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揭示的3點人性規律,醍醐灌頂!

正和島


佛學揭示的3點人性規律,醍醐灌頂!

佛學揭示的3點人性規律,醍醐灌頂!

“自我”是根本無明

“自我”是一種誤解,但卻被當成了正確的見解,它只是一個幻相。


根據佛教,“我”和“我自己”的這種持續感,既是無明,也是無明的結果。無明就是不明白,沒看到全豹——你可能只見到片斷、零星的東西,卻不瞭解全盤的情況。


因此,凡是從“自我”生起的一切,一定都是無明與幻覺。


“自我”永遠都設法確定它自己的存在,這顯示出它基本的不穩定。


雖然充滿了驕傲,但自我天生就缺乏安全感,永遠都害怕失去它的本身、領域、所有物和關係,這一切在鞏固它“存在”的信仰上都是必需的。


鼓動強烈的情緒是“自我”的另一種伎倆,我們用這種方法讓自己感到很真實,在那一段時間中,我們暫時逃避了根本不安全感的內在焦慮。


生氣的時候,大吼大叫,憤怒的原因和對象變得更穩固,這樣便能回過頭來確定你自己是穩固的;接著,你又設法報復,這讓你的“自我”因為能延伸到未來而更確定了它的存在。


“自我”覺得憤怒的痛苦,要比面對“自我”本身無實的痛苦來得小。


當你愛別人時,也發揮了同樣的機制。通常對於愛的定義是:你深切地關懷對方,慷慨地付出自己的愛。


但實際上,愛只是“自我”尋求證明自己的另一種方法。


“自我”只愛自己不愛他人,它充滿著自己,根本沒有空間留下來愛別人。


我們所說的愛,通常是不折不扣的自私——從日後關係的發展結果,就可以看出這個道理。


只有當你不再被這個榨取所有時間、精力和注意力,而且無休止地試圖滿足自己,卻永不滿足的“自我”所奴役的時候,真正的愛才有可能。


只有在你不再一心一意關懷自己的時候,才能真正地關懷別人。


這一切煩惱的火焰——愛、恨、嫉妒等,都和真愛相反,而且只是“自我”對安全和真實身份的追尋。


這些煩惱是“我執”的一部分,我執就是執著有個真實存在的自我。


為什麼要了解“自我只是一種幻覺,無可執取”是這麼困難呢?


因為我們太執著於“自我”是真實的這種觀念,所以抗拒去發現它只是個幻覺;相反地,卻努力捕捉一切幻覺所生的形相,甚至包括了讓人非常痛苦的幻相,目的就是在維持自我實存的“信仰”。


根據佛法,我們要拒絕的是“自我執著”,而不是“自我”。帝洛巴曾說:“並不是現象迷惑了你,迷惑你的是對現象的執著。”

佛學揭示的3點人性規律,醍醐灌頂!

發起純正的出離心

“自我”永遠都欺騙我們去追求未來,我們思考著明天或明年要做些什麼事、計劃退休的生活、孩子還沒出生就先擔心自己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我們多麼隨便地就忘記了死亡就在門口、書桌上、椅子上,它不只是守株待兔,而是不停悄悄地逼近我們。


我們可能看過上千篇的訃聞,每晚在電視上都看到飛機失事的消息,卻仍然覺得死亡永遠不會來臨。


你應該不斷重複地思維,自己可能在任何時間、因任何理由而死亡;讓無常的道理深深印在心上,對抗“自我”的謊言。


花些時間思維世間過患也很好,想想那些無法避免的爭端、自私、國內衝突、國際戰爭、家庭糾紛、朋友摩擦、宗教紛爭,想想人們經常捲入的一切,你就會開始明白,

並沒有什麼值得抓住不放的。


如果你能仔細地來看看,就會發現,這些都是某些人的“自我”所鬧出來的大事。


“自我”永遠試著去迎合別人,並希望別人迎合它,把它自己的所求所需都看得很嚴重。其實你要做的事就是稍微偏離“自我”的要求,那即是出離。


例如,你通常在咖啡中加兩塊糖,但是你知道自己也許明天、甚或下一刻就會死去,可能沒有機會喝一口咖啡;如果同事不小心在你咖啡中加了四塊糖,你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你會真心誠意地說:“沒關係!”心中是這麼想,你並不是希望別人認為你是個好人,只不過你不認為這是生命中的大事。


當你到達這種“它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階段,就已經具備出離心了,那表示出離了生活中“每件事情都很嚴重”的層面。


出離心比任何智巧的爭論、辯論、教授和其他東西,更能幫助你瞭解佛教的見地與修道,出離心也能使修行上的虔誠心以及信任感自然湧現出來。


有時候,某些人修行佛法是希望得到財富、長壽之類的東西,或者除去障礙以完成他們的慾望。


這樣的想法,有時會發展到極端,譬如說,你和某人進行商業談判,希望這筆交易能帶來極大的利潤,即使你知道自己的利益可能正是別人的損失,你還是請喇嘛加持你的商業冒險行動,或請喇嘛們唸咒、供養,幫你達成目的——這些都是修行佛法上非常奇怪的動機。


或許你認為自己的動機比上面所說的純淨,執著於此生、來生或入天道,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差別,那仍然是執著。


以這種動機來修行,顯示出我們不具出離心,我們真正忠心的是自己的執著與煩惱;生活依舊是件大事,而我們所謂的修行、持咒、儀軌、祈禱,都只不過是我們用來使生活更有情趣的另一種精巧的高科技工具而已。


如果這真是你要的,那麼不修佛法反而好一些,依賴物質世界來滿足這些願望,會更切合實際。


如果你想體驗實相,就必須發起純正的出離心。


當然,關心此生和來世並不等於執著,但是,對於今生來世唯一有價值的關懷,就在於是否能創造出修行佛法必需的因緣——生存的真正目的,在於為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發掘生命的真實意義。


佛學揭示的3點人性規律,醍醐灌頂!

道的本身也是迷惑

著名的因明學者法稱曾說:“最後連道都必須捨棄,因為道也是假。”有人可能會懷疑,迷惑怎麼能除去它自己呢?


有位禪宗大師曾這樣解釋過:“如果你被刺刺到手心,那麼就要拿工具,例如用另一根刺,把它挑出來,等陷在肉中的刺拿出來之後,兩根刺都不需要了。”


困惑之道是必須的,因為如果要走上超越迷惑的道路才能除去迷惑的話,我們根本不可能開始修行。


我們所有的、所知的、所涉及和了解的,就只有迷惑;因此,沒有選擇地,必須以迷惑來開始。


還好,迷惑的本身沒有迷惑或者不迷惑這回事;因此,相對上它是無明或汙垢,在究竟上則是空性,超越了垢淨——這是目標,這應該是困惑能成為完美之道的原因。


即使我們有其他選擇,困惑之道可能仍然是最好的。


如果在戰場中,你就必須以戰場用語來處理所面對的狀況,不論目標是打仗或是交朋友,一件事物如果要對另一件事物產生影響,就必須有某種交互作用。


如果你中了毒,就必須吃解毒劑;解毒劑要產生效果,就必須和毒藥產生作用;在產生交互作用前,兩者必須先遇到或相互接觸才行;因此,除非解毒劑與毒藥相遇、相互作用,否則解毒劑無法達成它的目的。


同理,道必須和我們的迷惑相遇、互相作用,才能對治迷惑;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道必須使用迷惑的語言才行——迷失在困惑中的人永遠無法瞭解不用迷惑來溝通的道。


溝通的方法從完全直接到極度精細而不直接的都有,要看你是什麼樣的人來決定。


道的目的就是幫助你超越迷惑,任何方法能讓你證悟實相、瞭解正見,不論是行善、遵守道德規範還是完全瘋狂的行為,都算是道。


其實任何東西都可以當作道,只在於你是否聰明到能用它為道;同時,也因你入道的動機和以它為道的智慧不同,任何一種修行之道,都可能成為證得果位的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