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只會“扼住命運的咽喉”嗎?


貝多芬只會“扼住命運的咽喉”嗎?

波恩的貝多芬紀念碑

1770年12月16日,樂聖貝多芬誕生。

2020年,貝多芬誕辰250週年。平平常常的歲月因為貝多芬而變得璀璨起來,從去年起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就開始策劃形式多樣的音樂會,他們要讓2020年變成貝多芬年。

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擱置了長長的節目單上的每一場音樂會。

不能在音樂廳裡演奏和演唱後,音樂家們想方設法用音樂溫暖世界:安妮-索菲·穆特將自己在家裡演奏巴赫-古諾的《聖母頌》上傳到線上慰藉她的樂迷們;安德烈·波切利則在米蘭大教堂舉辦了一場一個人的音樂會,邀請樂迷們通過網絡分享《奇異恩典》……

但是,沒有貝多芬的音樂會是無法撫慰一直期盼著貝多芬年的樂迷們的。

獲悉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廣播頻道攜手指揮家、鋼琴家許忠領銜的上海歌劇院,於4月22日舉辦一場持續時間長達12個小時的"用音樂溫暖世界——世界地球日特別直播"的網絡音樂會

後,我立即找到節目單,想看看音樂會有沒有安排貝多芬的作品。


貝多芬只會“扼住命運的咽喉”嗎?

不但有貝多芬的作品,直播還特意安排了一個板塊,"貝多芬精神鼓舞人類共度難關"。

這個標題,讓我想起了初會貝多芬時的情景。

讀到中學,我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門聲音的藝術叫古典音樂,古典音樂裡還有一位偉大的作曲家叫貝多芬,那時,我遇到了一本書,傅雷翻譯的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名人傳》。先入為主,打那以後,貝多芬等於"扼住命運的咽喉",就深深印刻在了我腦海裡。大學畢業後去學校教書,看到美術室裡有一尊貝多芬的石膏像,他怒目圓睜,他鬈髮遒勁,他睥睨天下……凡此總總讓我產生了一個印象:貝多芬的音樂只有一種風格,像《命運交響曲》那樣。

顯而易見,我錯了。

彼得是世界著名的大提琴手,也是一支廣受世界各地樂迷愛戴的"賦格"絃樂四重奏組的中堅。彼得提議,新年假期後,樂隊將新音樂季的首場演出獻給"賦格"成立25週年紀念音樂會。四重奏組的其他三位成員沒有異議,且都同意將貝多芬晚期四重奏作品中的作品第131號作為音樂會的重頭戲。圍繞著貝多芬作品地131號,衍生過不少故事,最動人的莫過於另一位作曲家舒伯特臨終之際只想一遍遍地聆聽這部作品,可見,音樂家和樂迷都知道,這是一部意韻深遠的上佳之作。彼得認為,演出貝多芬作品第131號都不為過,可"賦格"在新年假期後的第一次排練,就因為大提琴手的顫音總是不合拍而不得不終止。覺得自己控制不了左手的彼得去醫院問診,結論是他罹患了帕金森綜合徵。樂隊的主心骨得了不可逆轉的絕症,這一消息讓原本咬合得特別平衡的"賦格",從不知所措到徹底失控。紀念音樂會還要開嗎?彼得覺得,已經擁有3000場音樂會完美記錄的"賦格",不能垮塌在紀念音樂會上。在彼得的堅持下,兩位小提琴手和一位中提琴手放下了齟齬,陪伴彼得走上舞臺開始了彼得生命中的最後一次演出。貝多芬在完成作品第131號後特意在樂譜的空白處標註上了這樣的字樣:不能停頓。然而,彼得的體力已經不能支撐其一口氣拉完長達22分鐘的這部作品,"賦格"停下了不該停頓的演奏,而由彼得親自物色的女大提琴手替換他在"賦格"的位子繼續演奏貝多芬作品第131號——這就是美國電影《晚期四重奏》。那麼多引用貝多芬音樂的電影中,《晚期四重奏》是音畫配合得最為妥帖的。的確,貝多芬的作品第131號悲劇意味很強烈,可是,深愛這部作品的彼得也深諳貝多芬,他知道作品第131號其實是在用悲歌讚頌不屈的靈魂,所以,他會選擇及時從"賦格"抽離、併為"賦格"尋找到最佳的大提琴手來讓"賦格"繼續活躍在音樂會舞臺上的方式,告訴《晚期四重奏》的影迷,耳聾以後貝多芬也從來就沒有絕望過,他的堅韌以豐富的音樂語言密佈在他眾多的作品中,如果非要用一句"扼住命運的咽喉"去概述貝多芬的精神世界,那是我們把音樂巨人扁平化了。


貝多芬只會“扼住命運的咽喉”嗎?

無可諱言,《晚期四重奏》是一部小眾電影,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作品也曲高和寡,當《命運交響曲》和《歡樂頌》響徹雲霄後,一不小心貝多芬就被我們格式化了。由指揮家、鋼琴家許忠發起的一場"用音樂溫暖世界"的音樂會,既然安排了貝多芬的板塊,就應該像電影《晚期四重奏》那樣用大眾樂見的方式為大家還原一個豐富的貝多芬,而"貝多芬精神鼓舞人類共度難關"這樣的主題,真讓我擔心"用音樂溫暖世界——世界地球日特別直播"的貝多芬板塊,又會向大家推薦《命運交響曲》,或者是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

從早上8點就守在收音機旁,終於在下午2點左右等到的"貝多芬精神鼓舞人類共度難關"。指揮家、鋼琴家許忠在音樂界的人緣特別好的緣故吧?他為這一板塊請來的愛爾蘭鋼琴家約翰·奧康納、華裔小提琴家寧峰、鋼琴家張皓宸、鋼琴家安天旭等等來為樂迷推薦能溫暖世界的貝多芬作品。

果然是專業人士,他們的聯袂推薦呈現給我們的是,就"貝多芬精神鼓舞人類共度難關"這一主題,貝多芬也是立體的。《春天奏鳴曲》、作品第1號《鋼琴三重奏》、《熱情奏鳴曲》、作品第111號《鋼琴奏鳴曲》以及《第四鋼琴協奏曲》等。在音樂家的心裡,從1795年開始寫作第1號作品起,直到1822年譜寫第111號作品,貝多芬嘔心瀝血寫在五線譜上的那些音符,雛鳳新啼過、春光明媚過、血脈賁張過、糾結徘徊過、"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過,但是,"不墜青雲之志"是貝多芬用來貫穿其創作生涯的主旋律,所以,說到"鼓舞人類",哪裡只有《命運交響曲》和《歡樂頌》才能代言?


貝多芬只會“扼住命運的咽喉”嗎?

指揮家、鋼琴家許忠

這麼多推薦曲目中,許忠認為張皓宸的推薦最合宜,僅這一句點評,就顯現出許忠為音樂會中紀念貝多芬誕辰250週年板塊埋下的伏筆!那麼,張皓宸推薦了貝多芬的哪一部作品呢?《第四鋼琴協奏曲》。

樂迷們都知道,貝多芬一生共創作了5部鋼琴協奏曲,其中尤以第五部《皇帝》最為著名。除了因其與拿破崙有著似真似幻的關聯外,作品的第二樂章,的確恍若仙樂,好聽得無以言表。張皓宸怎麼不選擇這一部作品而選擇了相對名氣小了許多的《第四鋼琴協奏曲》?許忠說:"這是唯一一部由鋼琴獨奏開始的協奏曲,從技術上講,演奏起來非常難",這是對演奏家而言的。貝多芬創作於1805年到1806年間的《第四鋼琴協奏曲》,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鋼琴協奏曲的形式,也鞏固了貝多芬中後期作品的一種特質:沉靜中蘊藏著無比雄渾的內在潛力。從他肯定張皓宸的推薦可以看到許忠的良苦用心,即通過各種途徑、用各種手段向樂迷普及多面貝多芬,這不是與電影《晚期四重奏》異曲同工嗎?我以為,此舉當與"溫暖世界"的善行有著相同的價值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