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害人者終自食其果—浙江巡撫王有齡之死

王有齡晚清一品大員,官至湖州知府、浙江巡撫,其為世人所知與紅頂商人胡雪巖的交往,被傳為胡雪巖眼光獨到的一段佳話。然而正在王有齡仕途春風得意之時,1861年太平軍圍杭州城,城破王有齡殉城而亡。

王有齡精明幹練,上有兩江總督何桂清支持,身邊有紅頂商人胡雪巖幫襯,可謂仕途得意,怎麼說死就死了呢,事實上一年前浙江巡撫羅遵殿之死就已給王有齡之死埋下了伏筆。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害人者終自食其果—浙江巡撫王有齡之死

一、湘軍和兩江總督的矛盾

清朝末年,剿滅太平軍咸豐皇帝主要依靠兩股力量,其一為江南大營(清朝的正規軍),由兩江總督何桂清負責,其二為曾國藩的湘軍。

江南大營由國家撥款,兩江(江蘇、安徽)及浙江又是國家最富庶的地方,咸豐皇帝非常看重江南大營的力量,也期望攻破太平軍的首功由江南大營完成。但清朝綠營軍軍務廢弛,戰力低下。

何桂清及其代表勢力看不慣、看不起曾國藩的團練湘軍,曾國藩本人也不被清王朝信任,因此何桂清本人及陣營經常背後給曾國藩穿小鞋,告黑狀。

曾國藩的湘軍,作戰能力強,但無固定費用來源,做為團練,名不正言不順,不僅經常受地方督撫白眼,連咸豐皇帝也猜忌湘軍,擔心做大危害滿人統治。直到胡林翼任湖北巡撫後, 曾國藩的湘軍才有穩定的後勤。 曾國藩立志成聖人,自然對何桂清之流也看不上眼。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害人者終自食其果—浙江巡撫王有齡之死

二、矛盾爆發及湘軍羅遵殿之死

曾國藩的湘軍一直苦於軍餉,而浙江是籌餉的最好地方(經濟發達富足),在肅順和胡林翼的運作之下羅遵殿任浙江巡撫,羅遵殿就任浙江巡撫之後,深知湘軍的困難,準備按月解浙餉接濟湖北湘軍。這一行動徹底得罪兩江總督何桂清,他不停向朝中大員彈劾羅遵殿,並設法除去羅遵殿。

1860年太平軍攻打杭州,杭州防務空虛,浙江巡撫羅遵殿向江南大營求救,江南大營救援將領張玉良在何桂清授意下,在蘇州王有齡處停留兩天,然後到達湖州後不再前行(密令救湖不必救杭)。1860年3月19日杭州城破,羅遵殿及妻女自殺殉城。

何桂清派系的王有齡如願升任浙江巡撫。

三、王有齡之死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1861年9月,李秀成再圍杭州,只是這次被圍的是王有齡。湘軍本可支援卻袖手旁觀,朝廷命令曾國藩解救杭州,曾國藩一面命左宗堂支援杭州,一面寫信給左宗堂不要急於援浙。

1861年12月28日杭州城破,歷史再次重演,王有齡自殺殉國。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害人者終自食其果—浙江巡撫王有齡之死

四、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害人者終自食其果

縱觀此事,何桂清、王有齡有錯在先,即便政見不同,不能用國家興亡事來借刀殺人,殺人後又汙其名(損汙羅遵殿名聲)。

曾國藩一反常態,對待何桂清勢力血債血還,已非當年意氣用事少年,而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後來者應吸取其中教訓,即便道不同,不能不顧大局,何桂清、王有齡就是教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