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之際吵華航改名 民進黨鬧事為哪樁?

“華航改名”其實是被政客玩到老掉牙的假議題。(圖片來源: 《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全民抗疫之際,“綠委”倡議華航改名,林佳龍、蘇貞昌先後“贊聲”。疫情當前,民進黨當局挑動華航改名的敏感神經,用粗暴的手法激化 對立,坐實“以疫謀獨”,只會讓臺灣當前僅剩的些許國際空間更加陷入困境。

   “華航改名”其實是被政客玩到老掉牙的假議題。2006年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陳水扁就曾主張華航改名“臺灣航空”或“福爾摩沙航空”,後因牽涉國際航權、商標等複雜問題,且華航工會估計光牽扯烤漆、人力、商標等成本,超過新臺幣10億元,最後不了了之。

   至2016年7月民進黨“全代會”,又有人提案把華航等公公營事業“正名”臺灣,當時黨主席 冷處理;2018年6月國際航空更名事件,涉及國際上敏感的“臺灣地位”、“外交”及“航權”等問題,“綠委”王定宇重提華航改名,最後也無疾而終。

   前3次華航更名,都喧騰一時,結局都在“外交”現實、商業利益等最實際的考慮下,成了綠營關門自爽的政治鬧劇。這次難道會因臺灣向國際捐助口罩,國際上就會配合華航改名,甚至承認所謂的“臺灣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