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二) 小人進讒,名將冤,帝國雙壁命喪潼關

安史之亂(二)  小人進讒,名將冤,帝國雙壁命喪潼關

安史之亂

封常清和高仙芝退守潼關後,敵軍幾次攻打,都無功而返,不得不退到陝縣。那封常清和高仙芝是何許人呢?有什麼戰功呢?

安史之亂(二)  小人進讒,名將冤,帝國雙壁命喪潼關

高仙芝

高仙芝,高句麗人,駐守西域,戰功赫赫,遠征小勃律,擊敗吐蕃,使得唐軍威震西域,至此西域諸國投降歸附。

只是此人性格有缺陷,在西域諸國臣服的情況下,肆意征討西域諸國,攻滅石國,嚴重破壞了唐朝和西域諸國的關係,從而導致了邊境不穩的情況。

安史之亂(二)  小人進讒,名將冤,帝國雙壁命喪潼關

由於高仙芝的一系列錯誤,使得唐朝在西域的威望不斷下降,而阿拉伯帝國大食趁機擴張,高仙芝知道情況後,決定先發制人,率唐朝軍隊和西域聯軍深入大食境內700餘里,在恆羅斯城遇見阿拉伯帝國主力軍隊,雙方在此展開戰鬥,雙方相持5天,由於高仙芝軍隊中的西域葛邏祿部眾突然反叛,和阿拉伯軍隊夾擊唐軍,使得唐軍大敗。而高仙芝也因此被解除了安西四鎮節度使的職位。回到長安任右金吾大將軍。但是就軍事才能來說,高仙芝還是值得稱讚的。

安史之亂(二)  小人進讒,名將冤,帝國雙壁命喪潼關

封常清

高仙芝當年馳騁疆場,威風凜凜的時候,迷倒了一群年輕人,而封常清就是其中之一。封常清剛開始毛遂自薦,請求當高仙芝的侍從,但是高仙芝剛開始並看不上封常清,為啥呢?因為封常清長的太難看了,還是瘸子,高仙芝不願意,但是封常清自有辦法,賴在高仙芝的帳前不走,這樣過了幾天後,高仙芝實在沒有辦法,就收下了封常清。

安史之亂(二)  小人進讒,名將冤,帝國雙壁命喪潼關

西域

不過說實在的,封常清的也不是省油的燈,高仙芝慢慢的發現了封常清的才華,於是兩人慢慢看上眼了,開始了親密無間的合作,每次高仙芝出征,封常清都為留後使,後來高仙芝被調回京後,王正見任安西節度使,王正見去世後,封常清便任安西節度使。此後封常清便坐鎮西域,守護邊疆。

由上面可以看出,高仙芝和封常清兩位將軍不僅軍事才能卓著,而且又善於配合,再加上潼關易守難攻,而只要堅守住潼關,待各路勤王軍隊抵達以後,三年以內,擊敗叛軍,消滅叛亂,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安史之亂(二)  小人進讒,名將冤,帝國雙壁命喪潼關

唐玄宗

但是總是事與願違,縱觀古今,歷朝歷代,領兵出征的將軍,最怕的不是前面的敵軍,而是來自後方的小人攻擊,兩位將軍也不例外。在這裡蹦出了個邊令誠,一個死太監,而這個死太監呢和高仙芝有些過節,其中一種說法是,這個死太監向高仙芝索賄,但是高仙芝沒有給,所以兩個人結下了樑子,不巧的是這個死太監是潼關駐軍的監軍,所以邊令誠回到朝中奏事時,給在唐玄宗面前誣陷兩位將軍,說他們不戰而退,動搖軍心,剋扣糧草,唐玄宗大怒,便讓邊令誠趕赴潼關,斬殺高仙芝和封常清。

邊令誠趕赴潼關後,先斬了封常清,等到高仙芝趕過來,宣告詔令,汙衊他擅自撤退,剋扣軍糧。儘管高仙芝軍隊的士兵都為高仙芝高呼冤枉,響聲震天動地,但是高仙芝還是被殺了。

可惜,可惜,兩位名將,威震西域,守護邊關,卻死的如此冤枉。兩位將軍當時在軍中威望甚高,被殺了以後,引起了極大的軍心動搖。而這只是唐廷犯的第一個錯誤,也是唐廷失去的第一個反敗為勝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