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仲雍,到底為何來吳地?

泰伯和仲雍兄弟倆是吳國的開山鼻祖。殷商末,他們離開陝西岐山一帶周姓部落,奔千山萬水來到江南,一舉開創了吳國的基礎大業。

那麼問題是,他們為什麼要離開遼闊廣袤、禮儀周到、繁榮富庶的周原,而來到人煙稀少、豺狼出沒的"荊蠻"之地呢?關於這,歷史的記載有不同的說法,也引起後人不同的理解與認可。但無外乎兩種結論:一是避讓君位,讓國而來;二是避免禍害,逃避而來。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當時周部落的首領叫古公亶父,他生有三個兒子,老大、老二就泰伯(真名沒有記載)和仲雍,是前妻所生(名字沒有記載,但有觀點認為也叫"太姜"),老三是季歷,是第二任妻子太姜所生。隨著周部落的日益強盛以及亶父年紀已高,繼承人的問題擺在了面前。這時,三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特別是老三季歷,迎娶了一個摯任部落首領之女、被稱為"太任"的女子。"任"是商代時期的重要姓氏、名門大族,太任又給季歷生了個兒子,取名"昌",亶父非常高興、滿意。興奮之餘開言道:"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司馬遷《史記》語)。這就是說,亶父認為能夠振興周原的人,應該就是"昌"了。

於是就考慮把王位先傳給季歷,再由季歷傳給季昌。但是亶父也非常為難,那就是周原早就確立了嫡長子繼承王位的制度,季歷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那如何是好呢?


泰伯、仲雍,到底為何來吳地?


這時發生了一件事情,讓亶父下定決心不傳王位給泰伯,而直接傳給季歷。當時周部落的國勢已經非常強盛,但是商朝卻漸漸衰落,周邊一些部落聯盟有的已開始宣佈獨立,亶父與泰伯商量,考慮下一步如何剪滅商道,宣佈脫離周朝的事情。但是令亶父失望的是,泰伯認為時機還沒有成熟,宣佈獨立的勝算還不大,等時機成熟了再考慮"翦商"之事為好。

而與泰伯完全不一樣,亶父把"翦商"之事也與季歷提出,季歷立刻表示了贊同。不僅如此,他還認為不僅光要去想,更應該付之於"翦商"的實際行動。

泰伯與季歷兩人不同的政治觀點,使得亶父傳位的天平更加向季歷傾斜。對此,左丘明在《左傳.僖公五年》中下了結論:"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南宋理學大師朱熹在《論語集註.泰伯》中也寫道:"大王之時,商道寖(jin)衰,而週日強大。季歷又生子昌,有聖德。大王因有翦商之志,而泰伯不從,大王遂欲傳位季歷及昌"。

由此看來,亶父對泰伯的政治主張、觀點是有看法的,換句話說對他是有意見的,認為他不能振興周部落的偉大事業。而對於泰伯來說,等於失去了父親最重要的政治希望和政治抱負。

此後不久,亶父生病了,泰伯和仲雍藉口給父親上山採藥,離開了生活18年之久的周原地帶,帶領一班人馬來到了江南。


泰伯、仲雍,到底為何來吳地?


問題來了,泰伯、仲雍離開周原,到底是高尚禮儀的謙讓,還是避免災禍的逃避?這個問題,引起歷史學界長達幾千年的爭論不休,各講各的道理,各抒起見。

江蘇常熟是仲雍奔吳後的分封地和終老地。2015年9月,常熟市政協組織一大批歷史學家出版了《讓國南來.仲雍》一書,從書名上看即可知道,該書認為泰伯、仲雍是讓國而來,而不是避禍而來,並以此為觀點採用了多方論證和推測:"由於仲雍及其哥哥泰伯的避讓,使周國的王位由古公亶父先傳給季歷,再傳給姬昌、姬發,從而開創了周朝八百年天下,也開創了新的中華文明"(《讓國南來.仲雍125頁》);不僅僅是讓國,而是在真正讓國之前,就多次謙讓屬於繼承人應當主持的事項,一共是"三讓"。"這三讓是:入吳採藥,讓季歷隨父處理國事;讓季歷主持桑儀,把他推上繼承君主的位置;以自己是刑餘之人,不可為宗廟社稷之主的理由,說服季歷,讓季歷當上國君"(《讓國南來.仲雍175頁》)。

關於"三讓"之說,歷代史書中儘管對"三讓"的細節有所不同,但都確認共有三讓。最先提出"三讓"之說的是孔子,他對泰伯的做法給予了肯定,高度讚揚了這種賢德。《論語.泰伯》記有這樣一句話:"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讓以天下,民無得而稱焉"。西漢韓嬰《韓詩外傳》也記載了亶父病重之時對季歷的交代:大王將死,謂曰:"我死,汝往讓兩兄,彼即不來,汝有義而安。……太伯知大王賢昌而欲季為後也,太伯去之吳……伯仲從季而歸。群臣欲伯之立季,季又讓。伯謂仲曰:"今群臣欲我立季,季又讓,何以處之?"仲曰:"刑有所謂矣,要於扶微者。可以立季。"季遂立……


泰伯、仲雍,到底為何來吳地?


東漢哲學家王充在《論衡.四諱篇》對"三讓"的記載是:…知太王意欲立之,入吳採藥,斷髮紋身,以隨吳俗。太王甍(meng),太伯還,王季闢主。太伯再讓,王季不聽。三讓,曰:"吾之吳、越,吳越之俗,斷髮文身。吾刑餘之人,不可為宗廟社稷之主。"……

但對於泰伯、仲雍的"讓",也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同樣是離開周地,主要的本能目的是逃命,至少也是避禍。《新刊四書五經.春秋三傳》中,春秋晉國大夫士蒍(wei)勸說申生的一段話,間接認定泰伯、仲雍是為了逃亡。"……大子不得立矣。分之都成而位以卿,先為之極,又焉得立?不如逃之,無使罪至。為吳大伯,不亦可乎?猶有令名,與其及也。"士蒍對申生說這段話的背景是,申生的父王晉獻公把申生攻打下來的耿國和魏國,分封給了別人。所以士蒍給申生出謀劃策,認為這是不立你申生為太子的先兆,你還不如效仿泰伯,逃到別的地方去,既不能獲罪,還能得到好的名聲。

還有唐代史學家劉知幾也認為泰伯是出逃、避禍,他在《史通.疑古》中這樣說:"斯則太王鍾受厥孫,將立其父,太伯年居長嫡,地實妨賢。向若強顏苟視,懷疑不去,大則類衛伋(ji)之誅,小則同楚建之逐,雖欲勿讓,君親其立諸。"這也是一段現在看來間接認定泰伯、仲雍是逃亡避免殺身之禍的觀點。劉知幾的意思是說,如果泰伯不離開的話,大禍就會像衛國太子伋那樣唄誅殺,小禍的話也會想楚國太子建那樣被驅逐出去。


泰伯、仲雍,到底為何來吳地?


未完待續。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