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秦琼!回顾我的生平,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大家好,我是秦琼,一个在演义小说里,当过捕快卖过马,被好多人称呼为秦二哥的大英雄。

大家好,我是秦琼!回顾我的生平,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好吧!我承认,做捕快和卖马这两件事,是演义小说里杜撰出来的。不过,我觉得以我的一生经历来说,大英雄这三个字,我是当得起的。

让我来告诉你们,我,秦琼,一个生长于隋唐交际的山东大汉,一生到底是怎么度过的!

首先,和演义小说里一样,我确实是山东历城人。不过,关于我那些亲戚或者家族恩怨什么的,那都是杜撰。真实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罗成那么一个人,我自然也没有那么一个表弟。当然,更跟罗艺没什么关系。

大家好,我是秦琼!回顾我的生平,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我的祖上,都是清一色的文官。我太爷爷名叫秦孝达,是北魏时期的广年县县令;我爷爷叫秦方太,是北齐广宁王的幕僚;老爹秦爱,也是北齐的文官。后来北齐被隋朝取代以后,我爹也懒得在做官了,直接就回了老家历城耕读传家。大业十年的时候去世,那时候我正跟着张须陀在外面打仗,连回家吊个孝都没能做到,实在也是挺遗憾的。

反正简单来说,我家其实是个典型的士族家庭。虽然并不得那种传承千年的大世家,但还算是中等偏上的士族家庭。

当然,在《新唐书》、《旧唐书》这种正史上面,肯定不会记载我的这些家事。这些东西,都在我儿子的墓志铭上记着呢!不信你们自己去查。

大家好,我是秦琼!回顾我的生平,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也正是因为正史上没记载过我早年的事情,所以演义小说当中,才会有那么多虚构的成分。

那么,出身士族家庭的我,又是怎么一步步成为唐朝开国将军的呢?

我爹当年退下来比较早,在隋朝也没当过什么官。所以我没法子凭借祖荫出仕,而且我那时候也没有科举这一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参军。我最开始的时候,是在隋朝名将来护儿手下当兵。我娘去世的时候,来护儿还特意派人去吊唁了一下。因为在他看来,我是那种勇武过人,将来必有所成就的人,可以先结交一下。

来护儿并没有看错我,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我开始在军中逐渐攀爬。到了大业十年,也就是我爹去世那年,我正在隋朝的另一位名将张须陀麾下做官。顺便说一句,在真正的历史上,是没有靠山王杨林这个人的,我也没有什么义父。而张须陀这个人,其实就是杨林的原型之一。

大家好,我是秦琼!回顾我的生平,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在大业十年这一年,隋朝已经风雨飘摇,到处都是烽烟四起。当时涿郡的起义军首领卢明月,手底下聚集了十几万人,来势汹汹。而张须陀手底下,当时只有一万多人。张须陀当时定计,率大部队先行后撤,给敌人一种逃跑的假象,然后再派遣一千人去进行奇袭,肯定能一举击溃卢明月。

对于这个艰巨的任务,当时张须陀麾下只有两个人敢站出来接受。一个是我,另一个名叫罗士信。这个罗士信,就是后来演义小说中罗成的原型,也是个猛人。按照张须陀的计划,果不其然,最后我们以一万人的兵力,打垮了卢明月十几万人。我和罗士信两人,也一下子成了名。后来我们还跟着张须陀,打过海曲的孙宣雅。凭着军功,逐步升到了建节尉,这是个正六品的武官。

大家好,我是秦琼!回顾我的生平,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然而可惜的是,大业十二年,张须陀去打瓦岗寨,被李密给设计埋伏了,最后死在了瓦岗军手上。在此之前,李密这家伙在瓦岗军中并不受重视,当时瓦岗军中还是翟让说了算。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战,干掉了张须陀这位隋朝第一名将,李密声威大振,在瓦岗军中逐渐成了仅次于翟让的二号人物。

至于我,虽然没有和张须陀一块被干掉,而是率领残部,依附了据守虎牢关的裴仁基。不过后来,裴仁基投降了李密,我作为下属,也就只能跟着加入了瓦岗军。在这一点上,隋唐演义里面倒是没有瞎说,我确实在瓦岗军里待过一段时间。

加入到瓦岗军之后,李密倒是十分重视我,让我管理四骠骑。这支军队,是李密麾下最精锐的军队之一,一共八千人。顺便说一句,当时和我一块带领这支军队的另一个人,名叫程咬金,后来成了我一辈子的好兄弟。

大家好,我是秦琼!回顾我的生平,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在我加入瓦岗军之后,天下越发混乱。我也跟着李密南征北战,瓦岗军越打越强。又过了一年之后,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政变,勒死的杨广。杨广这一死,原本就已经在崩溃边缘的隋朝,彻底灭亡了。但是同时,整个中原也彻底分崩离析。

当时天下分崩之后,实力最强的,要数瓦岗军、李渊、王世充和宇文化及这四家。在这个时候,李密已经干掉了翟让,自己独掌瓦岗。当时的局面是,李渊身居关中,置身事外。而王世充、李密和宇文化及这三家,在一定程度上有点三足鼎立的意思。为了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出现,李密不得不答应王世充的提议,两家联合先打垮宇文化及。

大家好,我是秦琼!回顾我的生平,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之所以先打宇文化及,不是因为李密想给杨广那厮报仇,而是因为,这四家当中,其实就数宇文化及最弱。别看在隋唐演义当中,宇文化及是以一个大奸臣的形象出现的。在真实的历史上,其实他就是个纨绔二代。他老爹宇文述倒是比较牛,可惜那时候他爹已经死了。就连江都政变这件事,其实也不是宇文化及自己的意思,而是他弟弟宇文智及和其他几个将军的谋划,杀了杨广之后,硬把他推出来的。

不得不说,李密这家伙人品虽然一般,但能力确实很强,宇文化及哪是他的对手?经过一番死磕之后,宇文化及手下,原本率领的隋朝最精锐的十几万军队,被李密一口吃掉。但同时,瓦岗军也死伤惨重。

如果在这个时候,李密能争取到半年的时间,好好把江都这个战果给彻底消化了。最多半年,历史估计就要重新改写了。可惜王世充那家伙动作更快,在李密和宇文化及死磕的同时,这个一年多以前,才在李密手上勉强活下来的败军之将,竟然彻底起死回生了!不但自己立了一个皇帝,还聚拢了十几万大军。

大家好,我是秦琼!回顾我的生平,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刚刚打垮宇文化及的李密,难免有点骄傲。再加上一年之前,王世充刚刚在他手上惨败,他也就难免大意了一些。没想到,王世充这次长能耐了!趁着瓦岗军人困马乏,率军在邙山一带大败李密。最后,李密自己倒是逃了出去,投降了长安的李渊。但我和咬金,却被王世充抓了俘虏。

被王世充抓了俘虏之后,王世充倒也没难为我们,而是用优厚的待遇招降我们。毕竟,我们两个也都是瓦岗军中最能打的将领。我们对李密这个人,本来就观感一般。尤其是他杀翟让那件事,更是让我十分痛恨。所以,对于王世充的招揽,我也就没拒绝,在王世充麾下做了将军。

当然,对王世充这个人,我同样很不喜欢。我总觉得,这个本来姓支的氐族人,实在是为人狡诈。之前实力最强的四家当中,我其实对李渊那边观感最好。李渊那家伙,虽然最为腹黑,但人品总算过得去。所以,武德二年二月,在某次打仗期间,我和咬金直接当场起义,跑到唐朝那边去了。对于我们的投诚,李渊倒是也十分重视,将我和咬金派到了他二儿子李世民麾下。

大家好,我是秦琼!回顾我的生平,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至此,我算是彻底安定了下来。此后十几年的余生当中,我一直追随着这个男人,横扫天下。

我一直觉得,李渊之所以能够最后建立唐朝,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生了个好儿子。尤其是这个二儿子,实在是太能打了!

武德二年十一月,宋金刚来犯,河东之地告急。李世民带着我们大伙,花了五个多月的时间,彻底消灭了宋金刚。同时,还抓了宋金刚麾下一员大将,名叫尉迟敬德。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并肩作战,也成了最好的兄弟。

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终于掉过头来,去打我以前的老雇主王世充。出于对王世充人品的不齿,以及为了证明我们对李家的忠诚。我、咬金、尉迟恭,还有个翟长孙的,自告奋勇做了先锋。这没办法,因为我们四个都是降将。用我们几个来打先锋,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试探。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后来很有名的玄甲军。

大家好,我是秦琼!回顾我的生平,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灭王世充这一战,应该算是李世民一生当中,最厉害的几场苦战之一了。一来王世充本人并不弱,而来当时王世充和窦建德结了盟,李世民相当于是以一敌二。不过,就算这样,李世民依然打赢了。先是带兵扫平了洛阳附近,让王世充据守的洛阳成了一座孤城。然后带了一万多人,前去虎牢关阻击前来增援的窦建德。

虎牢关这一战,绝对是李家老二最艰难的一战。当时我们只有一万多人,而窦建德那边,却有十多万精锐。李二先是引诱窦建德出战,然后趁乱突袭,带着我们直击窦建德中军。这一战,我亲率数十精锐,率先冲破了窦建德的军阵。后来这一战结束后,窦建德做了俘虏。没了希望的王世充,也只能开城投降了。

大家好,我是秦琼!回顾我的生平,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凭着这一战的功劳,我被封为了翼国公。

再后来,窦建德被斩首之后,他的部将刘黑闼又再次造反,李二又再次带着我们去河北平叛,最终毫无疑问,一举扫平了河北。

再之后,李家已经占据了天下大势。唐朝的建立,已经不可阻挡了。

不过李二在战场上虽然无敌,自家的家事却是一团糟。因为李二并非嫡长子,他头上还有个大哥叫李建成,人家才是正牌的太子。但问题是,半个天下都是李二打下来的,我们肯定也更希望李二能做太子。所以接下来几年当中,李二开始逐渐由外部斗争,转为和他大哥的夺嫡内斗。

大家好,我是秦琼!回顾我的生平,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最终,到了武德九年这一年,李二在他府里好多人的怂恿下,终于下定决心,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这场政变当中,李二干掉了自己的大哥和三弟,迫使李渊禅位给他,登上了皇位。

不过,在正史上,这件事却一直存在一个争论:我当时到底有没有亲身参加玄武门之变?这种争论,一方面是因为史书上对我参加这次政变,记载的比较模糊。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后来身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末尾。所以有的人说,我参加了玄武门之变;有的人则说,我并没有参加,当时选择了中立;还有人说,我当时是李世民留下的后手,一旦兵变失败,我将带着大伙逃亡洛阳,整军再战。

大家好,我是秦琼!回顾我的生平,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真相到底如何,其实也不重要了。

因为早年一直带兵冲杀在第一线,身上留下了许多暗伤。再加上我年事已高,体力下降,也不适合继续冲锋了。我本来就是那种冲锋陷阵的猛将,居中指挥这种事情,还是李靖、徐世绩他们更加擅长。所以接下来的十多年里,虽然唐朝依然有多次大战,但我却没有再参与了。

贞观十二年,我因病去世,死后陪葬昭陵,后来还成了被挂在门上的门神。在同时代的兄弟里面,我算是去世最早的了。如咬金那种长寿的,后来则是比我多活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贞观十七年,李二评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时候,我名列最末。

大家好,我是秦琼!回顾我的生平,我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李世民


总的来说,我觉得我这一生,还算称得上是波澜壮阔。大英雄这三个字,应该是称得上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