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成長的必由之路——督導

督導是心理諮詢師成長的必由之路,但目前督導在整個市場中是比較混亂的,尤其是許多大咖,既充當某個人的個人體驗師又承擔了督導師的責任。

目前對於使用督導師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有的流派認為督導應該在個案已經結束後再進行,否則就會對現有的個案進程產生干擾,而有的流派則認為督導應該在個案進行時就介入,可以有效推動個案的進程。

在實際的臨床諮詢中,處於新手期的心理諮詢師大多會使用一邊進行個案,一邊進行督導的方式來使用督導師。

而技術成熟的心理諮詢師則更多的傾向於個案完全結束之後,再介入督導師。

心理諮詢師成長的必由之路——督導


個人認為,這兩種對於督導師的使用各有可取之處。

好的督導師應避免以獨裁者的姿態告訴被督導者做什麼,除非有異乎尋常的錯誤發生,督導師更願意對預期的、各種干預的、可能的結果提出問題,他們教給督導者的是一種對取得最大化療效的、心理治療過程的思考方式。

督導師其實並沒有直接的介入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因此,對於許多諮詢中的細節是沒有足夠多的掌握的,而在實際的臨床督導中,諮詢師本身也可能會隱藏許多的個案內容,儘管有時是無意識的。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自戀本身的脆弱性,經常會使心理諮詢師不自覺地弄虛作假,對尷尬時刻的過濾和檢查,故意歪曲筆記,以討好督導師,常見的情況比如在彙報個案的時候,通常不會講自己一剪沒的個案,而談論的大多是長程的個案,另外一種情況是,諮詢師通常會掩蓋自己在諮詢中明顯的錯誤,尤其是突破界限設置時。因此,一個好的督導師,不是教導諮詢師該如何進行諮詢,而是應該拓展諮詢師的觀察視角,突破諮詢師的自我覺察盲點。

對於督導師流派的選擇,有些認為尋求一脈相承的督導師為好,比如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諮詢師尋求精神分析流派的督導師。而更多的心理諮詢師可能會選擇別的心理流派以拓展心理範式。比如自我心理學派,尋求自體心理學派督導師的幫助,但需要注意的是,心理諮詢流派中有些流派相互之間理論假設和分歧比較大,因此不太適合成為督導師,比如說自我心理學派和拉康學派,精神分析學派和認知行為學派等等,即便雙方結成諮詢師和督導師的關係,也不會有好的效果。(麥克威廉姆斯在她的書《精神分析案例解析》中寫過,作者尋求過認知流派的督導,但是受不了認知流派的蘇格拉底式的提問,而選擇了退出。)

諮詢師和督導師同諮詢師和來訪者一樣,都需要建立一個足夠安全的聯盟,這裡可稱之為督導聯盟,它可以使諮詢師以一種坦誠的方式展現治療中所發生的情形,最重要的就是產生一種環境,使諮詢師能夠把治療中發生的事情都透露給督導師。

關於督導材料的獲取

心理諮詢師成長的必由之路——督導


錄像帶,錄像帶能夠有效捕捉到非言語交流,但來訪者感受到了侵入和不安全,可能會隱藏內心深處的某些潛意識信息,而諮詢師也會在錄像帶中表現得很正式。

錄音筆,錄音筆能夠有效捕捉到語言信息,且侵入較少,但仍然會有被侵入的感覺,來訪者依然會感受到拘束性,這種方法會缺失很多非語言交流的信息。

詳細記錄的筆記,這是臨床心理諮詢中使用最多的方式,當場記錄會干擾對來訪者的共情性投入,以及對治療中細微的移情反移情呈現的觀察,在治療中,必須和來訪者在一起,並對在治療關係情境下產生的情感狀態保持開放。

初學者應該永遠記住兩點原則

一,在治療中,你與來訪者有任何不能夠與督導師分享的內容,那麼你可能正在沿著違反界限的斜坡產生危險的下滑;

二,你最想要回避與督導師分享的,可能正是你需要與督導師討論的最重要的內容。

督導中的界限問題

對被督導者在督導中透露內容的討論觸及了督導師與被督導者關係中固有的廣泛的界限問題,比如性關係。

警惕,不要越過界,從一個督導師變成一個諮詢師。

心理諮詢師成長的必由之路——督導


需要注意的是,當被督導者在移情——反移情的壓力中掙扎時,督導和治療的界限可能會變得很模糊。

被督導者在向督導師彙報治療過程時,可能嘗試像來訪者與諮詢師建立聯繫那樣與督導師建立聯繫。這是一個平行的過程,如諮訪關係一樣,諮詢師和督導師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

在實際的臨床中,許多督導師可能有時會將自體和客體表徵及相關的情感投射到被督導者那裡,出現督導師管的太多,告訴被督導者如何治療來訪者。

最重要的原則其實是無論發生了什麼,督導師和被督導者都必須勇敢地去檢查,以發現它對治療中的困難能揭示什麼。

當督導聯盟建立良好的信任,有準備的角色扮演可能是一種非常好的促進治療中隱藏的反移情或者盲點顯現的方法。

在臨床督導中,常見的問題

1,聊天的讀導師

2,昏昏欲睡的督導師

3,沒有界限的督導師

4,專制的督導師

5,不願放棄的督導師或被督導者

克服出現問題的方法是

1.直接的進入主題,請開始彙報你的個案

2.直面的指出督導師的問題,不一定是你的個案枯燥乏味,也許只是督導師精神耗竭了。

3.可以直面的指出,督導師侵犯了諮詢師的安全範圍。

4.專制的督導師經常發生在對某個流派或特定的理論模式過分的認同者當中,越是某個流派的大師,越是容易出現這個問題。

5.針對這種情況,可能換一個督導師會是一個更好的策略,因為這樣可以從不同的督導中獲益,並接觸到不同模式的心理諮詢。

對於抗拒督導師的諮詢師來說,諮詢師應該有這樣的態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獨自去解決。

諮詢師也是人,也會犯錯,因此第三方的監察在預防嚴重越界中必不可少,督導師可起到輔助性超我的作用,幫助諮詢師清楚的思考治療環境中恰當的界限,避免合理化各種對這些界線的偏離。

督導的作用是巨大的,是每一個諮詢師都需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