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豆瓣9.1分《狩獵》:家長對孩子“情感忽視”,是最大的暴力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丹麥電影《狩獵》基調壓抑,無情地揭露了人性的現實:一點點惡意的謠言就足以吞沒一個人的生活。這部影片像北歐冬天般寒冷,毫不留情地在社會道德上劃下深入骨血的一刀。

在託兒所工作的主角盧卡斯是一個善良溫和的人,同事尊敬、孩子喜愛。他原本平和安靜的生活,卻被一個小女孩的謊言擊碎。

早熟女孩卡拉常常向盧卡斯示好,盧克斯次次都委婉地拒絕了她。傷心的卡拉捏造了一個被盧卡斯性侵的謊言,把他的生活推向了風口浪尖。一夜之間,盧卡斯成為了"過街老鼠",受到了整個小鎮的排擠和壓迫。

好友憤怒地與他絕交,前妻不再相信盧卡斯,心愛的寵物犬也被人毒死,加上陌生人的惡言相向,盧卡斯揹負了沉重的壓力,幾近崩潰。就算最後真相揭露,盧卡斯還是沒法停止社會的惡意。

解析豆瓣9.1分《狩獵》:家長對孩子“情感忽視”,是最大的暴力

看到這裡,觀眾都認為卡拉是這一切罵名的罪魁禍首,但是仔細看下去,你會發現卡拉的沉痛的悲傷、執著的報復都源自於她的家庭。

從小就受到父母的"情感忽視",成為了卡拉心中最大的陰影。盧卡斯熱心善良,細心地照顧卡拉,於是她從盧卡斯身上找到了父母的身影,所以一心想在盧卡斯身上找到溫暖和關注。

但她在親近盧卡斯的時候,誤以為這是愛情,被盧卡斯拒絕之後惱羞成怒,悲劇的源頭的從此開始。

家長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是最大的暴力,父母對卡拉的忽視正是罪惡的源頭。情感上的漂泊無依使卡拉心理扭曲,用一個謊言斷送了盧卡斯的一生。

《狩獵》:悲劇的根源來自父母對克拉拉的"情感忽視"

影片中卡拉的家庭不是太黑暗,沒有吸毒、沒有毒打、沒有性強迫,而且卡拉的父母也不是從未照顧卡拉。

那為什麼卡拉會在這樣普通的家庭中,變得心理扭曲呢?這正是我們在影視和現實中都難以注意的地方。

五六歲的孩子正處於渴望關注、渴望與父母情感交流的年紀,但是影片中的小女孩卡拉卻從未在父母身上得到應有的情感依靠。她經常跑去外面,寂寞地站在街上不知所措。

就算失蹤了一天,卡拉的父母仍舊不知道她跑去了哪裡,也從來不會嘗試去尋找她。這個敏感的小女孩獨自坐在黑暗的角落裡,眼看著身邊的小夥伴一個又一個牽著爸爸媽媽的手回家,天都黑了依舊沒有等來母親的身影。

解析豆瓣9.1分《狩獵》:家長對孩子“情感忽視”,是最大的暴力

顯而易見,父母沒有給卡拉足夠的陪伴和關愛,就算和卡拉在一起也只是草草的照顧。卡拉迷了路,獨自遊蕩在超市門口。父母不但不知道孩子走失,而且沒有去尋找孩子。直到碰到了幼兒園老師盧卡斯,卡拉才安全地回到家。

父母應該做的事都沒有做,而盧卡斯比卡拉的親生父母還要認真細心。卡拉每日都目睹父母的吵鬧,對盧卡斯的溫暖非常向往,所以小女孩愛上了她。卡拉笨拙地親了盧卡斯一口,盧卡斯告訴她,他們絕對不應該是愛情的關係。卡拉滿心的期待和歡喜一瞬間崩塌,深受打擊的她撒謊說她和盧卡斯老師曾經"在一起"。

看起來,卡拉在家中生活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害,但是父母對卡拉的"情感忽視"在日積月累中逐漸膨脹。家庭情感的缺失讓卡拉迷失了自我,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解析豆瓣9.1分《狩獵》:家長對孩子“情感忽視”,是最大的暴力

"情感忽視"使孩子分不清想象與現實,很容易誤入歧途

在被盧卡斯拒絕後,卡拉直白地說:"我恨盧卡斯。"並且告訴園長自己看過盧卡斯的私處。其實是在前一天上午,卡拉的哥哥和朋友曾給卡拉看過成人影片的鏡頭。這個具有衝擊力的畫面被卡拉記下來。

在卡拉的視角里,影片中的人和盧卡斯都是男人,所以她把視頻和可憐的盧卡斯聯繫在了一起。這不是孩子一時的失誤,而是有著心理學的原因。

孩子想象力豐富,總有天馬行空的幻想。但是孩子沒有與想象力匹配的分辨能力,有時候根本無法區分想象和現實。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一個幻想會產生多大的傷害。而這次正好踩到了道德底線。

解析豆瓣9.1分《狩獵》:家長對孩子“情感忽視”,是最大的暴力

卡拉把視頻中的所有細節都說成了盧卡斯對自己做的事,並且點頭聲稱一切都歷歷在目。至此,所有的人對盧卡斯的犯罪深信不疑,盧卡斯也被訂上了恥辱柱。

實,父母的"情感忽視"對卡拉的謊言有著助推的作用。卡拉不僅埋怨盧卡斯,而且不把盧卡斯的情感當成一回事。她曾經否認自己曾經說的話,但是在大人嚴肅的詢問下又轉換了態度。當她再次看見盧卡斯的痛苦,卡拉已經無動於衷。

卡拉對盧卡斯"情感忽視"正如父母對她的"情感忽視"。從小在冷漠中長大,卡拉已經無法感知自己真實的情緒,對自己的感受也表示懷疑。她的情感沒有根基,無法著陸。從外表看來,卡拉沒有異樣,但是內心深處總是空虛彷徨。

因為無法覺察和體會別人的情緒,卡拉才會做出"壞事"。

當孩子長期得不到父母足夠的認可、接納、和回應,他便學會了去隱藏或者壓抑他們的真實感受,情感忽視的負面影響油然而生。

從"情感忽視"衍生出來的"情感盲點"會使孩子作出極端的決定,就算自己做了壞事也心安理得,很輕易地原諒自己。

解析豆瓣9.1分《狩獵》:家長對孩子“情感忽視”,是最大的暴力

"情感忽視"是最大的暴力,重視孩子的情緒從身邊小事開始

當孩子感到傷心難過,家長應該主動上前關心一下:"寶貝,你怎麼了?"

當孩子需要安慰的時候,父母要鼓勵孩子,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

當孩子面露不悅之時,家長要留心多問一句:"你想要什麼?"

當孩子從學校回來情緒低落,父母要多和孩子聊天:"今天學校裡有什麼新鮮的事?"

以上這些行為看似稀鬆平常,實則意義非凡。關心孩子的需求和情緒只是家長應該做的,而沒有做到,也不會被看成虐待行為。而一個渴望關心的孩子經歷足夠多的"情感忽視",就會形成"心理創傷"。

家長有意無意間對孩子的忽視和誤解,都會給孩子傳遞一個信號:你的情緒不重要/父母只關心自己,不關心你。當孩子習慣了否定自我情緒,他就會慢慢傾向於否定其他人的情緒。

解析豆瓣9.1分《狩獵》:家長對孩子“情感忽視”,是最大的暴力

孩子如海綿,吸納著父母的思想、行為,有好有壞。因為"情感忽視",孩子很可能會在情緒空洞的中無法自拔,而家長就要努力去填補孩子情緒的缺口。

關愛孩子不是義正言辭的說教,而是與孩子平等地溝通。家長還應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在潛移默化中溫暖孩子的內心,讓孩子知道自己被重視、自己很重要。

而且,重視孩子的情緒不應該刻意地去做。長期忽視孩子,又在一日間對孩子十分關切,這也是於事無補。所以,重視孩子的需求和情緒從身邊小事中來,孩子心中的愛是日積月累形成的。

我是小A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