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字詞明明是錯誤的用法,為何漢語修訂時卻會予以採納?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用錯”了的詞語,但是很多人都這麼用,於是久而久之這些“錯誤”也會被現代漢語所吸收,從此賦予了新的涵義。

比如“空谷來風”這個詞,我想很多人都認為指的是事情沒有依據,但恰恰相反,這個詞的本意卻是指事情有依據,“空谷來風,未必無因”,因為這樣的地方更容易起風。

但是因為“錯誤”的理解,所以現在這個詞既指事情有依據,也指事情無依據,具體情況要根據語境來判斷。

這樣會不會顯得我們的語言太不嚴謹呢?

有些字詞明明是錯誤的用法,為何漢語修訂時卻會予以採納?

其實不是,每一種語言都是向前發展的,在這一個過程裡形成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特徵:

一個叫做“約定俗成”;另一個叫做“積非成是”。

“約定俗成”:語言本來就是大眾使用的工具而已,沒有嚴格的限制

關於語言,尤其是漢語這樣古老的存在,很多人都將其看做一種民族文化,這是合理的。但我們要說的“語言”概念,是純粹的用於交流的工具,不涉及文化的高度。

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麼我們把“石頭”稱之為“石頭”,把“太陽”稱之為“太陽”?這些事物都是由誰來命名的呢?

《聖經》的“創世紀”當中有一個比較好玩傳說:是說上帝把他創造出來的各物種領到亞當面前,亞當叫它們什麼,它們就是什麼名字。

這是在西方傳說中物種的命名方式。

其實,事物真正的命名和這一過程差不多,只不過不是由一個人來命名的,而是很多人的共識。

有些字詞明明是錯誤的用法,為何漢語修訂時卻會予以採納?

語言之所以出現,無論是隻有聲音還是形諸文字,其實都是不同的人用以交流的工具,他們最初通過固定發音來表達同一種事物,在交流的過程中就達成了共識。

在這一階段裡,一定會出現不同的人對某一事物有不同的稱呼,只不過經常在一起交流的族群裡逐漸達成共識。

比如說西方的語言中,對於很多事物的稱呼就和漢語不一樣,那是因為雙方在很長的時間裡是沒有交流的,所以無法達成共識。

而往近了說,不同地區的方言不一樣,對於同一種事物的稱呼也不一樣,其實都是同一個道理。

那麼,從這一過程裡我們能知道,語言對於事物的命名在最初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強的關聯性,是隨機的。

“石頭”之所以是“石頭”,“太陽”之所以叫做“太陽”,只不過是人們在交流的時候達成了共識而已,就用這兩個特定的詞彙來表示特定的事物。

而這一過程就叫作“

約定俗成”。

有些字詞明明是錯誤的用法,為何漢語修訂時卻會予以採納?

語言的這種特徵一直存在,包括今天我們依然在經歷著。

一些新事物的命名,“礦泉水”、“手機”、“電腦”、“電話”等等,都是經歷了約定俗成的過程。

比如“電話”最開始傳入中國的時候是根據音譯被叫做“德律風”,這在晚清民國的文獻中經常可以見到。只不過後來人們感覺“電話”更貼切一些,所以才將這種事物命名為“電話”。

這就是一個約定俗成的過程,可以有人不同意,但只需要大部分人能認可,願意用此來進行交流,這就可以了。

如果一個人把“礦泉水”稱為“電話”,能得到很多人的認可,那麼從此之後“礦泉水”這種東西也就會被稱為“電話”。

所以說,這樣的命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隨機”的,尤其是最早期的時候。

而更為明顯的就是“密碼”的出現,比如在軍事上為了保密會給一些特定的事物取一些代號,用於特定人群之間的交流,其實就是給不同的事物重新命名,並且在特定人群中達成共識。

有些字詞明明是錯誤的用法,為何漢語修訂時卻會予以採納?

所以說,無論是一個詞的誕生還是其涵義的演變,只要是能在很多人中達成共識的,那麼它就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空穴來風”是表示事情沒有依據,那麼久而久之,這個詞的涵義就會按照大眾的認知所變化。

現代漢語修訂的時候將其新的涵義收入詞條,是一個正常的發展過程。

“積非成是”:只要被人接受,那就無所謂對錯

與“約定俗成”相似,語言在發展過程中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使用者明明知道該種用法是錯誤的,但出於習慣依然如此使用,久而久之也會被接受。

這一過程就叫做“積非成是”。

有些字詞明明是錯誤的用法,為何漢語修訂時卻會予以採納?

有一些我們現在經常遇到的詞彙,本來的涵義和我們實際上使用的涵義是不一樣的,甚至可以說是錯誤的或者有語病。

比如,“壓軸”一詞,就是錯誤用法裡“積非成是”的典型。

“壓軸”一詞源於戲曲,本來指的是倒數第二個出場劇目,倒數第一個出場的劇目叫做“壓臺”,這是兩個含義不同的詞彙。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用“壓軸”代替了“壓臺”的含義,指最後一個出場次序。

隨著這種用法越來越多,於是現代漢語中就將兩種涵義都收納進來,分出專業術語和日常生活兩種用法的涵義。

而像一些語病類的案例,可能現在很多人不推敲還真的沒有發覺日常說話裡竟然有這麼明顯的語病。

比如“打掃衛生”這個短語,仔細推敲一下,“打掃”的不是“衛生”,而是髒東西,要把髒東西“打掃”一下,使得恢復到“衛生”的狀態裡。如果按照語法來說,應該是“注意衛生”或者“維護衛生”,而不能用“打掃”。

有些字詞明明是錯誤的用法,為何漢語修訂時卻會予以採納?

但是就是現在來說,“打掃衛生”這樣的短語我們依然不會認為它有什麼問題,即使是它並不符合實際的語法。

這就是明知有語病,但也依然在繼續使用的情況,是“積非成是”的一種案例。

除了這兩種之外,還有一種情況經常遇到,那就是個別字“讀音”的問題。

古漢語讀音有差異,所以導致古詩詞當中有些讀音按照古時候來讀才能押韻,這在古代也是如此。

兩晉時期就有學者發現,《詩經》當中有一些明顯不押韻的情況,不太符合文學發展的規律。畢竟大部分語句都在押韻,說明是作者有意為之,沒有道理突然有一句或者個別字詞不押韻。

所以,他們當時就懷疑古今漢語在讀音上應該是有差異的。

於是就故意將某些字改成其他讀音,用以押韻,這就是所謂的“葉(xié)韻”。

今天所看到的古詩詞同樣會面臨著這樣的情況,比如說“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現代漢語中讀“qí”,但古代漢語中就讀“jì”,意為一人一馬。

有些字詞明明是錯誤的用法,為何漢語修訂時卻會予以採納?

而現代教育中已經將“騎”的讀音統一為“qí”,即使是古詩中也不例外。比如“鐵騎(qí)”已經不再讀為“鐵騎(jì)”。

這是就是“積非成是”,這個字在現代漢語中有固定讀音,如果不知道音韻衍變的人都會按照現代漢語來讀,那麼就沒有必要繼續保留古音了。

而除了古今語音的問題之外,還有一些多音字詞也有這樣的現象。

比如說“確鑿”這個詞,按照正常的讀音應該是“確鑿(zuò)”,之前新聞工作者、司法人員非常注意這樣的詞彙,但架不住普通人念“確鑿(záo)”的太多了。

於是索性就在漢語修訂的時候直接把“確鑿(záo)”規定為標準音。

有些字詞明明是錯誤的用法,為何漢語修訂時卻會予以採納?

所以,語言作為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必備工具,其最根本的功用就是日常交流,只要有利於交流向更為便捷的方向發展,一般情況下都會予以支持。

“少數服從多數”,這在語言發展過程中是一個恆久的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