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將魏忠賢留給崇禎,並囑託崇禎重用魏忠賢,為什麼他要這麼做

提到魏忠賢這個名字,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奸臣的形象。魏忠賢本是一個普通的宦官,在機緣巧合之下,攀上天啟皇帝,並且得到天啟皇帝的重用。自此明朝在魏忠賢的禍害下,民不聊生,損失慘重,最終走向滅亡。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壞得讓人咬牙切齒的大宦官,天啟皇帝在臨死之前,卻囑託他的弟弟朱由檢,也就是大明朝下一個接班人,要他千萬不要殺魏忠賢,留下魏忠賢對大明有用處。

那麼魏忠賢這個歷史上極為奸詐惡毒的人,到底有什麼優點,讓天啟皇帝覺得魏忠賢對大明有利呢?

天啟將魏忠賢留給崇禎,並囑託崇禎重用魏忠賢,為什麼他要這麼做

一:魏忠賢對皇帝忠誠

魏忠賢原本只是一個一個街頭小混混,自私自利、遊手好閒,後來因為賭博輸光了才進宮當了太監。不過因為魏忠賢常年在街頭混跡,很會察言觀色,很快就巴結了宮中的權貴,地位也是一步步往上升。等到朱由校當上皇帝后,魏忠賢就得到了很大的權勢。

於是,魏忠賢就開始胡作非為了,不僅在朝堂上被稱為“九千九百歲”,在民間也是收養了不少“義子”,各地的官員對其阿諛奉承,甚至還為他建造生祠,一時之間,世人只知魏忠賢,還不知當今聖上。不僅如此,他還打擊異己,對不服從自己的官員進行大屠殺。

天啟將魏忠賢留給崇禎,並囑託崇禎重用魏忠賢,為什麼他要這麼做

但是魏忠賢能做這些事,主要是因為這些權利都是他的主子賜給他的,也就是天啟皇帝。如果皇帝沒了,那麼魏忠賢所有的權力就沒了,所以他所做的事情還是為大明王朝著想的。比如說在明朝的東北地區,後金的勢力越來越強大,有點威脅大明統治的意味。魏忠賢自己不是打仗的料,他手底下的狗腿子們也不是打仗的料,他就啟用了看自己不順眼的孫承宗、袁可立等人,穩定了遼東的局勢。

打仗是要耗費錢糧的,教科書說已經告訴了我們,明朝中晚期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當時的工商業特別發達。於是喜歡打仗的萬曆皇帝就開始徵收礦和工商稅。這一點就引發了這幫商人的代表東林黨的人不滿,他們想盡一切辦法都要廢除這項稅收。到了天啟皇帝的時候,這時候說了算的是魏忠賢,魏忠賢可不管東林黨的那一套,用強權跟武力收取稅收,這樣國家的財政收入就有了保障。

魏忠賢針對的主要是地主跟商人階層,農業稅並未增加多少。所以在天啟一朝,農民的日子還能過得下去。等到了崇禎上臺,東林黨們就忽悠崇禎取消工商稅。收不到工商稅,又連連爆發戰爭,崇禎沒有辦法,只有增加農業稅。農民本來就吃不飽,現在又增加農業稅,農民日子過不下去了,於是農民起義就爆發了。

天啟將魏忠賢留給崇禎,並囑託崇禎重用魏忠賢,為什麼他要這麼做

二:魏忠賢能幹實事

上文已經說了,魏忠賢的所有權利都是皇帝賜給他的,那麼他就要替皇帝管理好這個國家。打仗缺人,魏忠賢就把人安排上去,打仗需要錢,魏忠賢就用強硬的手段搞到錢。有些大臣不聽話,魏忠賢就去對付他們,所以史書上才會出現魏忠賢迫害大臣的事蹟。

反觀東林黨那般人,不是滿口仁義道德,就是這個理那個理。崇禎上臺後,沒錢了讓大臣們出錢,沒人理他。讓大臣們出主意,都是沒有用的主意。不像魏忠賢,雖然不是個好人,但有魏忠賢在,他會為了大明的存在而考慮。

天啟將魏忠賢留給崇禎,並囑託崇禎重用魏忠賢,為什麼他要這麼做

只是崇禎不知道這個道理,他上臺後為了樹立威信,直接就把魏忠賢給殺了。殺了魏忠賢之後,又撤掉東西廠,導致手底下沒有人能夠限制文人集團,致使文人集團一家獨大。而崇禎本人又是一個空有一腔抱負,卻有大才的君主,明朝最終在他的手上走向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