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懷念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被譽為“新中國郵票設計第一人”——孫傳哲。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回顧孫傳哲設計的郵票作品,不僅數量眾多,題材豐富,而且以鮮明的民族特色構成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孫傳哲一生潛心用力,辛勤耕耘,情繫方寸,使中國郵票在內容、形式、風格上氣象萬千,方寸之間輝映出中國社會的滄桑鉅變。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民紀28《國營招商局七十五週年紀念》郵票


孫傳哲設計的郵票“處女作”是一套4枚的《國營招商局七十五週年紀念》,是1947年時任上海索洛斯基畫室助理畫師時設計的。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民附2《資助防癆》郵票


之後開始專門從事郵票設計工作,曾設計了中華郵政的孫中山像金圓郵票、無面值單位郵票和《資助防癆》附捐郵票。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紀1《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郵票


新中國成立後,孫傳哲先生便是郵票設計隊伍的開創者之一,也是第一代專業郵票設計群體的代表,成績卓著。他參與設計了新中國第一套紀念郵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版圖繪製)。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特1《國徽》郵票


第一套特種郵票《國徽》、第一套普通郵票《天安門圖案普通郵票》、第一套航空郵票、第一套欠資郵票、第一套“軍人貼用”郵票... ...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紀4《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郵票


他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二組)、《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梅蘭芳舞臺藝術》、《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運動會》、《金魚》、《黃山風景》、《金絲猴》、《臺灣風光》等郵票被評為建國三十年最佳郵票,佔全部的三分之一以上。縱觀建國後孫傳哲設計的郵票作品,五彩斑斕,蔚為大觀,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紀4《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郵票(設計稿)


一、認真記錄時代的脈搏,表現濃郁的民族風格


郵票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記錄歷史。欣賞孫傳哲的作品,宛如翻開共和國的歷史畫卷,建國紀念、建黨紀念、建軍紀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抗戰勝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凱旋歸國紀念等重大政治題材,五年計劃、化學工業、遠洋貨輪、鋼鐵工業、醫療衛生、治理黃河等各行各業的建設成就無不一一展現。

孫傳哲的郵票作品,以精確的藝術語言記錄了共和國成長的腳步,彰顯了時代的主旋律。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紀6《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一週年紀念》郵票


1950年10月1日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一週年紀念》郵票被認為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突出的成功佳作”,這套由孫傳哲設計的郵票,主圖為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旗杆上綴有阿拉伯數字“1”,表示新中國成立一週年。

郵票採用無邊框設計,顯得開闊大方,氣勢磅礴,以莊重、鮮明的設計風格把五星紅旗介紹給世人,在政治和外交上都產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響。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特3、特5、特6、特7、特9《偉大的祖國》系列郵票


孫傳哲設計的郵票,無論是主題圖案,還是邊框、邊飾等細節,都力圖充分展現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蘊含著濃郁的民族色彩。

他將傳統的木刻、版畫、彩墨畫及民間藝術中的一些表現手法,融合在郵票的設計形式裡;同時大膽採用傳統和民間的圖案,不僅作為裝飾圖案,有時也直接用於主題圖案的藍本和素材,使中國郵票更富有民族和民間特色。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紀50《關漢卿戲曲創作七百年》小全張


如孫傳哲設計的《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郵票及小全張就是富有民族風格的代表作。關漢卿是元代偉大的戲劇家,一生留下了頗為豐富的戲劇作品,在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以其作品的“人民性”而廣受推崇。

孫傳哲在設計這套郵票時,將我國著名畫家李斛繪製的關漢卿畫像作為郵票圖案之一,再從關漢卿劇作明萬曆刻本的版畫插圖中選取了“蝴蝶夢”與“望江亭”兩幅圖案,非常具有歷史感。

然後孫傳哲將這3枚郵票組合在一起,設計了一枚小全張,小全張上方是郭沫若的題字“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下方以一朵梨花作為裝飾,隱含“梨園”之意。

最後,孫傳哲選用淺黃色作底色,採用雕刻版印刷方式來表現原作的木刻線條,力求使畫面古樸莊重、剛柔相濟。

《關漢卿戲劇創作七百年》紀念郵票及小全張,設計典雅,人物神形兼備、豐滿飄逸,層次飽滿,墨色深厚,點線光潔,堪稱大家之作。“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紀50《關漢卿戲曲創作七百年》郵票(3-3)望江亭


在1958年出版的英國《集郵者年鑑》將這套郵票中20分面值的“望江亭”評為當年世界十枚最佳郵票之一,

評語是:“僅僅從中國藝術品的觀點來看,精細、光與暗的對比、奇怪而富有象徵性的波浪,再加上乘浪向亭駛去的木船,都產生了令人高度滿意的效果……撇開故事不談,我認為這是一枚最令人精神為之一爽的郵票。”


二、體驗生活,深入實際,準確把握寫實手法


郵票被稱為微型百科全書,其題材廣泛,古今中外無所不包,而且要求科學性與藝術性完美結合。

為了在方寸間將浩瀚的郵票選題用藝術的語言精確地表現出來,孫傳哲經常深入工廠、農村體驗生活,收集素材,進行實地觀察、寫生、拍照,往往要花費半年甚至數年的時間設計一套郵票。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紀64《梅蘭芳舞臺藝術》郵票


1962年8月8日發行的紀94《梅蘭芳舞臺藝術》郵票以其優美、精確的造型,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京劇藝術的魅力,從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設計精品之一。

設計這套郵票時,孫傳哲幾乎每個下午都到吉祥大戲院觀看梅蘭芳之子梅葆玖的演出,並把梅蘭芳生前用過的服裝道具借來,擺在面前一點一點對照著畫,他說:“這是一點馬虎不得的。這幾齣京劇四大名旦都能唱,但各自的服裝、道具並不雷同。比如說在服裝的圖案上就有一些細微的差別,是菊花就不能畫成牡丹,一定要嚴謹。”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紀64《梅蘭芳舞臺藝術》郵票(設計稿)


經過孫傳哲的精心設計,8幅郵票圖稿將梅派藝術的特點珠聯璧合地體現在畫面上,成功地再現了梅蘭芳舞臺藝術的精彩瞬間,並通過典雅的底色和別緻的篆刻圖章烘托了人物的形象。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特38《金魚》郵票


為了設計特38《金魚》郵票,孫傳哲特地來到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請教,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教授熱情接待了他,向他詳細介紹了金魚的知識,並挑選了多種名貴金魚供他觀察寫生。

此後,孫傳哲每天都如醉如痴地守在金魚前,觀察金魚在不同光線照射下身體顏色的變化以及不同品種金魚遊動時的最佳體態,完成了無數速寫草圖。

1960年6月1日,《金魚》郵票終於問世了,12個品種的金魚色彩紛呈,姿態動人,鮮活逼真,是融合精細觀察和寫實技法的傑作,得到童教授的高度讚揚:“這是我看到的最美的一套郵票”。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T93《月季》郵票


20世紀80年代,為了將中國的月季搬上郵票,孫傳哲幾乎走遍了北京的公園,反覆請教園藝專家,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反覆構思、創作,終於完成了10幅初稿。

然而,經專家鑑定,這些品種是從國外引進的,並不是純正的中國品種。

年近七旬的孫傳哲忍痛放棄了飽含自己一年心血的初稿,南下蘇杭,拜訪“中國月季花大王”,尋找正宗的中國月季,又用了一年的時間創作了數百幅寫生稿,精心挑選了以“上海之春”、“浦江朝霞”為代表的6個品種作為郵票圖案,採用水粉畫形式,以深底色突出月季花豔麗的色彩和動人的花型。

通過兩年的辛勤工作,T.93《月季》郵票正式發行了,觀者似乎能嗅到月季花芬芳迷人的香氣,這是孫傳哲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出的絢麗花朵。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J55《鑑真大師像回國巡展》郵票


在設計《鑑真大師像回國巡展》紀念郵票時,孫傳哲以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避免了一個歷史知識上的錯誤,留下了一段佳話。

1979年,孫傳哲根據中國歷史博物館中一幅繪有古船的畫進行“鑑真東渡船”的圖稿創作,畫的船上有舵。初稿完成後,向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一位專家徵求意見。

專家指出,中國古代的船到宋代才開始有舵,唐代的船是無舵的,航行時靠風向來決定方向,以致鑑真五次東渡均告失敗。孫傳哲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得以證實,在重新繪畫時刪去了船尾的舵。


三、與時俱進,創新思維,超越自我


在孫傳哲家的客廳牆上,懸掛著一幅“精益求精”的匾額,這正是他一生郵票創作道路的真實寫照和高度概括。

20世紀60年代初,“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的方針得到貫徹,形成了有利於藝術創作的社會氛圍。郵票題材的開拓,也為郵票設計者提供了舞臺。進入創作旺盛期的孫傳哲,遵循郵票藝術的規律,不斷創新,追求完美,設計出一批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黃山風景》正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充分展現了他的才華和經驗。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特57《黃山風景》郵票


郵票設計不同於一般的美術創作,有自己獨特的屬性,要求設計者在方寸之間匠心獨運地表現郵票特定的思想內涵和專業知識,要求設計者充分了解印刷工藝、印刷材料對郵票表現力的影響。孫傳哲精心鑽研業務,熟練掌握了郵票造型藝術的內在規律,出色完成了特57《黃山風景》郵票的設計。

1962年,孫傳哲著手設計《黃山風景》郵票,反覆研究黃山風光的攝影作品,結合過去黃山寫生的第一手素材,開始再度創作。

他大膽刪去照片中過於繁雜的背景陪襯,以突出主圖,重新設計一些主圖的位置、方向,對古松、雲彩、山峰的形狀、色彩也進行了提煉和誇張,使每枚郵票的主題得以更好的表現。

他在設計時,充分運用了國畫及版畫的藝術技巧,確定影雕套印的印刷方案。影寫版色調柔和,線條平滑,與國畫結合,適於表現氣象萬千的雲海與若隱若現的遠山,雕刻版剛勁有力,線條分明,與版畫結合,適於表現峻峭嶙峋的山石與遒勁挺拔的松柏,二者相得益彰,剛柔相濟,恰到好處地表現出黃山風景的特色。

孫傳哲在郵票用色上也十分考究,每枚郵票僅用兩種或三種顏色,同時充分考慮到印刷中的諸多因素,利用“三色套印”的原理,使整套郵票主調明朗,配色高雅,色彩層次豐富,成為影雕套印技術具有突破性的傑作。

《黃山風景》郵票的設計得到印刷專業人員的高度評價:郵票的圖稿設計,初看時似乎略嫌簡單粗糙,但深入研究時卻發現圖稿的表面蘊藏著郵票設計家的富貴經驗,即充分估計到圖稿縮小到郵票尺寸後的效果。在其構圖、色彩和層次方面都作了適度的放寬,且具有相當準確的分寸感。

特57《黃山風景》郵票於1963年10月15日發行,受到專業人士和廣大集郵愛好者眾口一詞的好評,一直被稱作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藝術的代表作,特別在山水風光郵票方面,成為令後人景仰的高峰,至今仍被視為影雕套印的典範。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T56《蘇州園林—留園》郵票


孫傳哲在郵票設計生涯中始終把創新和超越作為追求的目標。1

980年,孫傳哲設計的T.56《蘇州園林——留園》郵票就是中西結合的成功之作。他用中國畫工藝勾線的畫法,將山石樹木、亭臺樓閣,甚至每個窗楞、瓦片都勾畫得清清楚楚,把蘇州園林小巧、精緻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對建築周圍的景色及水池、花木等用西洋水粉畫的色塊加以渲染烘托,與精細的園林構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別具神韻。

這套郵票充分體現了孫傳哲爐火純青的設計水平,他創作時,對景物不做精細的描繪,如果過於仔細,縮印在郵票上反而模糊不清。水粉畫色塊結合勾線法描繪出的景物圖稿,看似平淡,但印出的郵票卻非常精美。這是孫傳哲利用郵票印刷的特點和規律,貫徹“古為今用 洋為中用”的方針,在設計實踐中摸索出的一種創作方法。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T96《蘇州園林—拙政園》


在1980年設計完《蘇州園林—留園》之後,孫老又一次將目光鎖定在古老的蘇州園林。1984年孫老將古老的拙政園搬上方寸之上,並且邀請了高品璋、孫鴻年、趙順義與呼振源四位雕刻師參與雕刻,再現出蘇州園林的婉約與秀麗。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套居然是孫傳哲老先生設計的最後一套郵票... ...


那個沒有電腦“設計”的時代、那時的人——孫傳哲……

▲2015-7《瘦西湖》郵票版式二


1995年4月3日,孫老在乘坐公交車外出的時候,在車門打開的瞬間被擁擠的人群擠倒,頭部受傷。經醫院一星期的搶救無效,於4月10日晚與世長辭。冥冥之中也標誌一個時代的遠去。

孫傳哲先生一生先後參與設計發行了150餘套郵票的設計工作,孫老去世的時候,其作品佔到新中國發行郵票的近25%左右(截止1994年底,共發行680多套郵票),25年後的今天,孫老的作品仍然佔到新中國發行郵票的10%(截止《吳冠中作品選》為止,新中國共發行了1545套郵票)。雖說作品比例被“稀釋”,但是其經典無法超越。

來源:8090集郵、郵來郵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