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拖沓,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東北南丁格爾


寫作業拖沓,小動作比較多,這些行為都是注意力比較差的表現。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一定不能著急,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一方面家長可以從網上搜索“舒爾特表格”,從3*3表格開始,讓孩子依次從1找到9。注意:一定要指讀,同時還要記錄時間,鼓勵孩子不斷加快速度。然後慢慢進步4*4、5*5的表格。

另一方面,在孩子做作業時,給孩子規定時間,有問題的問題最後來問。把孩子的學習疑惑、不會知識點補充好。

孩子寫作業拖沓,小動作多,一部分是注意力差,同時還是學習興趣低的表現,家長一定要耐心細心的幫助孩子,多鼓勵肯定孩子。堅持一段時間(一個月以上),家長肯定會看到孩子的進步。


趣扎堆數學


注意力不集中是孩子常有的表現,家有“蝸牛”的父母一般都是多催促,“快一點,快一點”成為口頭禪,殊不知,反而使得孩子動作更慢,更嚴重。要想孩子改善注意力,有兩個方法:

1.多陪孩子玩。在玩耍中孩子的腦神經得到發育,注意力自然提高。

2.多鼓勵,少批評。鼓勵能讓孩子身心放鬆,自信提高,注意力會相應提高。“蝸牛”的孩子需要被允許。

最後,注意力不集中嚴重的話,帶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別貽誤治療時間。





心理諮詢師魚兒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在我們的生活中,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過同樣的難題,孩子的注意力總是很難集中,特別是在上小學以後,聽課和寫作業的時候小動作太多,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最為明顯,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父母又該如何引導教育?

先來了解一下注意力到底是什麼?

孩子的注意力並不僅僅是我們簡單理解的“坐得住、靜得下來”。事實上,人的智力構成有五個基本因素,而注意力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

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惟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

因此我們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注意力是一種人為的意向活動。它雖然不像認知力那樣能夠反映客觀事物的特點和規律,但它又和各種認知活動緊密相關,同時起著主導的作用。

眾多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所有心理活動總是和注意聯繫在一起的。 由於注意,人們才可以不被其他事物所幹擾,靜下心來,集中精力去感知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出更深入的思考。

如果沒有注意,人們的精神世界將會失去控制,因為自己的各種智力因素,比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以及思維能力等得不到注意力的支持,也就沒有了支撐下去的動力。

由此可見,注意力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而注意力又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注意”,能夠成為古老而又永恆話題的原因。

並不是只有父母焦慮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其實我們成人也常常被注意力的問題困擾,這是人之常情。

只是作為父母,與其焦慮孩子的注意力的問題,不如更加清晰透徹的去做學習、瞭解“注意”,這樣才能更好的應對孩子的“三心二意”。

孩子三心二意的樣子,是因為孩子“注意”的特點與成人不同

1、孩子的注意力具有指向性

這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會對周圍的客觀事物有自己傾向選擇。人注意到的對象不一樣,接受的信息也就不同,也就是因為注意的指向性,孩子和我們的關注點才會不一樣,也就成了我們眼中的三心二意。

2. 孩子的注意力具有集中性

這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在特定的“方向”上活動時,心理緊張強度,當我們越是對這個方向上的事物越是緊張,意識就越強,自然注意力就越集中。

所以“方向”對注意力的影響很大,理解孩子心理活動關注的方向,就能很好的引導、調整孩子意識的強度,就能引導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的種類功能有哪些?

瞭解注意的功能種類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引導孩子注意力的時候,少走彎路、錯路,不用著急上火的手忙腳亂,能夠直接發現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源頭,更好的幫助孩子。

基於上述注意的特點,在教育學上根據注意的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又將注意分為兩種。

一種是主動注意,是指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或是他人的要求,把精力集中到某一件事物上,以達到某個目的或完成某項任務,也稱“有意注意”。

另一種是被動注意,是客觀事物通過其自身的特點吸引了人的注意力,地是人可以隨意地、不費勁地把注意力轉向和集中到這些事物上,不需要自覺地、特別地努力,我們也稱作“無意注意”。

蘇聯心理學家加里培林又在上述基礎上提出注意的功能:

1. 選擇功能:即人在支配自己注意力的時候,會選擇符合自己當前活動需要、要求的信息,同時避開自己不感興趣的,這是注意力的首要功能。也是孩子注意力的發展方向。

2. 維持功能:是指人會將自己選擇的信息在意識中加以保持,以便更好的完成相應的學習和工作。

3. 調節監督功能:即認為的控制心理的注意朝著一定的方向和目標進行,排除其他對自身的干擾,保障注意的有效進行,也有利於我們及時調節矯正孩子的注意。

如何因材施教的利用“注意力”來陪伴孩子的成長髮展?

1. 用遊戲鍛鍊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不相同的,家長要在生活中,根據孩子的年齡,以多種遊戲的方法積極鍛鍊孩子的有意注意。

比如與孩子一起,不帶任何目的邊走邊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眼睛能夠像閃電一樣。可以在眨眼的功夫,即01~04秒之間,攬盡眼前的事物,因此當你用中等速度穿過房間、辦公室、教室時,便可以大致記住看到了什麼。

這時候家長可以一邊回想一邊與孩子分享自己看到的事物,最好寫出來,然後對照補充。又或者帶孩子出去時,看到馬路上疾駛的汽車,和孩子一起記車牌號碼;

看到一張陌生的面孔,和孩子一起回想其樣貌特徵;看到路邊的大樹和高樓,回想其棵數和層數;看到廣告牌,回想其畫面和文字等等。

俗話說“心明眼亮”,父母經常和孩子進行這樣的遊戲,不僅可以有有效鍛鍊孩子的視覺靈敏度,更在無意間增強了孩子的瞬間注意力。

2. 維持有意注意的條件

①加強孩子對學習活動目的和任務的理解

顧名思義,有意注意就是有目的的注意,因此家長應該明確告知孩子當前應該做的事情,孩子對學習任務越明確,對其意義的理解越深刻,而完成任務的願望以及目標感也就越強烈,這樣就能引起孩子的有意注意。

②合理組織孩子的學習活動

家長可以及時向孩子提出問題,讓孩子進行積極的思考,提高思維活動能力,這樣有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另外,把智力活動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讓多種分析器協同活動等,都有利於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③培養孩子的間接興趣

在有意注意中,注意和興趣的關係往往是間接的,這一點我想所有人都感同身受,如果孩子對一件事物有深厚的興趣,那麼他就會期待做完這件事後的成果。

為了達到這種目的,孩子就會自覺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件事情上。孩子的間接興趣越穩定,就越能對此產生有意注意。

3.形成有意後注意的習慣

此外,還有學者提出,為了引起和維持有意注意,還要使智力活動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變操作對象為有意對象,不斷地用內部語言提醒自己、命令自己將注意力集中在應該做的事情上,也就是排除千擾。

這時候,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思考環境,讓孩子能靜下心來集中注意力,比如在孩子學習時,周圍一定要安靜,拒絕大聲聊天或看電視,最好是父母也陪在一旁看書學習,有了學習的氛圍,孩子才能更加專注於這件事上。

另外,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孩子學習時,不停的問孩子問題,打斷孩子的思路,比如問孩子“餓不餓”“吃不吃水果”等,這都不利於孩子集中思考。在孩子提高相對注意能力後,自己便形成了習慣,對於日後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

我是胡巴媽媽,專注分享母嬰育兒知識,和各位父母探討育兒經驗,您有任何關於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在下方留言,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請轉發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