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不賣保險”的第三方保險平臺,找他們買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坑

網絡保險興起後,出現和很多第三方網絡保險平臺,號稱“不賣保險”的第三方客觀、中立的保險平臺會有坑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什麼是保險第三方平臺

號稱“不賣保險”的第三方保險平臺,找他們買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坑

它的主要特點是保持中立立場,得到雙方的買賣雙方的信任,然後撮合雙方完成交易。目前市場上比較大的幾個第三方網絡保險平臺有深藍保、蝸牛保險醫院、多保魚等。它們也是最早一批進入互聯網保險平臺,而且大多通過公眾號等自媒體起家,後面再向各個自媒體平臺滲透。

第三方保險平臺由於受到的限制不多,在宣傳更加放得開手腳。這對保險業在消費者中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接觸到的許多客戶中,他們對保險的第一次瞭解都是從這些第三方平臺開始的。而且這些平臺中產品特別豐富,消費者選擇面廣,這在線下代理人手中是很難了解到這麼多產品的。

號稱“不賣保險”的第三方保險平臺,找他們買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坑

但隨著《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即將正式落地,銀保監聽過互聯網銷售保險有了越來越嚴格的規定。深藍保在18年因違規銷售,還被銀保監點過名。因為這些平臺的主體大多都是網絡、科技公司,這些公司是不具有保險銷售資格的。

為了在行業繼續發展下去,它們也開始轉型。比如“多保魚”在經歷了幾次融資後,終於在今年五月份成立了保險經紀公司。

號稱“不賣保險”的第三方保險平臺,找他們買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坑

同樣蝸牛保險醫院一直以來也是主打客觀、科學解決保險困惑的口號,強調保險諮詢,可他們公眾號賬號的主體是瑞信保險經紀公司。

兜兜轉轉,饒了一圈,這些大型的第三方保險平臺,又走回了保險經紀公司這條路,只是把渠道放在了線上進行。而相對這兩家,深藍保算是一直保持著初心,它的文章大多涉及一些保險知識的普及,對比產品做得也十分詳盡,個人傾向性較低。

但是完全他們真的不賣保險嗎?不賣保險怎麼盈利?靠你那幾十塊的諮詢費嗎?靠這個早就倒閉了,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保險精選超市,他們實質上也是在賣保險。

深藍保是跟國內目前大型的線上保險承包商----慧擇在合作,它的嚴選超市上的產品也是來自慧擇。不過有些不錯產品,就是慧擇上沒有,深藍保也會推薦,這點做得非常不錯。

號稱“不賣保險”的第三方保險平臺,找他們買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坑

這些第三方平臺利用互聯網推廣比較快的優勢,給許多消費者普及了第一保險印象。但只要是以銷售提成為目的,必然不能做到真正的客觀中立。也會跟經紀人一樣,引導你買更多的保險、推薦一些小公司的好賣的產品或者高佣金提成的產品。而他們主要合作的是一些線上產品,所以會不斷地強化線上產品的性價比,引導你去線上購買,而不要去找線下業務員購買。

其實他們並沒有特別公正的來比較雙方的優劣勢,把重心全都放在了價格的比較上。

線下代理產品貴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要負擔代理人的佣金,一個重疾險,首年30%到50%左右的佣金會被代理人提走,還有津貼補助、獎金制度,而且後期續保還能拿一部分。還有一些知名線下公司的廣告費也是非常高的,比如中國平安17年廣告費支出達到200億,基本是其他四大險企之和,18年有所下降,但也有118億。

號稱“不賣保險”的第三方保險平臺,找他們買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坑

成本的提升,自然也影響產品的定價。這些大公司雖說有一定的品牌溢價,但他的增值服務做得相對更好,除了更強大的綠通服務,還有就是代理人面對面的交流。

線上渠道購買保險,大多都是網頁、微信等渠道,交流多少顯得有點冰冷。而且保險本身就是無實物商品,現在又見不著人,這樣就把錢轉給第三方平臺,心裡多少有點發虛吧。

在線下購買過保險的人一般都知道,業務員除了會及時幫助你解答保險疑問以外,經常也會上門拜訪你。一個果籃,聊聊彼此現狀也是增值服務的體現,這更人性化。

號稱“不賣保險”的第三方保險平臺,找他們買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坑

第三方保險平臺目前最大的坑,我認為就是打著中立的旗號,在以文章為主要的宣傳方式中,不斷夾帶私貨。用自己在保險領域的專業知識,來誘導一些行業小白,在灌輸完自己的理念後,在將產品推出,消費者防不勝防。

一個保險方案的設計,牽扯的東西太多,雖說我們不能面面俱到,但也不能草率決定。最好自己具備一定保險方面的知識,結合一些優質第三方平臺的分析,這樣才會買到好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