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老师和她的爱心花椒

康康老师和她的爱心花椒
康康老师和她的爱心花椒
康康老师和她的爱心花椒

—— 康宏韦华

人生的起伏会深化存在过的痕迹,有一种丰富叫辽阔。

我叫康宏韦华,是鲁甸县茨院中学的一名老师,大家都叫我康康老师。2014年8.03地震发生在鲁甸,回到家乡龙头山镇,在一片废墟中,凭着一棵小小的樱桃树,我找到了自己的家。而更多人却没有我幸运,因为满山的花椒树使他们无法确定哪棵树下是自己的家。

作为龙头山镇的主要经济作物,我一直只当花椒是普通的佐料,可有可无。这场天灾却让我和花椒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有一个期望:父母可以回家陪伴孩子

1 、花椒引发的思考

在进入灾区救灾之际,我渐渐与外地的志愿者接触,我逐渐认识到,我可以像他们一样,为贫困的家乡做更多,2014年9月,在云南省团委支持下,我和学校的四位老师组建了“鲁甸能量源公益志愿者团队”开始不停穿梭于鲁甸所有偏远的学校,为学校链接物资价值约500万元,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约10万元,2018年9月,发放贫困助学金发展成为助学部的一对一助学,截至2020年8月,共为100多位贫困学生对接一对一助学金约20万元,共有近30位老师志愿者参与学生管理,共有50多名资助人参与了认领资助。

随着救灾节奏的深入,我发现发放物资只是解决暂时的问题,它是输血式公益。同时,作为班主任,我经常跟学生家长通电话,一些家长说,我们已经十年没有回家,对孩子我们了解的很少。学生们说,每到过年,我们盼望父母回来,又不希望他们回来,因为回来两三天,他们又走了。

父母如果不外出打工,孩子们就没有生活来源,怎样让父母留下来,我想到了龙头山镇种了漫山遍野十几年的花椒树。

花椒是一个可以深挖的产业,在几个公益组织的帮助下,我开始了探索,我想要做花椒,我不知道它的未来走向哪里,不知道它能走多远,但即使没有人,没有资金,我也要凭着勇气开始。

心中有梦想,从零开始

2、爱心认购,品尝生命的味道

我是一个电商小白,物流,包装,质量把控一道道难题摆在眼前,经常彻夜难眠,网友们纷纷为我出谋划策,34岁,我买了第一台电脑,从发邮件,学电脑,做表格,写材料开始,到写宣传文案,写项目书,做项目设计,不停沟通物流,自己打包,自己宣传,自己销售,逐渐理顺了从收购到配送的整个流程,我让龙头山镇的花椒走进了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河南河北等全国各地。

我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灾区要想发展起来,给它捐赠多少物资都是永远处以一个输血模式,如果它能够有东西卖出来,这本身是一个自力更生的过程,灾区要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造血的功能。

在逐步探索提升花椒附加值的路上,我越走越远。

3、围绕生计农产品进行研发,治本之路期望孩子有父母陪伴。

针对大部分困境儿童都是父母外出打工造成孩子留守的状况,为了让孩子可以健康成长,我们期望父母可以回乡陪伴孩子,那么,父母回乡之后的生计问题是需要我们考虑的根本问题。为此,作为助力,为了从根本上打好脱贫攻坚战,在昭通市各级领导的积极指导下,在几千网友的支持下,我围绕鲁甸县龙头山镇农户的生计农产品--花椒,展开了探索。

2015年7月,我开始从网上发起爱心花椒项目。

2016年7月,我通过“轻松筹平台”发起花椒众筹项目,宣传山区花椒。

2016年9月,我们从中国扶贫基金会、南都基金会、香港乐施会搭建的三方平台积极争取了20万元的“鲁甸灾后重建与社区同行”项目捐赠资金,在鲁甸县龙头山镇沿河村帮助农民组建农民合作社,支持农村社区生计,共有社员8户,覆盖30户,主要以妇女为主,并运用电子商务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助推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电商卖花椒,是我们探索的第一步。作为初级农产品,由于花椒多数作为调料,质量轻,使用频率低的特点,电商卖花椒,效果不显著,前期探索异常艰难。

同时,网友们大多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地,他们说他们不吃花椒,但是他们会用花椒泡脚。这启发了我的想法,把花椒卖给他们泡脚吧!可是,花椒泡脚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呢?这是一个盲区,依据花椒是中药的特点,具有祛湿,杀菌,止痒的功能,为此我们又在全国各地寻找可以为我们的花椒做泡脚的科学配方的专家,几经周折,我们找到了江苏省药理学会的专家,专家老师见我们是为山区做扶贫的公益机构,很热情的免费为我们做了第一代花椒足浴包的配方,第一代配方的特点是适合妇女们在家手工包装,并且把花椒叶使用起来,既能变废为宝,又能降低客户使用成本。第一代产品销售是与具有公益背景的杭州e农电商平台合作和我的网友们在微店购买,也是一次产品测试的过程。

经过一年的市场测试,用花椒做出来的泡脚产品,效果很好,客户接受度也高,但是,由于是农户手工包装的,没有生产许可证,没有药理证明,进入不了大得到电商平台和超市。我们的销量又卡在了只有几千包的销量。

如何获得生产许可证,让农民的产品有进入市场的身份证,成为我们的大难题,由于销量不能更好的提高,参与的农户开始失去了信心,但是,在与龙头山镇政府沟通过程中,龙头山镇政府开始关注到我们的这个项目。由于龙头山镇已经有十几年的花椒种植历史,有一些花椒开始进入更替期,而花椒由于其经济效益好,全国其他地方也开始了大面积种植,作为初级农产品,花椒的价格可能有一天会下降,那样,老百姓收入又要损失了。而我们的项目却可以大大提高花椒附加值,帮助农户提高收入。为此,在龙头山镇政府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又把废弃的花椒树用起来,组织会木工的农户生产加工成各种木制品,有杯垫,花瓶,木碗等等。同时,为了更准确的提升花椒泡脚的效果,配方必须进行第二代的研发。

找准方向,紧追不舍,公益之路越走越宽。

4、创新研发助力政府脱贫攻坚之路初见成效

作为普通的草根公益机构,我们虽然面临巨大的困难,但依托于昭通市各级领导的帮助和支持,发挥原有的社会公益资源的优势,聚集各方社会爱心力量,助力鲁甸的脱贫攻坚之路。2018年6月参加南京爱德基金的全国项目招募大赛,成功从18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进入全国前十强,从爱德基金会申请资金15万元;2018年12月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ME创新资助大赛,从280个项目中进入全国33强,获得资金5万元;2019年7月,参加深圳公益基金会举办的全国公益项目大赛,在1001个项目中,进入全国前100强;2019年11月,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ME创新资助计划比赛,入围全国精准扶贫前十强,获得资助资金50万元用于花椒新产品开发项目。2019年9月我入选中央电视台12频道《社区英雄》栏目的首批“英雄种子计划”。

在各方资源聚集下,2019年6月,再次邀请江苏省药理学会专家创新性的以鲁甸花椒和农户扔弃的花椒叶研发了花椒足浴粉第二代配方,并积极通过依托东西部扶贫的契机,与挂钩扶贫鲁甸县的东莞的生产厂家东莞润孚化妆品公司达成合作,生产成功了第一批花椒足浴粉,提高花椒附加值50%,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花椒足浴粉并通过了临床试验,获得了扬州大学药理研究所的临床实验药理证明,对驱寒,祛湿有疗效。花椒足浴粉正式成为有进入市场身份证的正规产品。这是花椒升级研发的重要成果,公益机构助力鲁甸县脱贫攻坚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我们逐渐形成以“政府+合作社+公益+企业”四方联动的产业扶贫模式,依托5个外部电商平台,扶持着1个农民合作社;团队现有专职工作人员4名,专家顾问20余名。教师志愿者30多名,贫困学生资助人50多名,支持网友约5000人。

初心不变,路就会无限长

5、新起点,新征程,脚踏实地,做实脱贫攻坚工作。

2020年,在疫情影响之下,在各行业都遭受巨大冲击之下,脱贫攻坚工作更加艰巨,同时,公益机构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也在很艰难的开始新的抉择,这条路如何往下走。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给我们的资金只够一年的运营,在疫情影响下,今后我们边远山区的公益机构要再向基金会申请资金会更加艰难,所以,我跟伙伴们开会时强调,我们只有一年的缓冲区,一年内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完成转型,依托现在基金会捐赠的资金支持我们做的产品,我们要做好销售,花椒足浴粉,花椒升级研发,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的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