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投帝王家的“木匠皇帝”

頗有作為的明光宗,在位僅29天便因“紅丸案”而暴斃,屬實讓人惋惜。其後,群臣便擁立明光宗的長子朱由校即位,就是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建號天啟。

明熹宗繼承皇位的過程還是經過了一番波折的,熹宗的養母皇妃李選侍遲遲扣著不放人,一度造成了朝內外對峙的局面,隨後在熹宗和百官的壓力之下,李選侍逃出了皇帝所在的乾清宮,後來即位登基的大典才得以順利舉行。這樁事件就是有名的“移宮案”,為明朝宮廷三大案之一。

錯投帝王家的“木匠皇帝”

明熹宗即位之初,還是像他父親一樣,很有一番作為的。他令東林黨人主掌內閣、都察院及六部,像楊漣、左光斗、趙南星、高攀龍等許多正直之士都在朝中得到重用,後來名動天下的袁崇煥也是在這一時期得到迅速提拔的。尤其是天啟二年(1622年)下詔為張居正平反,錄方孝孺遺嗣,優恤元勳,給予祭葬及諡號。在澳門問題上態度強硬,並且還兩次在澎湖打敗荷蘭殖民者,讓他一時間頗受期待。

錯投帝王家的“木匠皇帝”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兩位惡人的登場,朝野清明的形式開始急轉直下。這第一位便是明熹宗的乳母客氏,明熹宗此人可能有一種不正當的“戀母癖”,一般皇子斷奶後乳母便會被送出宮,而明熹宗到了十多歲還是十分依賴客氏,由此客氏得以長留宮中,據相關文章推測明熹宗和客氏可能有著不正當的關係。仗著皇帝的寵愛,客氏得以權傾後宮,連皇后也沒被她放在眼裡。

錯投帝王家的“木匠皇帝”

這第二位便是史上有名的大太監“魏忠賢”。魏忠賢原為一市井無賴,大字不識,卻善於鑽營,很快攀上了大太監王安的關係,並結識了當時還是皇太孫的明熹宗,熹宗繼位後,他的地位自然直線上升,升任司禮秉筆太監。魏忠賢引誘熹宗整天玩樂,疏於政務,於是將大權逐漸掌握到自己手中。魏忠賢專政下的朝廷自然無比黑暗,誅殺東林黨人、礦監稅使橫徵暴斂、擾亂邊防駐軍方略等,使得朝廷內外離心離德、人心惶惶。

錯投帝王家的“木匠皇帝”

著名的遼東經略熊廷弼,是遼東地區抵禦後金的肱骨脊樑,他正確的邊防方略也為閹黨所破壞,後來自己也被閹黨迫害而死,天啟五年(1625年)被殺,並傳首九邊。失去了熊廷弼的大明朝如同斷了一隻臂膀,後金的攻勢變得愈發兇猛,遼東形勢極度惡化。

錯投帝王家的“木匠皇帝”

正直國難當頭,內憂外患的時期,明熹宗卻不務正業,而是整天與斧子、鋸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製作木器,蓋小宮殿,將國家大事拋在腦後不顧,對木匠活情有獨鍾,成了名副其實的“木匠皇帝”。

我們這位皇帝喜歡木匠活並非隨便玩玩,而是和南唐後主李煜好詩詞,宋徽宗好書畫一樣,玩出了水平,玩出了藝術。據《先撥志》載:“斧斤之屬,皆躬自操之。雖巧匠,不能過焉”,由此可見一斑。他設計出來的傢俱,都十分美妙精巧,一部分留下來自己用,另一部分叫人拿出宮外賣。

錯投帝王家的“木匠皇帝”

明熹宗在位時間不長,某次他泛舟遊湖失足落入水中,雖然性命無礙但由此落下了病根,後長期服用“仙藥”而死,由於他的子女都早夭,根據兄終弟及的原則將大位傳給了信王朱由檢,即後來的崇禎皇帝。

明史對熹宗的評價也頗為辛辣,“在位七年,婦寺竊權,濫賞淫刑,忠良慘禍,億兆離心,雖欲不亡,何可得哉?”如果不是生在帝王之家,朱由校也許能成為一代巧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