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華哭窮:透露聯盟收入降到0?他在撒謊!

疫情之下,全世界的人民都不好過。在這之中,最不好過的那一批人裡,一定會有NBA總裁亞當-肖華的名字。

過去的將近1年時間裡,說到肖華,很多中國球迷都會送上一個簡單粗暴的動作:“he~呸!”個別脾氣不好的,可能還會友情附贈肖華先生一句經典的國罵,順帶問候一遍紅隊那個胖子總經理的全家。

從去年夏天的莫胖子事件開始,肖華的所作所為,已經讓他徹底失去了所有中國球迷的信任。這個腦袋光光,長得像個外星人的NBA最高管理者,在親手送掉來自中國市場的大塊蛋糕的同時,已經像個敗家子一樣將前任總裁斯特恩苦心經營多年的家底,敗了個幾近乾淨。

隨著疫情在美國以燎原姿態爆發,NBA聯盟已經被迫停賽了一個多月時間,各方面的損失十分慘重。對於肖華來說,這稱得上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在他的職業生涯履歷中,或許沒有比這更糟糕的時刻了。

肖華哭窮:透露聯盟收入降到0?他在撒謊!

北京時間4月18日,肖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大倒苦水。肖華坦言,NBA的經濟損失正在越來越難以估量。他說::“團隊的財務狀況是我們討論的內容之一,而我們的收入實際上已經降到了0,因此,疫情對電視行業和競技體育行業產生了巨大的財務影響。”

“大家都強烈地意識到,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受到了影響,不僅僅是球迷們能看到的那些工作崗位,還有球員、籃球相關的工作人員,如果算上球館內的工作人員還有比賽日的兼職員工,NBA大約創造了55000個工作崗位。這就和我之前說的一樣,病毒一旦爆發,不但會影響人們的生命健康,還會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經濟收入。”

肖華所說的這些情況,基本上都是實情,因為像如此大規模的停擺,對於NBA這種高度成熟的商業聯盟來說,無異於當頭一棒,打得高管們暈頭轉向、找不著北。

根據《福布斯》公佈的數據,NBA在2018-19賽季總收入達到88億美元,比賽門票收入佔比為22%,也就是19.4億美元,這裡我們不考慮聯盟強弱隊之間在門票價格和收入上的差異化,30支球隊的平均門票收入是6467萬美元,再平均到41個主場比賽,每場球是158萬美元。

肖華哭窮:透露聯盟收入降到0?他在撒謊!

從3月上旬聯盟宣佈停賽開始,到常規賽結束,如果比賽全部取消的話,意味著本賽季將會少了256場常規賽,單從門票收入上來算,損失就要高達4億美元。如果再加上季後賽在內的話,來自門票的直接收入將會超過5億美元!

然而,這只是冰山的一角。

NBA的收入,除了門票之外,電視轉播和版權收益才是大頭。早在2014年,NBA就與ESPN和TNT兩大巨頭簽下了為期9年總價240億美元的轉播合約(合同自2016-17賽季開始生效),這份轉播合同每年給NBA帶來26.7億美元的收入,佔NBA年收入的30%。此外,還包括全球其他國家的電視轉播合同,比如和騰訊簽下的5年15億美元轉播合同(2020年-2025年)。

停賽帶來的連鎖反應,就在這裡。雖然NBA在和轉播商們籤合同的時候,可能會附帶一些不可抗力條款,但是如此鉅額的合同,絕非一個“不可抗力”就能規避責任的。這意味著NBA的轉播收益,也會少掉很大一部分。這麼多真金白銀的損失,難怪肖華會帶著哭腔向全世界哭訴了。也說明了為什麼NBA的高管們在想方設法的研究複賽方案。

不過,說到這裡,我們似乎明白了一件事情,因為他所說的“我們的實際收入已經降為0”,就純屬是裝孫子+扯淡了!

單單是早就簽訂好的轉播合同和版權收入,就是一筆註定會進入聯盟腰包的鉅款,說聯盟沒有收入,只是他一種哭窮的方式而已。但是對於肖華悽悽切切的哭訴,我們又能表示理解。為啥呢?因為明年,才是肖華更想哭的時候。

工資帽下調,球員收入滑坡

斷崖式的收入減少,顯而易見的意味著工資帽的大幅下調。根據ESPN專家鮑比-馬科斯的分析,如果NBA籃球相關收入從正常的80億美元降至60億美元,NBA預期工資帽將從預期的1.16億美元下降到9400萬美元,回到2016-17賽季的水準。

肖華哭窮:透露聯盟收入降到0?他在撒謊!

工資帽下調,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球員們收入的減少。雖然球員們可能會對此表示理解,但是道理是明白的,少掙錢肯定是不行的,讓NBA高管們頭疼的球員工會,肯定會一次次的把肖華他們拉到談判桌前,跟這幫西裝革履的傢伙好好嘮嘮。

半個月前,NBA曾向球員工會提議,希望讓球員們從4月16日開始接受降薪50%,然而球員工會給出的回覆很簡單:“不行!”作為讓步,球員工會的提議球員們從5月中旬才開始降薪,並且降薪幅度是25%。NBA高管們,則只能回覆:“好吧!”根據ESPN的報道,聯盟已經在北京時間4月18日和球員工會達成協議,所有球員薪水從5月15日起,延遲發放(注意只是延遲)25%,在這之前,將會全額髮放。

球員工會,那是真的豪橫,未來還會弄得肖華灰頭土臉。

上座率和收視率堪憂,NBA的關注度持續走低

近一兩年以來,NBA的上座率就一直讓肖華腦袋疼。除了那些傳統的豪門球隊和大市場球隊之外,像灰熊這樣的小球會,平均每場的門票收入大概只有100萬美元左右。而經過疫情這麼一折騰,即便能夠早日複賽,NBA的上座率也難以保證。

首先是處於個人安全角度考慮,短期內球迷會比較慎重。西頓霍爾大學斯蒂爾曼商學院做了一項民意調查,調查結果可能會讓肖華感到憂傷:72%的被調查者表示,在新冠肺炎疫苗面世之前,他們不會去現場觀看比賽;另外有12%的被調查者表示,只有在限定觀賽人數的前提下,他們才會選擇去現場。在體育迷中,61%的被調查者明確表示,他們不會去現場看比賽。

新冠疫苗什麼時候能研製出來呢?鬼才知道!

其次,疫情導致的民眾收入減少,也會影響到球迷買票看球的積極性。在全美大量工薪階層收入下滑,甚至有些人不得不申請失業救助的情況下,誰還有閒心去買票看球呢?

肖華哭窮:透露聯盟收入降到0?他在撒謊!

廣告營收減少,全聯盟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這一點是完全可以預料到的。疫情之下,包括NBA在內的北美四大體育聯盟都偃旗息鼓,那些曾經“壕氣”的廣告主們,不得不重新制定他們的廣告投放計劃。即便到了下賽季能夠複賽,廣告主們的營銷開支計劃也已經做出了調整,短時間內不會那麼快的恢復。

同時,在全球經濟倒退的情況之下,NBA的一些重要廣告客戶,日子都不是很好過,可以預見將會縮減廣告開支。再結合前面提到的NBA上座率和收視率下滑的問題,可能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NBA的數萬名工作人員,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肖華和他的高參們,到了明年,可能會比現在更焦頭爛額。不過,正像伏爾泰所說的那樣: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當初他們嘚瑟的時候,考慮到現在這種局面了嗎?

對於咱們來說,一句“舒服了”再次友情贈送給肖華先生,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