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七百年」第一篇:泰伯奔吳,三讓天下建吳地

「吳國七百年」第一篇:泰伯奔吳,三讓天下建吳地

「吳國七百年」第一篇:泰伯奔吳,三讓天下建吳地

在中國歷史上,存在兩個吳國,這裡我們要講的是第一個吳國,三千多年前,吳人在荒蠻之地開墾荒地,與中原相隔遙遠,在落後的地方逐漸建立了一套獨立於中原的語言文化,形成了獨有的中華吳文化體系。

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今蘇南、浙北一帶為代表,泛指吳地古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吳文化以荊吳和先吳以及最重要的吳國文化為基礎,經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的生長,及隋、唐、宋、元歷代發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來,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萌芽,吳文化開始從傳統文化定式向現代文化方向轉型。吳地文化的區域包括蘇南、浙北的環太湖流域,蘇南是吳文化的發源地與核心區域。

吳國(約公元前1165—公元前473年),存在於長江下游地區的姬姓諸侯國,也叫勾吳、工吳、攻吾、大吳、天吳、皇吳。從吳太伯傳至吳王夫差,共經歷二十五任國君,前後經過了七百年左右。


「吳國七百年」第一篇:泰伯奔吳,三讓天下建吳地

吳國君王譜系


泰伯奔吳

吳國的歷史要追溯到周太王(周文王祖父)時期,這個周太王是軒轅黃帝第十六世孫,周祖后稷的第十二世孫,在周人發展史上是一個承前啟後的的關鍵人物。周太王生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季歷的兒子姬昌(周文王)聰明早慧,深受周太王寵愛,周太王想傳位於姬昌,但根據當時禮制應傳位於長子,周太王因此鬱鬱寡歡。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後,就找個藉口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定居於梅里(今江蘇無錫的梅村),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國。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在兩個哥哥不辭而別後,季歷順利繼承了周國社稷。他在位時不斷吞併周圍戎狄部落,周國的地盤和軍事實力日益增強,進而受到了商王朝猜忌。商王文丁藉機軟禁季歷致其絕食而死,季歷死後,由姬昌繼位,姬昌死後由姬發(周武王)即位,這才有了八百年周朝的建立。

「吳國七百年」第一篇:泰伯奔吳,三讓天下建吳地

周太王畫像

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小兒子季歷娶了一位摯任族的好姑娘叫太任。當她懷孕後,“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十分注重胎教。後生下一個神童,取名叫昌。姬昌一生下來就聰明異常,而且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頗有偉人氣質、王者風度。《尚書·帝命驗》更有神話般的記載:“季秋之月甲子,赤爵銜丹書人於酆,止於昌戶。其書雲:‘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兇。凡事不強則枉,不敬則不正。枉者廢滅,敬者萬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因有此聖瑞,周太王古公亶父對姬昌這個孫子另眼相看,寵愛有加,有意要將周家的天下傳給他。太王曾傳言:“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但按當時氏族的傳統,王位只能由嫡長子繼承。姬昌的父親季歷排行最小,無資格承嗣王位,這樣姬昌也就沒有繼承周家天下的機會。古公亶父既不願違背氏族的規範,又為自己不能依心意傳位而十分苦惱,終日雙眉緊鎖,鬱鬱寡歡。古公的長子泰伯和二子仲雍為了順從父親要立少於季歷以便傳位聖孫之意,結伴出亡,逃到與周族鄰近的遊牧狩獵民族荊蠻句吳那裡。泰伯、仲雍的出逃,據傳是當古公亶父病的時候,他們託辭到衡山為父親採藥而一去不復返的。這樣,季歷才被改立為太子。

「吳國七百年」第一篇:泰伯奔吳,三讓天下建吳地

泰伯奔吳

不久,古公亶父病逝。為了照顧氏族的傳統,他留下臨終遺囑,要季歷讓位給泰伯。泰伯、仲雍回國奔喪,極盡孝義之道。這時,季歷依照父親遺命要將王位讓給泰伯,泰伯堅辭不受。季歷不依。泰伯多次避讓不成,只好帶著弟弟仲雍再次逃回荊蠻吳部落中。這一次,為了表示決無反顧之心,泰伯、仲雍帶著族人遠走高飛,舉族南遷。他們從陝西西部的西吳出發,一路跋山涉水,披荊斬棘,輾轉遷徙,最後一直到達長江入海處的江蘇無錫、常熟地帶。泰伯、仲雍易服毀容,完全改從吳人文身斷髮的習俗。在以禮義文明白詡的周人看來,只有遭刑罰的人才斷髮文身。泰伯出逃時曾傳話說:“我已到句吳,改從吳人斷髮文身之俗。我已成刑餘之人,再無資格當宗廟社稷之主了。”悲愴之極!壯烈之極!它不知感動了多少代中國人。那位被中華民族尊為聖人的孔子讀到這一段動人的歷史,感動極至,拍案驚呼:“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在孔子看來,泰伯的品德已到了極高境界,人世間再也找不出什麼詞語來形容他的美德了。

「吳國七百年」第一篇:泰伯奔吳,三讓天下建吳地

吳泰伯像

泰伯的高風亮節感動了荊蠻,“荊蠻義之,從而歸之者千餘家。”於是,泰伯在中國東南長江三角洲地區(即三吳中的東吳之地)重建國家,國號依舊叫“勾吳”,並在今江蘇梅里(在今無錫梅村街道)營建早期城市,作為都城。泰伯奔吳,給落後的江蘇地區帶來了北方文明的種子。而泰伯、仲雍在新的生存環境中,不畏艱辛、勇於開拓,數年之間,人民殷富,終於在東南地區牢固地站穩了腳根。為後世強大的吳國打下了基礎。


「吳國七百年」第一篇:泰伯奔吳,三讓天下建吳地

梅村出土的文物

名勝古蹟

無錫鴻山

這位品德高尚的開拓者去世後,就葬在他東遷的最後落腳點也即他在東南重新開拓新天地的據點一一梅里平墟。至今,無錫市東三十里的鴻山(也叫東皇山、梅里山)仍有這位開拓者的墓廬,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墓用青色的大理石砌成,’高2米餘,直徑3米多;墓頂填以黃土,常年綠草如茵。墓碑是四方形,正面刻著“泰伯墓”三個古樸典雅的篆書大字。墓前矗立著兩根高大雄偉的華表,華表上雕刻著威武勇猛的雄獅。墓前建有供祭祀用的享堂,建於公元18t8年。享堂門旁石上鏤刻有齊彥槐書寫的一副對聯,概述、歌頌了太伯的最大功德,其文是:

誌異徵誅三讓兩家天下,

功同開闢廣杯萬古江南。

相傳泰伯去世後,吳人無不悲慟欲絕,哭聲震天。百姓爭相向他的遺體敬獻鮮花,頓時漫山遍野花草無存。許多後去者不忍空手而歸,聚眾商議,泰伯生前最喜種麻,於是大家各採束麻束繫腰間,以表達人們的敬仰懷念和哀悼。這個風俗歷經數千年,在民間至今流傳,遂形成了中華民族為去世的長輩披麻戴孝的喪葬禮俗。

「吳國七百年」第一篇:泰伯奔吳,三讓天下建吳地

無錫泰伯景區

「吳國七百年」第一篇:泰伯奔吳,三讓天下建吳地

鴻山泰伯陵

無錫梅村

吳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開拓者的不朽功勳,將他在梅里的居所改為祠廟,這就是今天的“泰伯廟”,又名“至德寺”,老百姓親切地叫它“讓王廟”。今天那威嚴雄偉而富麗堂皇的泰伯廟是在明清古廟址的基礎上翻修重建的。大殿前有明代修建的石牌坊,上書“至德名邦”四個大字,醒入耳目。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就曾有《和泰伯廟》一詩頌之:“故國城荒德來荒,年年椒尊溼中堂。邇來父子爭天下,不信人間有讓王。”後代騷人墨客,多有頌泰伯廟的詩文遺墨。

傳說農曆正月初九是泰伯的忌日,所以每逢這日,梅里一帶人民紛紛前往瞻仰朝拜。農曆清明節,梅里鄉俗更有祭祀泰伯廟的隆重節日活動。

「吳國七百年」第一篇:泰伯奔吳,三讓天下建吳地

泰伯廟

「吳國七百年」第一篇:泰伯奔吳,三讓天下建吳地

梅村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