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是怎麼死的?她的死亡和慈禧有關係嗎?

燕歸來說歷史


慈安和慈禧,同樣都是清朝末期的兩宮太后,但是世人更為熟知的是慈禧太后,畢竟慈禧掌權,而且對於清朝末期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世人熟悉她也是很正常的。不過在慈禧初期,除了她還有另外一位太后,那就是慈安太后,她們是同一時期的兩位太后。不過後來慈安死亡,或許很多人會聯想到慈禧身上,慈安之死真的和慈禧有關係嗎?

慈安太后,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揚阿之女。咸豐二年(1852)二月被選秀入宮,四月二十七日進內詔封貞嬪;五月詔晉貞貴妃;六月已擬為皇后,其嬪妃冊封典禮均未舉行;十月立為皇后,時年十六。她生前沒有子嗣,但卻依靠丈夫咸豐皇帝的信任和寵愛,由嬪連升四級成為皇后,僅用了六個月的時間,堪稱清代晉封速度最快的皇后。

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處置不當,咸豐皇帝被迫跑到承德避暑山莊,最後死在北京故宮之外。在繼承人問題上,咸豐帝的遺囑留下了很大的政治隱患。他一方面考慮到皇后無子,貴妃幼子繼承大統,將會出現皇后與母后專政間的矛盾,他設想出一個八大臣贊襄、兩宮皇太后各執一印(皇后用“御賞”印、那拉氏代載淳用“同道堂”印)的政治體制,以求達到互相牽制的效果,這是咸豐帝死前的精心安排。誰曾想到,他將六弟奕訢排除在體制之外,使之不能參與朝政,這就開啟了政局不穩的先兆。

咸豐帝死後,肅順等贊襄王大臣深知身為皇子生母的西宮那拉氏潛在的政治危險,就採取了“抑西揚東”的策略,從禮儀封號上先後為東宮、西宮封號,以示嫡、庶之別,通過對西宮的貶抑,以圖分化兩宮皇太后。

迫於情勢,西宮慈禧太后不僅主動拉攏東宮慈安太后,還聯合此時在京師與英法聯軍談和的恭親王奕訢,內外聯手,最後除掉了肅順等八大臣,不僅使雙方生命得以保全,而且政治生命也得以延續。同治初年,奕訢以議政王名分主持朝政,實握相權。慈禧太后實握帝權,把持朝政,出現了帝、相、後並存的政體,這種以太后之尊聽政的慈禧、慈安兩太后、年少軟弱的載淳帝、主持日常工作的奕訢等王大臣之間構建的三角政治格局,既有臨時穩定的因素,從長遠看又使清廷最高層具有一種不穩定的因素。

傳說光緒七年的一天,慈安到慈禧宮裡對慈禧說,先皇臨死之前曾留下一道手諭,我對任何人都沒有說,現在你可以看一看了。慈禧一看驚出一身冷汗。手諭中寫著,在慈禧違制的時候,慈安可以動用手諭將她誅殺。慈安接著說,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這道手諭也不需要了,說罷,當著慈禧的面將手諭燒掉。慈禧當然表現得感激涕零,過了幾天,她派人到鍾粹宮給慈安送點心,很快就傳出慈安暴崩的消息。

慈安之死不無蹊蹺,因為前一天她還在垂簾聽政,精神很好。另外,既然是因病而亡,就該留有太醫診病的醫案,但事後這些都沒有找到。還有一件不合常理的事,婦人死後,通常要等孃家來人看過,同意之後才能入殮,但是等慈安的家人趕到時,她已經入殮了。

因此有人懷疑,慈安是吃了慈禧送的點心被毒死的。但因為沒有證據,慈安之死也就只能成為歷史上著名的一個懸案。


談古論今時


清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戌時正(晚上8點),紫禁城皇宮中突然傳出噩耗:皇太后駕崩!

因為當時報信的太監匆忙而至,驚懼啼哭之下沒說清楚 ,又因聖母皇太后(慈禧)已經重病多日,久治不愈,經常臥床不起。都以為駕崩的是慈禧太后了。

於是這些人急忙在當日子時(晚11點)進宮,準備赴儲秀宮(慈禧寢宮),按禮儀準備後事。可是,引路太監帶著這些朝廷重臣們並沒有前往儲秀宮,而是往鍾粹宮(慈安寢宮)方向前行。

感到事情不對的大臣們心中頓時大驚,立即喝問太監到底是怎麼回事。

經過引路太監哭訴,這些人才鬧明白,原來不是久病的聖母皇太后慈禧去世,而是昨天還好好的、照常召見軍機大臣們商議朝政的母后皇太后駕崩,進宮的諸位重臣們均感到措手不及、惶恐萬分一片譁然。

據說當時,東閣大學士左宗棠按奈不住,大聲說: “昨日早對時,見上邊(母后皇太后慈安)清朗周密,何嘗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懷疑母后皇太后暴薨之事另有隱情。

關於慈安太后的突然暴斃有多種說法,其中,傳的最多的是被慈禧下毒所害。

咸豐十年(1860年)八月,英法聯軍入侵京師,抵擋不住的咸豐帝只得代理後宮嬪妃及部分大臣逃往熱河“木蘭秋獮”。後來病死在熱河。

(梁家輝飾演的咸豐皇帝)

在即將病逝前,咸豐帝咬牙堅持,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大阿哥載淳“同道堂”印章(因其年幼,所以由皇太子生母懿貴妃葉赫那拉氏代為掌管),嗣後顧命大臣輔政時發佈的一切政令都要恭請蓋上“御賞”、“同道堂”二印才能生效。由此可見,咸豐帝對於皇后十分信任。

(顧命八大臣)

“辛酉政變”後,顧命大臣被廢。奪回大權後,在群臣的擁戴下,兩宮太后開始以“垂簾聽政”方式參與朝政。

母后皇太后為咸豐帝中宮皇后、地位尊貴;聖母皇太后只是咸豐帝妃子,因為是同治帝生母,才得以被尊為太后。嫡庶有分,地位有別,所以在兩宮太后共同垂簾的二十年內,朝廷最高權力其實一直是掌握在母后皇太后手中。

(兩宮太后垂簾聽政)

自咸豐十一年(1861年)兩宮垂簾,至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去世。二十年裡,處置朝政的基本上是聖母皇太后。但是在一些大事上,母后皇太后行事果斷、極有主見,深為諸臣所欽佩。例如誅殺臨陣脫逃的兩江總督何桂清、賜死驕奢跋扈的陝西軍務督辦勝保、定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平定太平天國之功並賜顯爵,這些事情都是出自慈安的最終決斷。

諸多野史言辭鑿鑿地分析敘述,說是慈禧因慈安握有咸豐帝密詔,一旦慈禧有專權之事,則以密詔將其除掉。慈禧明面百般討好、暗地懷恨在心,最後哄騙慈安燒燬了密詔。

據說密詔焚燒之後,慈禧太后逐漸變了另外一個人,她開始行為放肆,語言不遜,事事專權;遇到重大事項,慈禧太后也不會像以前一樣,必須和慈安太后商量一番,而是她自己一個人就做了決定。

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春夏之間,京城之中忽然盛傳,說是慈禧太后生了大病。

傳聞出來之後,沒有過幾天,就說是慈安太后死了,而慈禧太后的病也痊癒了。

之後,就有人傳言,道是慈安生病之後,慈禧太后命令太醫院用不對症的藥方治療慈安太后,最後,把慈安太后給治死了。

但,很多人又覺得,在清光緒七年,年僅四十五歲的慈安突然暴斃於鍾粹宮,看似毫無徵兆,實則慈安的身體早已出現病症。

據工部尚書,同時也是光緒帝老師的翁同龢,《翁同龢日記》的記載,在慈安死後,記下了慈安的脈案:

“晨方:天麻、膽星;(脈)按雲類風癇甚重。午刻一(脈)按無藥,雲神識不清、牙緊。未刻兩方雖可灌,究不妥云云,則已有遺尿情形,痰壅氣閉如舊。酉刻,一方雲六脈將脫,藥不能下。戌刻(晚八時前後)仙逝。”

依據這一記錄,基本可以斷定,慈安是心腦血管疾病突發,導致腦中風,而且病情危急,在當時落後的醫療條件下,基本無法救治,最終因此而去世。脈案中的“類風癇”,就是太醫們對於腦中風的表述。

據記載,在之前的檔案中,慈安在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初九曾有一次記載,也是中風,不過那時候年輕,很快就治癒了。

到了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已經四十四歲,步入中年,身體情況也大不如前。而自光緒六年(1880年)年中,慈禧因患病,經常臥床不起,無法處理朝政,所以以前輕鬆悠閒的母后皇太后不得不單獨垂簾,處置政務。繁瑣軍政大事使得慈安身心壓力極大、身體也疲憊勞損,最後腦中風猝死也不奇怪。

綜上所述:在21年兩宮皇太后執政期間,是如何地合作與鬥爭,並支撐滿清的江山社稷,都不是簡單的一兩件小事就可以講清楚的。我個人偏向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害死的,但又覺得21年間就年齡來說,慈安太后還比慈禧太后小了兩歲。如果說,慈禧太后是個狠角色,那麼,慈安太后也絕對不是平庸之輩。

所以,慈安太后的死是不是慈禧害死的,不敢妄下定論。


那些舊時光


清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戌時正(晚上8點),京師紫禁城皇宮中突然傳出噩耗:皇太后駕崩!得到消息的內閣諸大學士、軍機大臣、宗室王公無不驚駭萬分,急忙進宮探視,並準備處置後事。

當時,聖母皇太后(慈禧)自光緒六年(1880年)年中便患病,久治不愈,經常臥床不起,所以朝政軍國大事暫時只能由母后皇太后(慈安)一人勉力處置。近一年來,朝臣們基本上很少能夠見到聖母皇太后,諸多軍政庶務均向母后皇太后奏報後按旨意施行。

直到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初九上午,母后皇太后還照常“叫起兒”,召見恭親王奕訢、東閣大學士左宗棠、戶部左侍郎王文韶、協辦大學士李鴻藻等,商議朝政。

諸臣覲見母后皇太后時,見皇太后面色平常、氣度恬淡,言辭間並無病態,只雙頰略微赤紅、似有醉色。議事完畢,諸臣叩首退出殿門時,見母后皇太后一切如常。

次日(初十)晨,依制在養心殿外等候“叫起兒”的王公大臣們得到內廷太監傳話:“皇太后(指慈安)感寒停飲,偶爾違和,今日免見軍機。”眾人也不以為意,皇太后略有小恙,將養數日,想必就會痊癒,處理政務暫緩幾日也無妨。

就在當日戌時正(晚上8點),宮中急報至軍機處:皇太后駕崩!因為報信的太監匆忙而至,驚懼啼哭之下語焉不詳,得到驚天消息的諸王公大臣們雖然驚駭震驚、悲慟莫名,但由於聖母皇太后(慈禧)已經重病多日、經常臥床不起,因此而駕崩雖然事出突然,但也不是毫無徵兆。於是,想當然的諸臣們急忙在當日子時(晚11點)進宮,準備赴儲秀宮(慈禧寢宮)探視,按禮儀準備後事。

讓人想不到的是,進宮之後,引路太監沒有帶著這些朝廷重臣們前往儲秀宮,而是往鍾粹宮(慈安寢宮)方向前行。感到事情不對的大臣們心中頓時大驚,立即向太監喝問到底是怎回事。引路太監哭號著跪地回答:

“母后皇太后午時驟發疾病、神識不清、氣閉痰湧,太醫急救無效,已經薨逝了!”

得知不是久病的聖母皇太后去世,而是昨天還好好的、能夠照常召見軍機大臣們商議朝政的母后皇太后駕崩,進宮的諸位重臣們均感到措手不及、惶恐萬分,一片譁然。其中東閣大學士左宗棠按奈不住,大聲說:

“昨日早對時,見上邊(母后皇太后慈安)清朗周密,何嘗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懷疑母后皇太后暴薨之事有隱情。

等到進入鍾粹宮後,見母后皇太后已經小斂,面蓋白綢。久未露面的聖母皇太后支撐著病體,身穿素服、頭蓋白布、用白金釵,已端坐在殿中小椅,面露哀痛、流淚不已,指揮宮中太監宮女人等準備後事。諸臣於是叩首問安。

見諸臣工已經到來,聖母皇太后起身,悲切地說:“母后皇太后身體一向康健,昨日不過偶感微寒,怎麼今天就突然薨逝了!”包括左宗棠在內的大臣們不知如何接話,只得再次叩首慰藉。

聖母皇太后於是命宮女揭去母后皇太后臉上的面罩,讓諸臣們瞻仰遺容。諸臣檢視,見母后皇太后臉色平靜安詳、沒有異常。之後大臣們退出鍾粹宮,在外朝守候。

三月十一,天明後,在京諸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宗室王公等先後接到諭旨,令各自按班次進鍾粹宮瞻仰母后皇太后遺容。在此期間,聖母皇太后(慈禧)攜年幼的光緒帝身穿重孝,居宮中安排一切葬禮典儀,並沒有絲毫怠慢,悲切中泰然處置,毫無遮掩之處。

三月十一未正(下午2點),母后皇太后遺體在聖母皇太后和光緒帝及諸王公大臣的注目行禮下,大殮入棺,以完全符合禮制的流程完成了入殮儀式。至此,前後延續了二十年的“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成為了歷史。

孝貞顯皇后鈕鈷祿氏,是清文宗咸豐帝的第二位皇后(實際上的第一位皇后。咸豐帝髮妻薩克達氏逝世於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陽曆已經是1851年1月),僅僅一個月後,道光帝駕崩,皇四子奕詝即位,即咸豐帝。即位後的咸豐帝追諡髮妻薩克達氏為孝德皇后)。

咸豐二年(1852)二月,內廷例行選秀,其中廣西右江道穆揚阿之女鈕鈷祿氏被選入宮,並得到咸豐帝鐘意。四月二十七,咸豐帝下詔封鈕鈷祿氏為貞嬪。五月,晉封貞貴妃;六月,擬立為中宮皇后,其時鈕鈷祿氏的嬪、妃冊封典禮均尚未舉行;咸豐二年(1852)十月十七,鈕鈷祿氏正式受冊禮,成為咸豐帝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皇后。當年,鈕鈷祿氏十六歲。

之後十年裡,皇后一直恪守本分、恬靜安寧,將整個後宮統領得井井有條,和諸嬪妃相處和睦,後宮人際關係風平浪靜,沒有任何風波。

對於咸豐帝,皇后也時時以“婦德、婦言、婦功”的要求來作為自己和丈夫相處時的姿態,絕不嫉妒、驕縱,是皇帝當之無愧的“賢內助”。這樣的風範使得咸豐帝對於皇后即欽佩、又喜愛,夫妻關係融洽和睦,“母儀天下”的稱號,皇后鈕鈷祿氏的確擔得起。

咸豐十年(1860年)八月,英法聯軍入侵京師,抵擋不住的咸豐帝只得代理後宮嬪妃及部分大臣逃往熱河“木蘭秋獮”,皇后自然隨同前往。

在熱河避暑山莊,國事糜爛的現狀,讓年輕的咸豐帝憂慮頹廢、鬱氣積壓,喜怒無常。在丈夫憂懼失措、舉止乖戾的時候,只有皇后敢於溫言撫慰、平息怒氣。在皇后的安慰關懷下,心情壓抑煎熬的咸豐帝才能稍稍獲得安心、情緒恢復平靜。

咸豐十一年(1861年)初,咸豐帝因國事艱難、內憂外患四起,自己又沒有切實辦法可以改變現狀,情緒日漸低落,並轉化為自暴自棄,乾脆採取逃避態度,將國事交付給王公大臣辦理,自己則以酒色自娛,得過且過。在這種荒唐生活的消耗下,咸豐帝的身體逐漸虛弱、精神衰敗,直至病勢沉痾。

咸豐十一年(1861年)六月初九,是咸豐帝三十一歲生日。避暑山莊為皇帝舉行了盛大的壽宴慶典。但就在慶典上,咸豐帝突發眩暈之症,無法堅持,匆匆返回內宮,隨即病倒,而且病情迅速惡化。

延宕了近一個月後,咸豐帝已經藥石無效、油盡燈枯、再也無法支撐,行將不久於人世。七月十六,迴光返照的咸豐帝預感到自己即將駕崩,於是趁著尚還清醒,在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寢宮召見隨扈的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肅順、額駙景壽,及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等軍機大臣。

當著諸臣的面,病榻上的咸豐帝連下兩道諭旨,其一:“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其二:“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皇太子,贊襄一切政務。”這就是“顧命八大臣”的來歷。

然後,咸豐帝再召見皇后鈕鈷祿氏並獨子、已經立為皇太子的大阿哥載淳。在即將病逝前,咸豐帝咬牙堅持,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大阿哥載淳“同道堂”印章(因其年幼,所以由皇太子生母懿貴妃葉赫那拉氏代為掌管),嗣後顧命大臣輔政時發佈的一切政令都要恭請蓋上“御賞”、“同道堂”二印才能生效。由此可見,咸豐帝對於皇后的信任、以及夫妻之間的感情之深。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清晨,咸豐帝病逝,時年三十一。大阿哥載淳繼位,即同治帝(當時不叫同治帝,而是祺祥帝)。新帝尊嫡母鈕鈷祿氏為母后皇太后,即慈安太后;尊生母葉赫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即慈禧太后。

咸豐帝盛年去世,他生前所設立的政治平衡態勢很快被掌握了朝廷施政權的顧命大臣們所打破。在實際上的主導者肅順帶領下,顧命大臣們把持朝政、專擅跋扈,輕視兩宮太后,政令幾乎不與她們商議,自行其是。又排擠遠在京師與英法聯軍議和的咸豐帝六弟恭親王奕訢,不讓他能夠參與朝政。咸豐帝的“政令需有“御賞”、“同道堂”二印才能生效”諭旨,肅順等也不願遵守,認為這是婦人干政,有違祖制。

更有甚者,在兩宮太后與顧命大臣因政務產生矛盾時,肅順等居然在御前大聲抗辯、出言不遜------

“嘵嘵置辯,已無人臣禮”、“聲震殿陛,天子驚怖,至於涕泣,遺溺後衣”。

雙方爭吵激烈、互不相讓,鬧得不可開交。顧命大臣們態度惡劣,氣勢洶洶,小皇帝在這種情況下都嚇尿了褲子,肅順等人實在是無禮至極!

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大臣們日漸跋扈、步步緊逼,使得兩宮太后即憤怒又憂慮。為了不至於大權旁落,她們秘密聯絡了在京師的恭親王奕訢,在其赴熱河為咸豐帝奔喪的時候,暗中籌劃,推翻咸豐帝生前的朝政安排,準備拿下諸顧命大臣,取回施政大權。

咸豐十一年(1861年)九月二十三,在咸豐帝靈柩自避暑山莊啟程返回北京途中。兩宮太后藉口皇帝年幼經不起旅途勞頓,故意安排肅順單獨奉靈柩後行,兩宮太后帶著小皇帝及其餘七位顧命大臣提前回京,以此隔斷各顧命大臣之間關聯。

九月二十九,抵京後的兩宮太后立即聯手恭親王奕訢,頒佈諭旨,以專橫把持國政、隔絕內外、跋扈無禮、大不敬等罪名將載垣、端華拿捕至宗人府,罷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等人軍機之職。只有額駙景壽一人,因為人忠厚、處事恭順,並無擅權跋扈罪狀,得以平安無事。

九月三十,醇郡王奕譞率侍衛將肅順在密雲逮捕。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的政變至此大獲全勝,因當年陰曆為辛酉年,所以史稱“辛酉政變”。

奪回大權後,在群臣的擁戴下,兩宮太后開始以“垂簾聽政”方式參與朝政。聖母皇太后(慈禧)本來就權力慾極強,之前在咸豐帝的默許下,多少也有一些治國的才幹,自然是很快進入了“聽政”角色,從此牢牢把持權力,長達四十七年。母后皇太后(慈安)則內斂低調、超脫恬靜,對於權力並不是看的很重,她的心思主要是在小皇帝身上。所以兩宮太后很快形成了聖母皇太后主持庶務、母后皇太后最終決斷的局面。史稱:

“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

母后皇太后為咸豐帝中宮皇后、地位尊貴;聖母皇太后只是咸豐帝妃子,因為是同治帝生母,才得以被尊為太后。嫡庶有分,地位有別,所以在兩宮太后共同垂簾的二十年內,朝廷最高權力其實一直是掌握在母后皇太后手中。

母后皇太后超脫低調,平日裡不喜歡處理政務,日常庶務都交由聖母皇太后處置。這一方面滿足了慈禧的權力慾和虛榮心,另一方面慈安自己也得以輕鬆自在。但只要是朝廷軍國大事,慈禧都不敢自專,一定要事先徵詢慈安的意見,因為她知道,朝臣們真正服從的,還是母后皇太后這個中宮皇后、皇帝嫡母。

自咸豐十一年(1861年)兩宮垂簾,至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去世。二十年裡,處置朝政的基本上是聖母皇太后。但是在一些大事上,母后皇太后行事果斷、極有主見,深為諸臣所欽佩。例如誅殺臨陣脫逃的兩江總督何桂清、賜死驕奢跋扈的陝西軍務督辦勝保、定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平定太平天國之功並賜顯爵,這些事情都是出自慈安的最終決斷。

而在誅殺安德海、以及立阿魯特氏為同治帝皇后這兩件事中,慈安都作為最終的決定者,拍板決斷,朝野也一致認為母后皇太后處置得當,一片歡呼。連同治帝對於嫡母的決定都並無二話,欣然接受。這表明母后皇太后完全得到了朝廷上下的擁護,對她的欽佩是發自內心的。

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垂簾二十年,輔佐同治、光緒兩代皇帝的母后皇太后鈕鈷祿氏突然發病薨逝,因為去世太過突然、而之後的歷史表明聖母皇太后(慈禧)在其去世後得利最大、操執權柄再無人可制,所以後世大量野史乃至半官方材料都把慈安的去世歸向於陰謀論,而陰謀策劃者直指慈禧本人。

諸多野史言辭鑿鑿地分析敘述,說是慈禧因慈安握有咸豐帝密詔,一旦慈禧有專權之事,則以密詔將其除掉。慈禧明面百般討好、暗地懷恨在心,哄騙慈安燒燬密詔後,再趁機下毒殺害慈安。有影視作品還把這種說法搬上銀幕,加以宣傳。

以上傳聞,十分生動、猶如親眼所見之人記載。其實,稍微瞭解歷史的人就會知道,這些野史經不起推敲,也並不靠譜。正史之中,從沒有這些記錄,兩宮太后之間,也沒有確定的矛盾和衝突留著史料。

兩宮都是皇太后至尊,身份尊貴,長達二十年共同垂簾中,從未有二人產生重大分歧和爭執的史料記載,兩人之間不說親密無間,起碼是和諧穩定,相處和睦。沒有為權力採取你死我活鬥爭的條件。

所以,母后皇太后(慈安)突然去世,基本和聖母皇太后(慈禧)沒有關聯,說慈安是被慈禧毒死的,都是出於在野文人學士以及貧士寒儒之手,以因事度人之心,隨筆撰寫、虛構故事,反覆轉載流傳後世,才造成了慈安薨逝是慈禧陰謀毒害所致的結論。

後世宮廷檔案內,留有慈安薨逝當天的脈案(診斷書),其中記載:

“清晨,母后皇太后不豫,太醫院撰方:天麻、膽星;按雲類風癇甚重。午刻一按無藥,皇太后雲神識不清、牙緊。未刻兩方雖可灌,究不妥云云,則已有遺尿情形,痰壅氣閉如舊。酉刻,一方雲六脈將脫,藥不能下。戌刻,皇太后仙逝。”

這裡明顯可以得知慈安發病後意識幾乎喪失,牙關緊咬,藥都喝不下,然後還伴隨有小便失禁的情況。半日後,脈搏微弱,氣息不存,終於在戌刻(晚八點)病逝。

根據這個脈案中記載的病情特點,基本可以斷定,慈安是心腦血管疾病突發,導致腦中風,而且病情危急,在當時落後的醫療條件下,基本無法救治,最終因此而去世。脈案中的“類風癇”,就是太醫們對於腦中風的表述。

這個脈案並不是孤案,在之前的檔案中,慈安在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初九就有病情記載:

“母后皇太后正月十五起聖恭違豫,有類肝厥,不能言語,至是始大安。”

自正月十五,到二月初九,二十四天中“肝厥,不能言語”情況明顯,這應當就是輕微中風,不過當年慈安才二十六歲,身體相對康健,加上病情輕微,經過調養,得以康復。

同治八年(1870年)十二月初四,檔案記載慈安再次發病:

“母后皇太后昨日舊疾作,厥逆半時許。傳醫進枳實、萊菔子,服後乃漸安。”

這表明慈安再度因“厥逆”導致眩暈,不能自持。基本可以斷定是再一次輕微中風,腦供血不足,引起暈厥。此時的慈安三十三歲,依舊年輕,憑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及時的服藥治療,再一次康復。

而到了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已經四十四歲,步入中年,身體情況也大不如前。而自光緒六年(1880年)年中,慈禧因患病,經常臥床不起,無法處理朝政,所以以前輕鬆悠閒的母后皇太后不得不單獨垂簾,處置政務。繁瑣軍政大事使得慈安身心壓力極大、身體也疲憊勞損。這些都是她宿疾誘發的根源。

在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初九上午的“叫起兒”中,奕訢、左宗棠、王文韶、李鴻藻等臣工在召對中,已經發現母后皇太后“雙頰略微赤紅、似有醉色”,但是為了避免御前失儀,諸臣們也不便詳細觀察。再加上母后皇太后神情如常,並無異樣,所以大家也沒有過多猜測。直到次日晚母后皇太后突然薨逝,回過神來的諸臣們才明白這應該就是“肝陽上亢、血氣灌頂”的表現,用現代醫學解釋就是血壓已經很高。因此而誘發腦中風、甚至腦內出血,都是大概率事件了。

綜上所述,母后皇太后突然薨逝,應該是繁重的處理政務以至身體疲憊,引發舊疾,導致突發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誘發腦中風、或者還伴隨腦出血,即使經醫官全力診治也無力迴天,最終在發病不到一天內就薨逝了,屬於自然死亡,而非被聖母皇太后(慈禧)所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