破,保持延續。生生不息,使歷史與文化有根可循。   此三種智慧皆源於遊牧民族博大的胸懷和恢宏的氣勢。   很多耕種民族都有戀土情結。而遊牧民族沒有,也許這和她們生活方式有關。她們在環境變化時選擇的是尋找新的環境,而不是等待救濟;她們在面臨天災降臨時選擇轉嫁損失,而不是怨天尤人;她們在人禍降臨時選擇棄利保本,而不是一味蠻幹。   這所有的品質中,最令我欽佩的是她的棄利保本。中國俚俗古語中有很多的體現這一精神的文字:皮之不存,毛之焉在?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材燒;好漢不吃眼前虧等等等等。   然而,事到臨頭時卻很少能像遊牧民族那樣銘記不忘。這也許要歸罪於漢民族文化的多元和燦爛。這多元和燦爛有時並存與我們的頭腦中,讓我們忘記了,我們必須保護的本質東西。當金錢與健康,利益與自由,發展與環境,家庭與慾望發生衝突時,我們頭腦中的文化串線了。於是,悲劇上演了:烏江自刎,殺身成仁做為壯舉而被歷代文人政客所追捧。   漢人為此失去了多少東山再起的機會。孫臏不是要早於項羽幾百年嗎?孫臏不夠英雄嗎?鴻門宴不就在四面楚歌前幾年嗎?劉邦不夠英雄嗎?   也許我們真到了盤點梳理我們文化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