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主城區容積率2.0的地塊,有多少企業願意放棄貨值更高的產品方案,而打造純洋樓產品?”


“目前成都在售的項目中,有見過在建面約105平米的房子裡,把主臥套房做到男女主人衣帽間空間分開嗎?”


……


一週多前,在一次交流中,萬科把這兩道問題拋給了當場的媒體和廣告公司。所有的人都搖搖頭,萬科方面負責人“狡黠”地一笑,把懸念留到了今天。


就在剛剛“2020萬科成都新改善觀暨雙園產品發佈會”後,謎底揭曉。以上兩道題為縮影,成都購房者的願望清單上,或就此添加上兩個名字——

萬科·錦園,以及萬科·潤園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成都,實拍圖▲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坦率說,當成都步入以改善為主的市場後,“迴歸產品力”是每家企業在新項目銷售入市時都大舉宣傳的一個點。


但時常讓我們眼前一亮的項目往往定位再改客群,很少有人在建面105-130平米這個主流面積段上做到驚豔,一個擺在企業面前很現實的問題:市場需求佔到近一半,不花大力氣也能賣出去,何必又花成本又耗精力?


這一道理,對於萬科似乎更適用。


佈局成都21年,業主基數超過10萬,品牌、產品、服務的“均好性”早已深入人心;加之位於東3環龍潭板塊的萬科·錦園

和位於北3.5環大豐板塊的萬科·潤園,產品定位都是中心城區少有的洋樓產品。銷售,並不愁。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萬科·錦園區位示意圖(僅概略表示項目與周邊環境的位置關係,非等比例製作)▲

萬科,還需要在產品上如此用力嗎?


答案是:需要。


往近處說,作為2020年兩個全新項目,如果不匹配萬科打響頭炮的眾望,如果立下範本?


往遠處說,2019年以約133億的備案金額拿下成都市場首位後,萬科骨子裡的“危機感”,讓其不能在舒適區重複自己。


萬科要的市場話語權,不只由銷售量決定,還有均好之上影響力領先的產品。


所以當今天萬科把其春節後品牌層面的首次發聲落腳在產品設計一致的“雙園”時,這兩個項目的意義就超越銷售本身,代表著萬科這家企業在當下對改善居住趨勢新的體系化思考。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萬科·潤園區位示意圖(僅概略表示項目與周邊環境的位置關係,非等比例製作)▲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萬科·錦園,萬科·潤園。


在項目公佈案名後,萬科方面對案名進行了解讀:“園”代表洋樓,錦園諧音“錦緣”,萬科與成都的緣分起於1999年城東萬科·城市花園“情景式花園洋房”的落地,21年後,萬科以全新洋樓產品系與“城東”再續前緣;潤園,予城北溫“潤”如初。


透過案名,萬科傳遞出他們想要去解決的問題——項目和城市的融合度有多高,確定了這個項目和客戶有多近。


萬科,要如何走近成都有改善需求的客戶?


兩宗地擺在了萬科面前,容積率都約2.0。從營銷角度,採用其他貨值更高的產品方案,沒毛病;從產品主義角度,做純洋樓,貨值相對減少。兩條路怎麼取捨,關乎這家企業對待客戶和“新改善”的態度。


零底商、一梯兩戶或兩梯兩戶、大多數為8F-11F的純洋樓,是萬科雙“園”最終的抉擇。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萬科雙"園"效果圖▲


發佈會上,萬科以再平常不過,但跟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的關鍵詞帶出了他們所理解的成都,這三個詞恰巧拼湊出雙“園”提倡的生活方式:


陽光


成都人有多喜歡陽光,每逢出太陽時刷屏朋友圈的照片大賞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錦園和潤園,萬科把大多數房源做到南向採光板式通透多數房源享中庭。同時,為了更佳的視野,像萬科·潤園把樓間距最大做到約100米

,而市面上百畝規模、2.0容積率的項目還有不少樓間距停留在45米左右。


公園


在成都,公園賦予了成都這座城市的詩意和成都人生活中安逸的基因。


萬科·錦園和萬科·潤園便把社區實現“公園化”、“生活綠色化”,把綠地率從普遍30%的水平提高至約35%,並通過親子樂園、四點半學堂、長者天地、陽光草坪等營造出健康的生活氣場,讓多齡段業主都可深度參與其中。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萬科·錦園意境圖(與實際或存在差異)▲

院巷


不可否認,由於洋樓樓層數少於高層,將壓縮對公共區域的資源佔有。但為了保證每一戶都有更好的視野和社交區域,萬科堅持採用多庭院組團佈局的景觀設計,去真正觸達改善的需求核心——內外部人居資源佔有率。在萬科·錦園和萬科·潤園,每個項目有多個不同植物主題的庭園。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如果萬科·城市花園‘情景式花園洋房’號召回歸鄰里關係,萬科·五龍山的洋房是迴歸生態,那在戶型設計中,萬科·錦園和萬科·潤園的理念是什麼?”


當把這一問題拋給萬科產品方面負責人,我得到的回覆是:“房子單一的居住功能已經不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更加註重使用場景的多元化。”


沒有大刀闊斧的口號,而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萬科完成了對雙“園”產品的優化和迭代。這裡面有兩個細節,值得慢慢品味,因為我們看到了萬科想要強勢輸出雙“園”產品的決心——一是收納二是方堂的升級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玄關意境圖(與實際或存在差異)▲

收納


一個收納功能強大的戶型,是提高生活品質和舒適度的基礎。


在傳統建面約100-130平米這一面積區間的項目中,玄關的功能是“放鞋櫃”,但在萬科·錦園和萬科·潤園建面約105-125平米兩個戶型中,都把玄關升級為一個綜合性的步入式衣帽鞋櫃空間,並滿足大件物品的存放;在約105平米戶型的主臥,傳統臥室只能放下床和約兩米的衣櫃,女業主的包並沒有位置收納。但這一次,萬科利用壁面,把櫃體置放空間總長做到約5米,實現了男女衣櫃的分開,和包、飾品等分隔收納的可能。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方堂意境圖(與實際或存在差異)▲

方堂


萬科內部,每年都會做上百次的客戶追蹤,以尋求客戶對於居住需求上的更新換代。在近期的調研中,他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關注活動場景。在此次雙“園”建面約125平米的戶型中,萬科便把傳統的客餐廳升級為約30平米的方堂,這裡是一家人的活動中心,即便是錯落著不同類型的座椅,家人也可以擁有各自的空間。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發佈會後,一位業內人士評價道:“好的產品,影響的不僅是地緣性客戶,還能讓人有跨區購買的衝動。”


“雙園”是一次徹底的從客戶角度出發,萬科拿出的成體系化改善居住解決方案。對於每一個年齡段的客戶來說,購買這樣的項目內心共鳴都會更強,因為我懂你通過產品想要提倡的生活,想要去解決的痛點,而這恰好也是我的需求。這樣的“改善觀”,已跳脫改善面積的初級改善,又不放棄趣味,不割捨自我。一切,都是剛剛好。


對於萬科,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看著這家企業一直在突破。你也會問,為什麼,這一次又是萬科?


歷史從來不會重演,但是會選擇一個很好的方式押韻。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萬科在成都第一張出街海報▲

1999年,在萬科·城市花園第一張出街海報上,萬科這樣寫著:“將把‘萬科城市花園’做成‘成都人的城市花園’。因此在對待住宅的問題,萬科認真地瞭解了本土的建築文化和人居文化——那是對本土人文的尊重,更是萬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承諾。”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萬科·城市花園報廣畫面▲


自那時起,萬科·城市城市花園帶來的“情景式花園洋房”就成為了彼時成都改善的ICON。7年後的夏天,萬科推出針對成都的“青年置業計劃”,魅力之城、金域藍灣等都是那時的作品。


轉眼又是12年,來到2020年,那時的青年和萬科一起成長為城市中堅力量,到了改善換房的階段。


此時,在深度踐行“三大改善”(配套改善、環境改善和產品改善)後,萬科·錦園和萬科·潤園的出現,就如同在對的時間,萬科以自己的“洋樓基因”,也是自己更擅長的方式,與成都這座城市分享其新的改善觀。


發佈會上,萬科留下一句話,是說給自己,也是說給所有的購房者:


“生活不完美,但不妨礙我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萬科:成都改善,“園”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