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的很多教師每天都在重複著“備課一上課一批改作業”的流程,忍受著週考、月考、期中考等沒完沒了的考試所帶來的壓力與焦慮,其個性和激情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循環中消失殆盡。一些教師開始感受不到因從事這一職業帶來的內在尊嚴與歡樂的滿足,從而失去了創造性,喪失了生命的活力。這是教學倦怠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而言,教師勞動的直接意義有二:一是自我發展,二是發展學生。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依存、共同促進,都要依靠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有目的的活動來創造和生成。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這裡面的“從事研究”,其實就是教學反思,一旦教師走上了研究的道路,教師就具有了教育者、研究者和學習者的多重身份,就可以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從而持續地學習與成長,享受到提升教育理念的樂趣、發展新知識與技能的喜悅以及教學相長的益處。
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林崇德教授提出了“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可見反思對於教師成長的重要性。那麼,如何才能做好教學反思呢?
(一)增強問題意識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要想解決問題,就必須先發現問題,具備“問題意識”。那麼,什麼是“問題意識”呢?人們的能動意識,就是去發現矛盾、發現問題;人們的積極行為,就是去解決矛盾、解決問題。這種主動發現問題並努力解決問題的積極心理狀態,就是“問題意識”。
但在現實中,許多教師,尤其是剛入職的教師,往往不知道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存在什麼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的“問題意識”比較淡薄,具體表現是:遲鈍,自我感覺良好,滿足於現狀,對自身存在的問題不敏感,小問題熟視無睹,大問題想象不到;懶惰,不願分析問題,漠視新生事物,以不變應萬變,以小變應大變,以遲變應快變;虛榮,不敢正視問題,不願意承認差距,甚至是諱疾忌醫、文過飾非。教師要想增強“問題意識”,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首先,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所獲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過眼睛和耳朵吸收進來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曾說:“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仔細觀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對於教師來說,若要找到可值得研究和改進的問題,就要在教學中做有心人,善於觀察別人的成功之處,善於發現學生的細微變化,善於尋找自己的不足,並深入思考。
其次,養成大膽質疑的習慣。明代學者陳獻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語之機也。”可見,質疑,是覺醒領悟的基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非師一定要多問幾個一為什麼,,比如,“為什麼有的學生上課總是走神”“為什麼有教師成長得那麼快”“為什麼自己的教學設計不夠好”.....如果教師能夠正視這些“為什麼”,並能夠積極想辦法解決,一定可以快速地提升自己。
(二)注重合作探究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批判性思維來審視自己教學行為的過程,有著強烈的主體性和獨立性。但是,合作探究對於教學反思而言也同樣重要。教師之間的合作探究是一種相互雀溝通、相互補充、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分享經驗、分享智慧的過程。合作是探究的手段,而探究是合作的目的。通過合作探究,最終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的目標。
教師之間合作探究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一是互動式,即以溝通對話為主,相互交換看法與資源,協商解決問題的對策;二是研究式,即以研究學習為目的,舉行專題討論、聽課評課等活動;三是互助式,即以具體突破某一關鍵問題而跨學科、跨年級合作;四是媒體式,即通過網絡媒體參與合作,如博客、QQ群、微信群等都是很好的平臺。實踐證明,以備課組、教研組為組織,以個人總結和集體討論為方法,以集體備課和聽課評課為平臺,就是一種極為有益的合作探究的教學反思方式。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以團隊成員的身份,聚焦他人或自己的教學情境與體驗,其結果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加入了“反思者”的行列。
(三)掌握反思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教學反思,教師需要學會一定的方式方法。
首先,要熟悉反思過程。一般來說,教學反思的過程分為“發現問題一分析問題一提出假設一驗證假設”四個環節。例如,教師發現某一內容已講解多次而學生卻仍然不懂,這屬於發現問題;接下來教師就會查找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進入分析問題階段;當教師設計出一套方案來解決問題時,即提出假設;最後教師將方案應用於教學中,即驗證假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不僅要把某個問題在理論上搞明白,更重要的是,要把理論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之中,邊教邊研,走一條以研導教、以教促研的實踐探索之路。
其次,要合理選擇反思方式。反思的方式主要有內省式反思,即通過自我反省的方式來進行反思,可通過反思日記、課後反思來完成;學習式反思,即通過理論學習或與理論對照的方式進行反思;交流式反思,即通過與他人交流來進行反思,可用觀摩交流、學生反饋、專家會診等方法進行;研究式反思,即通過教學研究來進行反思。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合理選擇教學反思的方式。例如,備課階段,既可採用研究式反思,也可採用觀摩式反思、交流式反思;課後階段,既可採用內省式反思,也可採用交流式反思、學習式反思。
最後,要寫好教學日誌。“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寫教學日誌,就是及時將自己教學中的關鍵節點、得失、感受等記錄下來,便於以後反思和分析研究。教學日誌的內容主要包括救學的成功之處、不足之處、教學靈感、學生的課堂反應、改進策略等。教學日誌貴在及時、真實、堅持,以記導思、以思促改,日積月累,必會厚積而薄發。
宋儒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倡導救學反思,就是期盼教師以思考者、追問者、探究者的姿態來看待教學中的一切現象,以增弧救師的問題意識和解題能力,提升教學智慧。毫無疑問,當教師對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教學現象能夠主動追問“為什麼”“怎麼辦”時,也就意味著教師已經養成了教學反思的良好習慣,具有了“研究者”的特質。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反思既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起點,也是自我成長的恆動力,更是夢想敘事研究就是講故事,通過故事本身說明教學經驗和道理。這與過去我們對科研這個概念的理解也有很大不同。
我國老一輩教育家陳元暉先生有句名言:“教師要當教育家,不做教書匠。*那之作了精闢的回答:“很多教師一輩子從事教育工作,培養一大批人才,而且有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風格,這就是教育家。”一輩子從事教育工作不難,培養一大批人才也不難,但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風格卻不是易事。對長期從教的教師來說,要想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風格,養成教學反思的良好習慣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