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麼區別?之問題討論篇

寫在前面

在上一篇講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區別的文章發出後,引起了討論區熱烈的討論。主要的觀點都是代理人提出的,認為經紀人都是XX(不適內容已被屏蔽),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這樣的討論也是沒有意義的,一個行業不會因為部分人的看法而有什麼改變。

比較有意義的是某網友提出了一個轉自其他頭條號的截圖(部分涉隱私及品牌內容已剪裁或打碼),要求我回應一下。

這篇寫什麼

今天我就站在一個從保險代理人那裡買過保險的消費者,且沒做過保險代理人的保險經紀人角度,以我的觀點回應這些問題。問題如下圖:

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麼區別?之問題討論篇

下面就依次逐條回應:

1.做產品比較的很多,鮮有對理賠、服務和公司的分析和研究。為什麼這樣?

因為產品比較太簡單了,而且從取樣到分析問題的角度都可以輕易地演變為推銷作者中意的產品。

理賠、服務和公司的研究,這些要從何做起呢?百年老店一定好?國企一定好?外資一定好?註冊資本高一定好?償付比高一定好?這些方面的評論恐怕更主觀吧。我平時能做的就是在保險行業協會官網上找出各公司的運營數據和投訴數據展示給客戶。

對於重疾險、壽險等長期保險合同,售後服務發生在30年以後也很正常吧?就算找出一家現在服務好的公司,我能保證需要他服務的時候還好嗎?恐怕沒有任何一個人敢保證30年之後某公司還一定存在吧?就算做了這樣的比較,難道就離得開推銷產品的目的嗎?

在我看來,經紀人不做這方面的對比正是超然於品牌的體現,不然我為什麼不去鼓吹一下給我佣金率最高的保險公司,然後有利於多賣他的產品呢?反而是另一種人,時時刻刻把品牌和服務掛在嘴邊,什麼都是自己家的最好,我想問,比較過嗎?

反正我作為消費者時至少聽過4家公司的代理人說保險行業只有他的公司最好,其他都是垃圾。現在真想把他們湊在一起打打麻將,PK一下誰家更好。

2.保險中介為什麼喜歡比較價格呢?

我是保險中介,我不喜歡比較價格。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另一個問題:“為什麼賣保險的是騙人的?”。有的賣保險的騙人,就因此問為什麼賣保險的是騙人的,和這個問題的邏輯一樣。雖然同在一個大群體裡,但不屬於那個小群體的我沒法很好回答這個問題。

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零基礎保險小白的重疾險選購攻略》,只有需求因素分析,而價格是消費者需要自己來衡量的。我只負責按照其他方面的要求把符合條件的產品擺在消費者面前。

3.為什麼保險中介不能銷售某些產品?

保險中介一定不是所有產品都能銷售的,有些產品確實條款差得沒有什麼銷售的必要,還要佔用時間去學習。這個行業的人也是普通人,賣幾百款產品已經是精疲力盡了。

從保險公司角度說,我相信某安是有實力做純線上銷售的,省時省力省成本,但是自己代理人怎麼辦?交給中介銷售也是一個節省成本的做法啊,但是為什麼不做?是不想做還是不敢呢?

4.如果不能賣這些產品,如何保證所售產品是適合客戶的呢?

這個問題見第2條提到的文章,現在產品差異大的應該就是重疾險,其他產品差異還少點。重疾險按照我的思路讓客戶提出需求,需求提了,完全滿足的產品就是適合客戶的,還需要什麼補充嗎?

從我的經驗來看反而是問題中提到的XX福無法滿足大多數客戶的需求,因為現在客戶普遍有三個需求:1.重疾至少2次賠付;2.高發輕症齊全;3.價格便宜。

5.6.(兩條合併吧)中介從客戶那裡收服務費嗎?還是從保險公司那裡收佣金?如果收佣金,怎麼保證是中立和公正的?

作為保險中介,可以從客戶那收諮詢費,這也是法律賦予的權利。目前實際情況是非大牛級別的中介一般是免費諮詢。

保險中介當然也要從保險公司收佣金,但是保險公司付出的成本低於給自己代理人的成本,這也是他們和中介合作的動力。

收佣金就不能保證是中立和公正的嗎?我覺得不收才不能保證這點吧?

可能提問者想問的是,不同公司給的佣金不同,怎麼保證保險中介不會有傾向性?

答案是:會有傾向性啊,正常人都會傾向賣賺錢多的產品,人之常情,但是這樣的產品貴啊,要冒著被客戶拒絕的風險。所以我的做法是按照需求把產品擺在客戶面前,價格方面客戶來衡量就可以了,成交哪個隨緣就行。

7.幾百款產品,銷售人員如何掌握透徹呢?花多少時間來學習和研究?花多少時間來研究其他專業只是如醫學和法律?

掌握透徹沒有捷徑,就是踏踏實實學習研究,包括產品條款、醫學知識、法律常識、經典案例等等。花多少時間?說到這個,是每個經紀人的痛,因為除了聊客戶的時間全是用來做這個。所以相對於另一種人,我們不善言辭,因為我們學這些的時候人家在學話術。

8.如果沒有時間來做研究或者只做表面文章,如何保證後續理賠及其他服務呢?

這個問題看7就行,“如果”不成立。按照提問者的邏輯,更應該考慮另一種只學話術的人如何保證後續理賠及其他服務。

9.如果因為專業問題,錯配了保險,承擔相應的責任嗎?

錯配保險,指的是險種錯配嗎?經紀人的客戶與經紀人交談過程中主要都是在瞭解各個險種的功能和產品區別,成交之後客戶已經成半個行家了,險種錯配的情況我不知道什麼情況下才能發生。

如果是因為健康告知等原因,經紀人的錯誤造成客戶無法理賠的損失,客戶是可以走法律程序追究經紀公司及個人的責任的。經紀公司也給每個員工購買了職業責任險來把這樣的風險轉嫁出去。

10.除了賣保險,理賠時還能管嗎?管到什麼程度?

通過經紀公司購買保險,會同時附有經紀服務合同,經紀公司及銷售人員按照服務合同約定提供所有售後服務。對理賠等售後服務不滿意,可以按照合同投訴或直接追究經紀公司責任。

管到什麼程度?目前來看,我們管到客戶完全不需要自己和保險公司打交道,且比自己找保險公司服務速度要快得多的程度。

11.承諾的服務,如何保證兌現呢?

和買別的東西一樣,按合同兌現。好像除了現金,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要合同就能保證兌現的。

12.保險中介轉讓或倒閉了,承諾還能兌現嗎?我的利益會受損嗎?

保險中介如果倒閉,經紀服務承諾當然不能兌現,轉讓還有可能兌現。客戶利益會受損。

但是相比於直接從保險公司購買產品有什麼額外損失嗎?經紀服務合同本來就沒有額外收費,經紀服務合同的存在也不影響客戶直接向保險公司主張權力。

經紀公司倒閉和保險代理人離職,對客戶來說產生的效果一樣吧?都是客戶直接面對保險公司,要求售後服務。哪種發生的可能性大呢?

看到這裡有些金牌代X人會說:“我絕對不離職,來找我買保險吧,保證售後服務”。我想說:“呵呵,不離職你還不退休嗎?不離職你還不XX嗎?這話說出來讓已經年近50歲的老一輩代X人情何以堪?”

13.為什麼寫著寫著文章,就開始各種利誘我去入群、私聊了?

因為需要增員啊,保險行業就是自帶這樣的屬性,不論保險公司還是保險中介公司,引薦人能賺到被引薦人業績的提成。恐怕寫著寫著文章就要求入群、私聊的不僅是經紀人吧?

這也是保險行業壯大自身的機制選擇,雖然形式像傳X,但我覺得無可厚非。參與這個遊戲的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公司也很無奈啊,不這樣做誰去引薦新人?誰去培養新人?公司如何壯大?

我也希望自己能引薦新人,但我相信利誘沒用,要隨緣。所以我在一本正經地寫文章隨緣呀。

寫在最後

自認為很客觀地在評論保險行業的規則和現象,沒想到上一篇文章還是引起X邦,X安等所謂主流公司人員群情激憤。在此也向這些保險從業人員道歉,畢竟大家都不容易。

我覺得身處這個行業,事關自身利益的事,確實難免無法客觀考慮問題。要看清問題的本質,還需要自己多思考,多查證,而不是人云亦云。

人一生都在為認知買單,可能你覺得自己在看著別人買單,也可能若干年後回想起來,發現買單的那個是自己。

最後的最後吐槽一點

為什麼上一篇文章的評論中有代理人會說經紀人代理的都是小品牌呢?是眼神不好看不清文中的圖?還是真心覺得中國人X,中國X平,X安健康,泰X人壽,X夏人壽,工銀X盛這些公司很小、很low?要知道這些公司也是有數以萬計的代理人隊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