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聊下你对保险有什么看法?

你发香散得匆忙


说到这个话题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几个问题:

1、需要不需要?

个人认为这个和你风险承受能力有关,换句话说也就是跟你的经济实力有关。如果你资产上百亿,现金随便也能抽出几个亿。那对你来说可以是不需要,因为你有足够的钱顶着。反之,如果你资产不多,现金流又少,还上有老下有小,面对风险来临时你自己能不能扛的下?扛的住?需不需要转移风险?需要就需要!

2、必要不必要?

这个跟你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有关。比如你刚建好了一座很漂亮的房子,大落地窗很洋气。沉浸在幸福、喜悦和满足中的你暂时肯定不会去想这房子破的时候怎么办?顶多可能会想一下玻璃坏了怎么办,但也是一闪而过。如果你住的是一个年久失修的屋子,且不说打雷下雨天,就是晴天刮个风你都会有所担心甚至惴惴不安。两种不同情况,你说哪种必要?

3、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

这个问题看别人没有参考价值,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来决定。你说王健林他需不需要?必要与否?路边的流浪汉需不需要?必要与否?没意义,就看你自己,从实际出发,有没有是一回事,足不足是另一回事。这就是对自己对家庭未雨绸缪的一种安排,风险来的时候可以转移风险,没风险的时候就是一种财务安排,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毕竟你真遇到事儿的时候,他不会给你一毛钱,他只是一个看客。想想看,你遇到事儿的时候找人借钱容易吗?能借多少一回事?及不及时又是一回事。

总之,个人觉得保险就是家庭财务规划中转移风险的一种手段,不希望出现,但一定要有。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靠天靠地靠别人,都不如靠自己。靠自己安排,抵御可能产生的风险,毕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最后希望所有的家庭都平安喜乐!幸福终老!


北京三哥


今天用我自己来说事儿。我是农村商业银行的退休职工。参加工作以来,对我的工作单位很满意。什么事儿都差,就是工资的事儿不差。参加工作以来。虽然我的单位算金融企业。但是他的工资发放以及其他一切待遇一律参照国家事业单位执行。

我于1999年7月1日退休。那时上级指示。工龄满30年。经济师以上职称的人。身体不适应工作,可实行申请退休。当时我的工龄已超过31年。是经济师,享受正科级待遇。实行100%的开支。由于当时物价很低。我每月工资只能开700元。当时我的家乡每斤大米是7毛钱一斤,每月可以买1000斤大米。我退休后第1次涨工资时。中央新闻播报。地厅级涨170元工资。县处级涨140元。当时我一想我是正科级。应该涨110元。涨工资时我真的涨了110元,分毫不差。没有享受正科级待遇的老主任只涨了90元。当时我的内心里很自豪。

我退休之前没有交过社保。我的工资由本部门本单位给开支。我的单位是金融单位。工资从来不差事儿。不知是什么原因拿入了社保。我的工资从此后。和在职人员和其他事业单位人员。工资逐渐的距离拉大越拉越大。虽然说工资逐年在上涨。现在我的工资已经接近3000元。我挣700元的时候,每月工资可以买1000斤大米。现在挣了3000元,又能买多少斤大米呢?我认为我的工资一点也没涨。社会保险机构只是给我发了物价上涨补贴。这不叫涨工资,这叫物价补贴。将来的一切退休人员都应该这样做。按照级别拿养老金。每年根据物价上涨幅度。发放补贴。我认为这样做还是比较合理些。


集合的号声


金融市场三驾马车:银行、保险、证券。

保险三大职能: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接下来对这三个功能简单说一说:

经济补偿:保险的本质是风险转移,也就是我们说的保障。例如:一旦发生了事故,保险公司就会根据合同对我们进行赔偿,来降低我们的损失。

资金融通: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将保险资金投资出去,或者社会企业通过保险公司来进行融资,然后投入在经济建设中来,也就是进行社会生产,来满足社会需要。可以理解为:资本市场的投资和融资。

社会管理:关于这个功能,关注面可以说比较广,这里简单说一些个人理解:

  • 首先,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都是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维护社会稳定;
  • 再者,商业保险,可以通过保障的功能来促使家庭和睦;
  • 其次,可以通过数据管理,来辅助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辨别社会风险等等。

总之,保险的作用还是很强大的,并不仅仅只是我们所说的保障,它的作用是全方面的,正因为这样,保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