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史新說:崇禎如果遷都南京,是否能改變大明的命運?

大明王朝在崇禎即位之後,遭到了內憂外患,一個統治中國兩百七十餘年的大一統王朝,搖搖欲墜。明朝內部黨爭不停,而且各地農民起義一波又一波,在外部另有努爾哈赤以及皇太極滿清國的虎視眈眈,一直到李自成攻陷京城之後,也預示著大明王朝的終結。

舊史新說:崇禎如果遷都南京,是否能改變大明的命運?

崇禎手下尚存的軍事力量其實並不小,在東北山海關有吳三桂所率領的遼東軍,在湖北有與李自成屢戰屢敗的左良玉的荊楚軍,另外還有洪承疇的陝西秦軍。在明清交替的歷史舞臺上,崇禎帝仍有扭轉敗局的時機,北京和南京並存,全國藩王遍佈,崇禎和藩王,加上地方武裝軍隊接近百萬,如果崇禎能選賢任能,澄清吏治、編練新軍、開海禁徵商稅充實國庫,減免賦稅,積極應對天災,推倒一切不合實際的主張,不是沒有可能扭轉敗局,中興大明的。北方雖然打仗,沒有了財力物力,但還有南方大半個中國還在,尤其富裕的地方都在南方。

若是當初崇禎遷都南京,是否可以挽救明朝統治?

第一 南方非常富庶,尤其沿海一帶經濟更是發達,不像北方災害連連,顆粒不收。崇禎時候,全國的收入主要來自長江以南,到了江南,糧食問題和財政問題可以得到緩解。

第二 在南方有左良玉的荊楚軍十多萬,還有長江沿線的重鎮軍隊二十多萬,還有南方各省的軍隊幾十萬,加在一起不下五十萬軍隊,這些軍隊,既可以用來拱衛新都城,又可以作為日後北伐復國的基礎。還能利用長江天險,抵禦敵人的進攻,無論是滿清還是農民軍,大都是北方人,不識水性,這對作戰來說是很有利的。

舊史新說:崇禎如果遷都南京,是否能改變大明的命運?

第三 南京作為“留都”一直保留著完整的朝廷建制,六部、內閣、都察院等一應俱全。所以,如果崇禎皇帝選擇南遷,他到了南京不但不用重修宮殿,而且還有現成的朝廷可用,新王朝立刻可以走上正軌。

第四 滿清進了山海關,李自成佔領北京,起義軍會跟清軍作戰,這樣給崇禎贏得了時間,明朝可以整頓軍馬,加固城防,招募士兵。缺乏舟船的滿清鐵騎和農民起義軍在短期內是無法過江的。滿清與李自成作戰,崇禎可以靜觀其變,看勝敗如何,那個敗了,對崇禎都是好事,減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第五 明朝開國時候定都就是南京,崇禎南遷,不會影響明朝的正統思想,也不會違背祖制。

第六 崇禎帝南遷的話,南明政權就不存在正統性問題,對於明朝將領的凝聚力也非皇族支系可比,這樣就能把更多的軍事資源用於北方的抗清戰爭,依託長江天險,與清朝劃江而治。

南遷就意味著棄守京城,意味著丟棄宗廟社稷,明朝的皇帝陵寢大部分都是在北京,這個罪名,崇禎不想承擔,大臣們也不想承擔。大明王朝是朱家的,崇禎皇帝要想扭轉敗局,本人必須要主動出來承擔,只有這樣,大明王朝才有可能延續生命。這樣做,雖然很多大臣和皇族不能接受,辱沒了祖宗,但是這也是對待時局的最好一種方法。在明朝之前的北宋那種情況,遷都杭州後,依靠長江天險,打敗了金軍的進攻,使南宋維持了150年,而明朝當時的實力可比南宋強多了。


舊史新說:崇禎如果遷都南京,是否能改變大明的命運?

可惜,歷史往往沒有假如,崇禎皇帝自己已有南遷的打算,可是最後關頭,南遷的計劃沒有實現。從始至終,崇禎帝本人始終沒能表現出這樣擔當的勇氣,他失去了這次改變明朝歷史的關鍵機會,只能留給後人的無數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