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舉之戰:伍子胥復仇與吳國爭霸的雙向選擇結果

據《史記》記載,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率領族人由

遷到岐山之陽的周原,周族逐漸強盛;周太王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他認為少子季歷最為賢明,而且季歷的兒子姬昌有聖瑞之兆。

《史記·周本紀》記載: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

太伯和仲雍知道父親的想法後,便離開岐山下的周原,來到了被稱為荊蠻之地的句吳。太伯、仲雍前往荊蠻之地,不僅是為了成全父親傳位於季歷的意願,更重要的是當時周太王已經開始了翦商的事業,“太伯奔吳”很可能是“翦商”計劃的一部分。

《詩經·閟宮》:“后稷之孫,實維大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

武王戰勝殷紂之後,尋找太伯、仲雍的後代,找到了周章。當時周章已經是吳君,就此仍封於吳。又把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周北邊的舊時夏都之地,建立虞國,兄弟二人均位列諸侯。

柏舉之戰:伍子胥復仇與吳國爭霸的雙向選擇結果

虎丘,相傳為吳王闔閭墓

一、吳國利用晉楚爭霸的機會獲得了生存空間

吳國的疆域早期的主要範圍在今天江蘇省中南部的南京、揚州一帶,到後期吳王闔閭時代,中心擴展到蘇州一帶。處於江東的吳國,東方臨海,北方是齊國,西方是楚國,南方是越國;對於吳國來說,想要謀求發展就要與齊、楚、越三個大國發生衝突,通過削弱這三個國家來達到強國的目的,但吳國實力不足,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機會。

公元前585年,剛剛繼位的吳王壽夢親自到洛邑朝見剛剛登基的周簡王,壽夢在洛邑認祖歸宗,周簡王大喜,賜給他特殊禮遇。

《史記》記載:“十六年,楚將子反怨巫臣,滅其族。巫臣怒,遺子反書曰:‘必令子罷於奔命!’”

第二年,由於申公巫臣娶了夏姬,與司馬子反(公子側)反目成仇,於是申公巫臣帶夏姬投奔了晉國,被任為邢邑(今河南溫縣)大夫。而留在楚國的屈巫一族和黑要一族被子反滅族,為了報復楚國,巫臣向晉景公獻出“

聯吳疲楚”之計,晉國為了牽制楚國,採納了屈巫的建議,與楚國東南的吳國結盟。晉景公同意巫臣請求出使吳國,巫臣出使到吳國,帶領楚國的三十輛戰車到吳國,教給吳國用兵之術和車戰之法,留下十五輛給吳國。送給吳國射手和御者,教吳國人使用戰車,教他們安排戰陣,讓他們攻擊楚國。吳王壽夢很信任巫臣,巫臣回晉國後,讓他兒子狐庸擔任吳國的行人(外交官)。在晉國的幫助下,吳國的軍事力量迅速提升,成為東南一支重要力量,這成為楚國衰落、吳國崛起的序幕。

公子光殺了吳王僚之後即位,即吳王闔閭,闔閭面臨的國內情況:常受江河海水的侵害,軍事防禦設施尚不完備,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沒有保障;國家糧倉還未建立,荒地也未充分開墾;西邊的楚國已成為雄踞中南的泱泱大國,南邊的越國也有很強的實力,對吳國構成威脅。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闔閭任用伍子胥為行人(負責外交),伯嚭為大夫,拜孫武為將軍,準備振興吳國的霸業。

內政方面,“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吳王聽從伍子胥的安君治民之術,命伍子胥主持修築闔閭大城,設置守備,積聚糧食,充實兵庫,為稱霸諸侯作準備。因此為吳國的霸業奠定了物質基礎。

外交方面,實施“從近制遠”的戰略,即先破楚、後圖越,同時結好北方諸國。實踐證明,這個戰略決策行之有效,短短數年間,吳國便西破強楚,北面威脅齊晉,南服越國。

柏舉之戰:伍子胥復仇與吳國爭霸的雙向選擇結果

杭州:首次舉行伍子胥祭祀大典

二、吳楚戰略決戰:吳破楚入郢之戰

公元前506年,蔡昭侯將長子送到晉國為質,晉國集合十七國聯軍伐楚,但由於蔡昭侯拒絕了晉國執政卿大夫的索賄,導致伐楚計劃流產。

當年秋天,楚國發兵圍攻蔡國,伍子胥、孫武等人認為大舉進攻楚國的條件已經成熟。於是吳王闔閭親自掛帥,以孫武、伍子胥為大將,闔閭的胞弟夫概為先鋒,為了取得反楚的晉國支持,吳軍也把主力與蔡、唐聯軍在楚國的北部會合,發動了“涉淮逾泗,越千里而戰”的戰略決戰。吳楚之戰決戰開始後,吳軍在柏舉擊敗楚軍主力後,尾隨追擊,五戰五勝,僅十天就攻入了郢城。為什麼吳國能這麼快的擊敗楚軍並佔領楚國郢都呢?

一、楚國內政紊亂。楚成王、楚莊王的霸業早已結束,楚昭王熊珍(熊軫)即位後,楚令尹囊瓦執政,囊瓦輕信費無極和鄢將師的讒言,殺了司馬郤宛,郤宛之子伯噽逃到吳國。之後又和繼任的司馬沈尹戍合謀,將費無極和鄢將師滅族。

二、唐、蔡兩個屬國與楚國離心。唐成公和蔡昭侯朝見楚昭王時,囊瓦向他們索取賄賂,兩位侯爵都不肯給,於是囊瓦向昭王進言,說他們將會為吳國做嚮導攻打楚國,使兩位侯爵被囚三年,向囊瓦交出寶馬、玉佩後才脫身。為了雪恥,蔡昭侯一度將長子送到晉國為質,晉國也一度糾合十七國聯軍伐楚,但由於蔡昭侯拒絕了晉國執政者的索賄,導致伐楚計劃流產。蔡昭侯、唐成公轉而助吳攻楚,楚國失去了北方的屏障。

三、經過六年的“疲楚”戰略,楚國國力遭到極大的削弱。吳王闔閭採納伍子胥的建議,將全國軍隊分為三部,輪番侵敵,“彼出則歸,彼歸則出”,吳軍頻頻攻楚於江淮之間大別山以東地區,使楚疲於奔命。

《左傳·昭公三十一年》記載:秋,吳人侵楚,伐夷,侵潛、六。楚沈尹戌帥師救潛,吳師還。楚師遷潛於南岡而還。吳師圍弦。左司馬戌、右司馬稽帥師救弦,及豫章。吳師還。

公元前509年,楚昭王派子常、囊瓦率兵攻打吳國。吳國派伍子胥迎擊,在豫章大敗楚軍,奪取了楚國的居巢,並活捉了大夫公子繁。從此,楚國在大別山以東的城邑及屬國悉為吳國所有。

四、打敗越國,掃除了伐楚的後顧之憂。吳國的崛起給楚國帶來了巨大的威脅,為了從背後牽制吳國,楚國採用“聯越制吳”的戰略開始扶持越國,為了防止吳國伐楚時,越國在後方偷襲,吳王闔閭打敗越國,奪取了太湖平原,並將都城由梅里遷到姑蘇城。

柏舉之戰:伍子胥復仇與吳國爭霸的雙向選擇結果

杭州:首次舉行伍子胥祭祀大典

三、是吳國選擇了伍子胥,還是伍子胥選擇了吳國?

起初忠於太子建,企圖顛覆鄭國。伍子胥最初的選擇並不是吳國,而是被費無極誣陷要聯晉叛楚的太子建所在的宋國。當時宋國的爆發“華向之亂”,太子建只好攜家帶口逃往鄭國。在鄭國,太子建鄭人對他的信任和晉國大夫荀寅合作,聯合推翻鄭定公,被鄭定公知曉察覺並獲得證據,而後將他殺死,最後伍子胥只好偕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一起投奔吳國。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楚國太子太傅,負責教導太子建。按照春秋時的禮法,伍子胥作為伍奢的繼承人面對太子建仍有輔佐的義務,面對忠君的義務和父兄的仇恨,伍子胥的第一選擇是前往宋國投奔太子建,可見在伍子胥的心目中,履行臣子的責任仍佔有重要的地位。

太子建死後,為了報父兄的仇恨,伍子胥前往吳國。公元前515年,吳王僚趁楚平王病死,國內動盪之時,興兵伐楚。吳國國內空虛,公子光趁機派專諸行刺吳王僚,成為下一任吳王闔閭。

伍子胥與太子建之間的君臣關係隨著太子建的死亡而結束,臣子的義務也不必再去堅持,那麼對於伍子胥來說,為父兄復仇就成了他的第一要務,那麼為什麼他不選擇輔佐吳王僚為自己復仇呢?面對才華橫溢的伍子胥,吳王僚和公子光都想要伍子胥為己所用,但是公子光略勝一籌,當伍子胥勸吳王僚討伐楚國時,公子光向吳王僚進言,伍子胥是為了報自己的私仇,破壞了伍子胥的謀劃,吳王僚開始對伍子胥懷疑和防備;伍子胥由此得知公子光殺吳王僚自立的意圖,於是轉而選擇支持公子光。很顯然,由於公子光的干擾,伍子胥很難得到吳王僚信任,而支持公子光成為吳王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為什麼不支持公子光呢?於是伍子胥就將刺客專諸推薦給公子光。因此公子光任用伍子胥為賓客,即位後,任用他為行人,負責吳國的外交事務。

伍子胥一心為父兄復仇,吳王闔閭的目標是成就霸業,他們君臣能夠共事,為了同一個目的——伐楚,是雙方共同的選擇。

《史記》:闔廬既立,得志,乃召伍員以為行人,而與謀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