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賒店往事之銅鏡的祕密2」表弟一腳踢出一個銅鏡

「賒店往事之銅鏡的秘密2」表弟一腳踢出一個銅鏡

在這裡,我需要先換個話題,給大家講講賒店古鎮,因為後邊發生的事情和古鎮的歷史有著莫大的關係。

賒店古稱興隆店。據說,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派兵追殺王室後人劉秀。劉秀逃至興隆店,又渴又累,就到一劉姓酒家,要了一壺老酒。美酒入肚,他忽然看到酒家門外掛著一面鮮亮的酒旗,上寫“劉記”二字,遂心中一動:如果自己打著這面酒旗,人們一定會明白自己是漢室後人,這樣就可以招兵買馬了。於是他從老闆那裡賒來這面酒旗,一路上招募兵馬,又經艱苦奮戰,最終建立東漢王朝。稱帝之後,劉秀沒有忘記曾經賒旗的地方,於是御筆親封“興隆店”為“賒旗店” ,後人又稱“賒旗”,或“賒店”。新中國成立後,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社旗”縣。

賒店鎮至清朝乾嘉年間達到鼎盛,人口達13萬人,“天下店,數賒店”的說法也不脛而走。賒店鎮歷史上與朱仙鎮、佛山鎮、景德鎮並稱全國四大商業重鎮,朝廷專門在賒店鎮開設了厘金局(稅局),這在全國十分罕見。

賒店鎮有72條街道、36條衚衕,主要街道兩旁基本上保存了原商業店鋪的歷史面貌。

賒店古鎮是古“茶葉之路”的重要中轉站,連通南北的水陸碼頭,是賒店商業繁盛的重要成因及象徵。茶商在福建、湖南等地採買茶葉,由水路運至漢口,由漢水北上達賒店,再由賒店改陸路,用馬匹馱運北上,渡黃河,入太行,經太原、大同分別到張家口或歸化(今呼和浩特),然後換乘駱駝,穿越戈壁大漠和外蒙直至俄蒙邊界的“買賣城”恰克圖或庫倫,形成商品貿易史上可與“絲綢之路”相媲美的“茶葉之路”。

如今,隨著人們交通方式的轉變,古鎮已沒有往昔的商業繁榮,但站在明清一條街上,依稀可以看到趙河上千帆競發的場景,聽到街市上運送茶葉的馬蹄聲聲。

我們所住的外郭莊在北寨門外偏西一點,就在寨牆腳下,護城河邊。前邊說過,河水早已沒了蹤跡,只是一條佈滿垃圾的土溝而已。我和夏雨在一高讀書,回來時翻過北寨牆即可,而表弟在三初中讀書,回來需要沿著西寨牆走上一段再轉彎到北寨牆,然後溜下寨牆。

古賒店的寨牆有兩個功能,一是防衛匪患,二是防洪減災。圍繞賒店鎮有趙河和潘河兩條大的航運河流,每年雨季都會有河水倒灌入城的危險,所以寨牆就修得紮實牢固。

社旗往昔的繁華留下太多的傳奇故事,也似乎給我們留下了遍地是金銀財寶的印象。我們每次攀過寨牆,溜下護城河時,總是下意識地踢踢腳下地面,我們想,賒店這麼悠久的歷史,說不定會被我們一腳踢出來一個古物來。

當人執著於一個念想時,奇蹟真的會發生。

有天午後,表弟步履匆匆的回來,手中拎了一個鏽跡斑斑的圓形物件。他說是在護城河裡用腳踢出來的,我狐疑的看著他,感覺到有點扯,但他發誓是無意中踢出來的。我們仔細端詳這個佈滿綠鏽的東西,表弟說像是大號的月餅,莫非是做月餅的模子?大家都沒吱聲,夏雨用一團舊報紙把那東西使勁擦了擦,有一些亮色出來了,可以看得出它一面是光滑的,一面有鳥獸紋飾,在中間凸起的獸頭上,還有一個鼻眼,似乎可以穿繩用。夏雨把它在桌子上敲了敲,又用報紙擦拭,這時候,一個模糊的“謝”字顯露出來。

表弟說,是要謝謝我把它撿出來嗎?

我又仔細看看這個東西,忽然明白了。

我說,這就是一個銅鏡!

“哦!對!”夏雨恍然大悟:“沒錯,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賒店往事之銅鏡的秘密2」表弟一腳踢出一個銅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