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為春秋一霸,為何亡國甚速?

談到春秋諸國,除素知其名的幾個大國,還有很多小國,是名副其實的諸侯百家,據《左傳》中所載就在九十多國:邾、紀、夷、宋、鄭、衛、魯、齊、陳、蔡、邢、隨、燕、晉、騰、制、虢、虞、莒、成、薛、許、息、頓、徐、厲、曹、鄫、梁、項、崇、滑、任、宿、須句、杞、管、覆、毛、聃、郜、雍、畢、原、郇、於、應、韓、凡、蔣、茅、胙、祭、鄀、莘、沈、江、六、東夷、蓼、麜、潞、鄋、舒、巢、庸、郯、雲、菜、根牟、蕭、黎、郙、寺、小邾、邶、焦、霍、楊、肥、胡、鼓、鮮虞、鄅、吳、越、楚、秦.....,尚有部分遺漏,上百之數概是確確的。

其中幾大諸侯國的由來,史書都有所載。以往讀史不注意,蓋是年輕時多愛戰事與名人,而對一些七姑八婆的事不上心。近讀《左傳》,又重讀《史記》,才大致瞭解幾大諸侯國的由來。暫且慢慢整理,一一作個介紹。今日且先說吳國。

吳國為春秋一霸,為何亡國甚速?

太伯始基

《史記》中將“吳太伯世家”列為“三十世家”之首,吳並非最強,但其資格卻是最老:

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餎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從太伯創建吳國算起,到第五代時武王勝殷朝,封其後代為二國:其一為虞國,在中原地區,其一為吳國,在夷蠻地帶。到第十二代時晉國滅掉了中原地區的虞國。又過了兩代,夷蠻地帶的吳國興盛起來。總計從太伯至壽夢共傳十九代人。

司馬遷將其吳世家列為世家第一,主要是因吳與周室的同源,且吳國之立更在滅商之前,更因太伯的讓位品行。太伯死,弟仲雍立,兄終弟及於春秋很常見,春秋後則少。吳地雖有先民,但真正為國,是從太伯始,或說太伯與仲雍奠定的基礎。

得封諸侯

虞國,於今山西南部夏縣和平陸北一帶。周武王滅商後,尋太伯、仲雍之後,找到周章。章已做吳地主,把吳封給他。並封周章弟虞仲於夏都遺址建立虞國。虞仲,是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仲雍的曾孫,排行第二(古人將兄弟作伯、仲、叔、季排位),受封於虞,故曰虞仲。前655年,晉軍南下討伐虢國出重金借道虞國,勝利迴歸又順手滅了虞國,有“假道伐虢”成語典故。虢國初主為武王叔父虢叔。

吳國,在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以及環太湖浙江北部,即太湖流域。吳、虞皆姬姓,與周室同宗,與周室同宗還有魯、燕、衛、晉、虢。吳國曆史,具體可翻閱史記。春秋五霸的歷史都有耳聞,但吳國強大到爭霸,又迅速亡國,這段歷史於春秋五霸中較特殊,其它大國至戰國時還長存,而吳在春秋就國亡了。這裡對吳國由興到亡,作個大概介紹。

最大謎團

吳太伯兄弟當年是怎樣從西北到了太湖,實在是個謎。周地於楚或晉更近,南北皆是蠻荒之境,也可隱身,實不知為何歷經艱險、苦行數千裡跑到遙遠的吳地去,或是執意遠走而並不知終於何地,故漸至海邊。在今山西省晉城市城西有山,原名崗頭山,近年綠化改造後改名”吳王山“,傳說太伯當年曾於此地歇腳,至於信史也無從考查。其去志甚堅,故避平原大道以躲追者,循山林小徑也符常理,依此倒也可信幾分,山上風景優美,據傳古時更是流水桃花如仙境,太伯於此洗腳賞花是再好不過。

巫臣助吳

虞國滅而吳興,但還是蠻荒之地。從太伯至壽夢十九世,王壽夢二年,楚之大夫申公巫臣因國內鬥爭而逃到晉國,後聞族人被殺、家產被分,自晉國傳書給楚國仇人“爾以讒慝貪婪事君,而多殺不辜,餘必使爾罷於奔命以死”。時值楚與晉爭霸權,巫臣獻計,故晉侯使巫臣率三十輛兵車出使吳國,教吳乘車、教之戰陣、教之叛楚。吳始通於中國,盡取原屬楚之蠻夷,開始強大起來。

季子大賢

壽夢有四子,長曰諸樊,次曰餘祭,次曰餘眛,次曰季札。季札賢,而壽夢欲立季札,季札堅讓,於是立諸樊,諸樊除喪讓位季札,季札棄其室而耕。諸樊卒,命授弟餘祭,欲依次終傳位於季札。暫將季札封於延陵,曰延陵季子。

四年,吳使季札出使魯國,觀周樂。季札不僅品德高尚,在這段遊歷中原諸國途中的表現,可稱神人或大賢:於魯觀樂,凡演十六歌六舞,皆能深明其源由和意境,吳地屬蠻夷之境,又久不通周室,但太伯家傳和季子神資真不一般;於齊見晏子,諫晏子速將賞邑歸王以免禍患,晏子從而免欒、高之難;於鄭見子產如舊識,謂子產必將執政且為政以禮;於衛,則示衛君子多,國未有患;於晉見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預言晉國終將政歸三族,其時距晉文公死方才三四十年。

光殺王僚

公子光殺吳王僚,固是為爭君權,也是心中有不平。僚為餘眛之子,餘眛死,欲授季札,季札讓且逃去。於是吳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季子今逃位,則王餘眛後立。今卒,其子當代。”立王餘眛之子僚為王。公子光是諸樊之子,以為父輩兄弟四人,當傳至季子,季子即不受,但光父先立。即不傳季子,當立光。故陰納賢士,欲以襲王僚。公子光即吳王闔廬。

子胥入吳

伍子胥從楚逃至吳,漸知公子光心思,進專諸為光效力,後殺吳王僚於地室。季子歸泣“吾敢誰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後復位效用。闔廬元年,用伍子胥和楚亡臣伯嚭,共謀國事,吳國最後亡國就亡於伯嚭此人。孫武也出現於此時,歷史上有名的宮女練兵大約在此,但據現在考證,孫武概與子胥為一人。期間伐楚、平越,在闔廬九年十年,兩次伐楚,楚恐後去郢徙鄀。闔廬弟夫概陰壓王位被誅,闔廬子夫差於十年伐楚中立下大功。

十九年夏,吳伐越,越王句踐使死士挑戰,群體自剄於陣前,好像電視中有此情節,觀眾多以為是假不忍睹,實是史書有此記載。此戰傷吳王闔廬指,吳王病傷而死。闔廬使立太子夫差,曰:“爾而忘句踐殺汝父乎?”對曰:“不敢!”三年才報得大仇。

除惡不盡

夫差二年,伐越國得大勝,越王句踐以甲兵五千人棲於會稽,使大夫文種賄吳太宰嚭,請委國為臣妾。吳王欲許之,伍子胥諫除惡務盡,吳王不聽,聽太宰嚭之辭,與越約盟後而罷兵去。七年,吳王聞齊景公死而大臣爭寵,新君弱,乃興師北伐齊。這一去就成就霸業,但也隨之亡了國。

北上爭霸

吳敗齊師於艾陵。召魯哀公而徵百牢(百牢是天子之禮,魯並未依吳之慾)。九年,為騶伐魯,與魯盟乃去。十年,因伐齊而歸。十一年,復北伐齊。越王句踐率其眾,厚獻遺於吳王,吳王甚喜。子胥數諫不聽,使子胥於齊,子胥屬其子於齊鮑氏,還報吳王。吳太宰嚭讒言於吳王,賜子胥死。齊鮑氏弒齊悼公,吳王聞之而哭於軍門外三日,乃從海上攻齊,不勝而歸。十三年,吳召魯、衛之君會於橐皋。

十四年春,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今河南封丘縣),欲霸中國以全周室。六月,越王句踐伐吳。吳王聞越侵國,惡聞且怒,連斬七信使。七月,吳王與晉定公爭高低。吳王:“於周室我為長。”晉定公:“於姬姓我為伯。”(晉唐叔虞,是周武王子、成王弟)。吳王已盟,與晉別,乃引兵歸國。國內太子友被越俘虜,國室空虛,士卒疲敝,於是使厚幣與越約盟。

身死國除

十八年,越王句踐率兵伐吳師,大勝。二十年,越王句踐再伐吳。二十一年,圍吳。二十三年十一月,越敗吳。越王句踐欲遷吳王夫差於甬東(今舟山群島),由百家奉且繼祀。吳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剄死。越王滅吳,誅太宰嚭,以為不忠。

吳國亡國之速的原因

詩曰:“得人者興,失人者崩。《史記》中這句引語甚確。夫差不聽伍子之諫,偏信佞臣之言,這是所有王朝亡國的共同特徵。賢人用則國家興,奸人近則國家衰。又何止王朝,一企業也是如此。甚至一人之進退也是如此,從益友良師則易進,近損黨惡人則必退。

好大喜功、不自量力,長年征戰而窮國疲民,這也是原因。從十四年至二十一年,七年時間不算短,夫差也非庸主,若真如勾踐臥薪嚐膽,何嘗亡國致速!夫差得罪諸侯,故國危而無助!窮兵贖武,國內民亦不信亦不願忠於吳王,又吳越言通俗類,百姓概是心中也並無堅守邦國之信念。又不知遠小人謀賢臣,不亡也難。吳地偏狹,名為強國,實是如魯、鄭之小國一般,難承長久戰事,雖一時可爭天下,時難一世霸天下,即無越,又何能於楚、齊久爭之中得保全?後,越之滅亡、項羽之死,皆可為證。

季子雖賢,但實無擔當。以季子之賢,若為主,吳地雖無霸主之大名,但必有禮義之興盛、國治之大平、府庫之豐藏、臣民之堅守,齊桓、齊景、齊威雖好功,但未亡弱小之魯,勾踐雖強,亦難滅類魯之吳季,何況又有齊、楚、晉可為援。季子賢名享天下,不愁有貪義名之國出援手。賢人不肯擔當,武人一心稱霸,國小而易疲,是季之雖賢,實有亡國之責。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聲明:本文章系作者原創,營利之抄襲或轉載未經允許,必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