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何會沉迷手機遊戲?該如何去防止沉迷?

全能超市歡迎你


您好,我是彭華勇,心理諮詢師,根據多年一線實踐諮詢經驗,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在青春期教育問題中,孩子沉迷遊戲往往是各類問題中的突出核心問題。很多孩子從開始的偶爾玩一下,到後來逐漸沉迷其中,難以自拔。他們慢慢開始變得內向,不與父母溝通,脾氣暴躁,生活習慣混亂,學習更加散漫,甚至逃學輟學!因為沉迷遊戲引發的各種奇葩問題,層出不窮,挑戰家長的想象!

我們已經分析了孩子沉迷遊戲的常見原因,那麼具體該如何解決呢?

在我看來,父母首先要擺正心態,靜下來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如何調整教育方法,如何做才能有效解決問題。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出現問題,自己亂了陣腳,一著急一上火,拿著一杆鳥槍衝孩子亂放,結果孩子狗急跳牆,乾脆夜不歸宿地玩遊戲!

絕大部分情況,孩子沉迷遊戲,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往往不好,甚至是非常緊張的,家裡瀰漫著火藥味。所以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改善親子關係,而不是把親子關係搞得更僵!古人云: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一個老師只有和學生建立親近信任的關係,他的教育才能傳達到學生內心深處!簡單的道理卻有太多的人沒有注意,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最重要的老師,所以更加需要和孩子建立親密信任的關係!否則你嘮叨一輩子,都是在做無用功,有害功!如何改善親子關係,可以看看我其它的文章,比如《彭華勇: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上下兩篇。

當你們的親子關係逐漸改善時,你可以開始尋找孩子問題的真正原因。人的行為都是表層問題,行為的背後都是有著對應的感受,對應的心理原因。同時,家庭是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孩子更多的是一個被影響者。孩子從出生開始,是一個純潔的嬰兒,人見人愛,如果後面變成了一個自私冷漠、叛逆無情的孩子,那麼一定是這個家庭系統出問題了,系統的動態平衡被打破了!

所以,孩子出問題,父母一定要反思,反思家庭存在哪些問題,反思教育方式有哪些問題。孩子出問題,父母一定要對家庭系統,甚至家族系統進行內歸因,找出孩子真正的心理原因!只有找對了原因,找準了病因,你才能對症下藥,你才能一劍封喉!否則否則像抓泥鰍一樣,每一次好像抓住了,結果泥鰍又跑了!孩子沉迷遊戲的常見原因可以看我上一篇文章《彭華勇:孩子為什麼沉迷遊戲?》

當你找到了孩子沉迷遊戲的真正原因,那麼你就可以對孩子的問題暗殺了!對,你沒聽錯,暗殺!因為孩子往往不認為自己的問題是問題,你直接去處理,孩子往往是牴觸的。既然你發現了孩子問題的真正原因,那麼你需要耐心地,一步步地,不著痕跡地消除導致問題的真正原因!比如孩子因為無聊乏味玩遊戲,那麼你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動,慢慢地孩子自己活動多了,也就沒那麼無聊乏味了;孩子現實受挫,逃避現實尋求成就感,你可以發現培養孩子優勢,鼓勵嘗試,讓孩子找到自信和成就感。當你慢慢地消除了真正原因,孩子的行為症狀往往自然跟著消失了!

也許很多人會說,彭老師,你說的容易,但做起來難呀!我想說的是,第一,你自己溝通能力有限,又沒有狠狠學習;第二,你自己缺乏耐心和愛,內在教育素養不夠,好比沒啥內功,招式再亮,也發揮不了威力!第三,你天真浪漫,你花了十幾年把孩子培養成這樣,卻期望一兩個月把孩子的問題徹底解決;你幼稚自私,一直想著改變孩子,從來不想改變自己!如果你一直這麼想,還期望早點改變孩子,那和拿把斧頭把孩子劈了有何區別!

我給大家舉一個案例,我一個學生,父母長期外地工作,從小由爺爺奶奶在農村撫養,12歲由爸媽接到城市讀書,接到城裡不久,爸媽發現孩子和他們不親近,溝通經常吵架,兒子厭學,老師多次向家長反映在校表現不好,兒子一有時間就跑網吧,父母零花錢管的緊,他把早餐錢省了玩遊戲。後來他媽媽和我溝通,剛開始,她沒有反思家庭系統,一直訴說孩子問題,抱怨兒子。

等到她倒苦水倒得差不多的時候,我開始和她分析問題,逐漸指出問題的根本。孩子從小沒有和爸媽在一起,親子關係很冷淡,孩子內心沒有安全感和親密感,初到城市,朋友少,活動少,無聊乏味,成績本身一般,來到城市,顯得更加一般,逃避現實,內心渴望欣賞和肯定,父母性格強勢,孩子表達想法,父母常常無形之中打擊孩子。有這麼多問題,孩子能不沉迷遊戲嗎?這位媽媽聽完分析,沉默了好久。她雖然強勢,但反思能力,行動力也很強。

後期,在和我的持續溝通中,她按照我的方法,先修復親子關係,再細心歸因,做好鋪墊工作後,最後暗殺問題根本。三個月後,孩子玩遊戲相對少多了,對學習開始用心了,生活達到了一個平衡狀態。最讓這位媽媽開心的是,以前想帶兒子出去玩,怎麼說兒子都不願意一起出去玩,現在,兒子主動纏著媽媽,媽媽帶他出去玩!

所以,孩子沉迷遊戲,就用教育問題解決三部曲:修復,歸因,解決。只要把每一個步驟做好了,孩子的問題迎刃而解!願千千萬萬的孩子早日找到遊戲和學習的平衡狀態,找到網絡與現實的健康成長生活!


彭華勇家庭教育


講電玩,不少父母談其色變,無一說好。

為什麼電玩能使孩子沉迷,甚至有些大人也樂在其中,不可自拔?電玩魅力從何而來,卻又說不清楚。

很多父母都是這句話:“我孩子喜歡打遊戲,說不聽,沒辦法。”解決問題,當然必須要了解問題,問題的根本是遊戲,難道我們要從瞭解電玩開始?

學習知識與打電玩對比,學習好、成績才好,學習成績要好,就需要多看書多練習多糾錯。打電玩分數要高,那技術也得好,技術好了也得多練習多看攻略。同樣的挫折多多,反覆練習、反覆鞏固、反覆受挫,但是孩子對待學習和對待遊戲的態度就差之千里呢?

1、 獲得成就感。

成長都要在不斷的摸索中累積經驗,在克服障礙的過程中找到對自我的肯定。

現在的社會,競爭的越來越激烈,而作為父母更是對自己的孩子嚴加管教,除了關心孩子專心學習、認真看書、考好成績,孩子很少參與與學習以外的活動或者家事;還有家長過渡的保護,剝奪孩子做一些從頭到尾由自己獨立完成事情的經歷。因此除了學習再沒有另外的事情來能證明自己的事情,同樣也失去了獲得成就感。

2、 被需要、被肯定。

在龐大的電玩世界裡,沒有人關切你的年齡、背景、學歷,每個人都是在虛擬環境中看各自的表現,並且每個人都需要建立互相支持與能力互補的關係,在遊戲中獲得被需要、被肯定。

在遊戲外,父母用分數決定了一個孩子的優秀與平庸,只要成績考好家長態度才是和藹可親、笑容滿面;成績一考差,態度180度大轉變,一味指責甚至打罵。指責會讓孩子在現實的社會中產生挫折感,想要逃離而進入電玩,尋找被肯定的歸屬感。

3、 勝利背後的實時獎勵。

相對的在學習上努力和付出,得不到及時的讚美與鼓勵,從而喪失了繼續努力的理由與動力。在遊戲中不同,只要克服一個小關卡、一次輕易的挑戰,就會獲得相應的獎勵,每一次的過關都是一次勝利。

獎勵是一種證明自己努力後獲得的鼓勵。生活中獎勵之事無處不在,只是父母們覺得那些對於大人來說都是不值得一提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成長中有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行走、第一次開口發音、第一次自己穿衣服、第一次寫完整自己的名字、第一次考100分、第一次拿獎狀、第一次洗襪子……孩子都需要鼓勵。

“開始”的本身就值得誇獎。而孩子興趣盎然的開始做自己感到有成就感的事情的時候,有的父母卻在那裡指示著這樣不行、那樣太慢、這又不到位。別說父母獎勵了,就是孩子有信心能夠完成這件事情都困難。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能夠做到電玩帶給孩子的成就感、被肯定感、獲得感,孩子的心自然就會轉入現實,迎接現實的未來。


凡蓋煩


在這個信息時代,每天每時每刻都有各種信息在空氣中飄蕩,直接或間接地呈現在人們面前,信息的傳播是沒有選擇性的,不會單獨傳播給成年人,而避開未成年人。這個時代的生活內容基本可以分為兩塊:線上生活和線下生活。手機和電腦承載著你的線上生活,其餘可觸及的現實事物就是你的線下生活。我們不可能控制孩子的眼睛和耳朵不讓他們接收信息,所以與其“防止”不如“疏導”。在孩子的成長期,其行為舉止方面,

基本都是家長教育孩子,很少有孩子教育家長的。

完全

可以確定的說,

你什麼樣,

孩子就是什麼樣。

你的一舉一動都在映他的眼睛裡,

寫入他的思想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