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建立新朝後,當了15年的皇帝,這15年裡,他都在幹什麼?

大漢都護使


王莽當了15年的皇帝,這15年他都在專心的做一件事:改革,各種各樣的改革。

王莽本想有生之年,直接改變社會制度以及階層,卻不曾想步子邁的太大——扯著了蛋。

到最後自己還被把腦袋砍了下來,做成了酒壺,成為了勝利者收藏的一件玩具。

王莽的改革,如果詳說的話是一篇太大的文章,大官人今天只說幾條重要的,看看他是準備如何改變社會制度,實現跨越式發展的。

1.土改。

任何新生封建王朝都要進行土地改革,目的是實現土地的重新分配。但是前提是承認土地私有。

王莽的土改跨過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直接邁入了社會主義。

他的土改是:土地收回國有!注意是國有,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是一切土地都是國家的,由國家統一分配。

這是社會主義土地制度的典型特徵。你看,王莽直接進去了社會主義。

2.按勞分配。

強迫勞動,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凡是無業遊民,每人每年罰布一匹。

這是典型的社會主義按勞分配製。

3.計劃經濟與貸款制度

人民群眾祭祀或喪葬沒錢怎麼辦呢?向政府貸款,還不收利息。

如果為了經營農商而貸款,那就收純利潤的10%。請注意看一下是純利潤的10%。

4.徵收了個人所得稅。

一切工商業包括:醫生,算卦,打魚,捕獵,開旅館的,婦女們家裡養蠶織布的,都要交個人所得稅。

國家用這些錢作為貸款或者平抑物價的資金。在古代,國家要是做這些與商業有關的事兒,馬上就會有人說這叫與民爭利,從實際出發,完善國家稅收政策。

個稅上交,始於王莽。

5貨幣制度改革。

王莽不但發明了銅幣,還有布幣,貝幣,金幣,銀幣。他並沒有侷限於貨幣的形式,而是看清了貨幣制度的根本上維持信用價值。

貨幣的形式是什麼樣子的並不重要。

但是這種觀點在2000年前可並不被所有人接受,當然到了現在也不是能被所有人接受。


西門不帶刀


首先,負責人的說句話,王莽絕非大部分人印象中的穿越者。另外,王莽是一個擁有嚴重強迫症的民族主義者、理想主義者。在他掌政的15年中,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有強迫症的民族主義者、理想主義者絕對不能當皇帝!容易在作死的路上狂奔不止!

王莽的崛起之路

王莽,字巨君,他的崛起,最關鍵的幾點是會投胎、能忍耐,且心狠手辣。

公元前45年,王莽出生,此時,王莽的親姑姑王政君已經成為了漢元帝劉奭的皇后,王政君的兒子也劉驁也被劉奭冊立為了太子。此時,王氏家族已經在朝中擁有了相當大的影響力。

到了公元前33年,漢元帝駕崩,漢成帝劉驁即位,王政君成為了皇太后。此後,由於王政君的裙帶關係,王氏一門迎來了跨越式發展,其家族成員先後有9人封侯,5人被拜為大司馬,其餘將軍、列候更是數不勝數。

陡然而富,王氏一門沉浸在了紙醉金迷的逍遙生活中,而王莽卻不同,他的生活異常節儉,為人勤學好問,對待家族長輩也謙恭有禮。

在世人看來,王莽這個貴二代的嚴謹生活簡直就是另類,不過,這個另類卻為王莽帶來了巨大聲望。到了王莽22歲的時候,王莽受王政君照顧,成為了黃門侍郎,直接進入了漢朝的中樞部門。

此後,王莽的官職越來越大,但為人卻越來越清廉儉樸,而且王莽這個人還能禮賢下士,經常接濟窮苦老百姓。這也讓王莽在朝野上下,以及民間百姓中的聲望與日俱增。

後來,漢成帝劉驁因為趙飛燕、趙合德兩姐妹而殞命牡丹花下,漢哀帝繼承皇位,王莽也因漢哀帝打擊王氏外戚而被迫隱退。在隱退期間,王莽的次子王獲殺死了一個奴婢,王莽便將王獲逼死了,這件事經過宣傳,王莽成為了體恤奴僕,大義滅親的榜樣。

過了幾年,漢哀帝去世,王政君馬上出擊,奪回傳國玉璽,之後重新任命了王莽為大司馬、安漢公。

公元2年,全國大旱,併發生蝗災,已經大權在握的王莽躍躍欲試,開始了試探性的改革。

這一年,王莽為了穩定流民,將皇家在安定郡的呼池苑撤銷,改稱安民縣,之後將該縣的耕地平分給流民。另外,王莽還在長安修建了一千多套住宅,用來安置無家可歸的流民。

這些措施做下來,王莽很快得到了普通百姓,以及傳統儒家學者的支持,很多人稱讚王莽是當代聖人。

王莽稱帝的15年

人吶,一旦有了權力,接下來想的必然是如何擴大自己手中的權力,王莽自然也不例外。

此時的王莽雖然已經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置,但他仍不滿足。為此,他在各個政要部門安插親信,打擊異己,連漢平帝他也不放在眼裡,將漢平帝安排的外戚全部踢出京師。

這時,王莽的長子王宇害怕漢平帝成年後會報復王家,因此勸說王莽做事千萬不要太過分,否則會召來殺身之禍,但王莽壓根不聽。後來,王宇想了個餿主意,在王莽的大門口潑狗血,以迷信的手段嚇唬王莽,讓他交出權力。結果潑狗血的時候被王莽逮了個正著,王莽也在一怒之下將王宇給殺了。

長子王宇死後,或許是王宇的話點醒了王莽,現在這麼欺負漢平帝,等他將來成年後,一定會報復王家。那索性乾脆點,直接篡位當皇帝。

說幹就幹,王莽決定繼續廣施恩慧,在長安城裡建房子,免費給儒生門住,建學校,大力弘揚儒家學說,建明堂,祭祀歷代先賢。

一套大撒幣的活動搞下來,儒家學者,平民百姓,以及朝廷命官本著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的原則,全部奏請朝廷賞賜安漢公王莽。於是,王莽控制下的朝廷為王莽加九錫之禮。

接下來,王莽還重金誘惑四方蠻夷,等到匈奴來歸順朝賀時,滿朝文武、以及那些住在免費豪宅裡的儒家學者大肆吹捧王莽為治國平天下的聖人。

公元5年,王莽毒死漢平帝,並擁立年僅2歲的孺子嬰為皇太子,而他自己則做了“假皇帝”,代天子處理所有朝政,臣民則稱王莽為攝皇帝。

公元8年底,王莽終於按耐不住激動的心,在無數人的吹捧之中,終決定順應民意,改國號為“新”,並登上了皇位。做了皇帝之後,王莽隨即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改革。

王莽對內改革

首先需要說的一點是;王莽的改革並不具備任何前瞻性,反而具有復古性。

改革的背景簡單說一下。

西漢後期有一點不可否認,當時的社會由於土地兼併、階級固化,富者恆富,窮者恆窮。這也導致了有錢人豪宅、妻妾、田產無數,而窮人被迫成為了有錢人的工具人,或者直接成為了流民。整個社會基本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各種社會矛盾異常尖銳。

當然,也正是這種情況,身處頂級豪門的王莽才能依靠巨量的財富搞大撒幣活動,從而博得很多平民百姓,以及儒家學者的支持。

不過,王莽、以及朝廷的財富也不可能是無窮無盡的,依靠著大撒幣的活動,只能贏得民眾一時的支持,當錢花完了,支持也就消失了。所以,王莽也急需通過改革穩定海量的流民。

為此,王莽依靠西周的井田制開始了土地改革。首先將全國的土地收歸國有,廢除土地私有制,禁止私人買賣。其次,將土地劃分為井田,每戶男丁8人,可以領受一井田地,即900畝,如果男丁不足8人,多出來的部分需分給宗族鄉鄰。原本沒有土地的人,可以按此領受土地。

乍一看,王莽的改革挺好,目的是讓耕者有其田。

但是,當時是一個豪強私有制社會,所有的土地都在豪強、地主手中,這些人是有私人武裝的。朝廷想要從他們手中奪取土地,簡直難於上青天。另外,朝廷各級官員也都是土地兼併的受益者,讓他們去拆自己的臺,簡直就是痴心妄想。

因此,僅僅三四年後,王莽的土地改革就因為各地起義不斷,以及朝廷官員極力反對而告終。

再說改革第二階段,王莽開始了國有化的改革。將鹽、鐵、鑄幣和釀酒等幾大暴利行業全都收歸朝廷。另外,王莽還利用政府的力量干預市場,平抑物價,限制無良商人囤積居奇。

看到這兒,很多人以為王莽的改革和建國後的改革很像,但實際上,王莽的改革是效仿的漢武帝的。

這個政策對加強中央集權有很大作用,但是,這個制度的前提是必須有一個強悍的國君,以及一個高效廉潔的政府。而王莽領導下的政府,效率極其低下,因此導致了朝廷官員勾結地主豪強的事情屢見不鮮。而王莽又沒有漢武帝、明太祖一樣的雷霆手段,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各種壟斷商品質次價高,朝廷官員和地主豪強加重了對百姓的盤剝。

接下來,理想主義者王莽還進行了幣制改革,建立了貸款制度。但一切的一切都成為了官僚盤剝百姓的根源。不僅沒有緩和日子尖銳的社會矛盾,反而加速了當時的社會走向崩潰。

王莽對外作戰

不知是對內的改革失敗,王莽需要轉移國內矛盾,還是王莽對四周的蠻夷天生具有仇恨心理。王莽掌權後,曾下旨改高句麗為“下句麗”,改匈奴單于為“降奴服於”,改西域各國、以及西南各國的國王為“侯”,最終引發了四周各國的不滿,王莽統治下的新朝也因此陷入了無休止的邊境戰爭之中。

另外,王莽可能是有強迫症,在國內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改名運動。

將南陽改叫”前隊“ 。既然有前隊,那得有後隊、左隊、右隊,於是河內改叫”後隊“ ,潁川改叫”左隊“, 弘農叫”右隊“ 。除此之外,河東改叫”兆隊“, 滎陽改叫”祈隊”,合稱為豫州六隊。

有了一定的改名經驗之後,王莽又拿一些小地方練了練手。

比如上黨有個谷遠縣,谷怎麼能遠呢?改谷近。陳留有個東昏縣,東邊咋能昏暗呢?改東明。山東有個亢父,人怎麼能亢父呢?改順父。再有,無錫,你怎麼能叫無錫呢?改有錫。

不是說對外作戰嗎?怎麼說到國內的改名上了。

彆著急,原因很簡單。

強迫症的王莽當時看著新朝的地圖發了感慨;東海郡、北海郡、南海郡,怎麼沒有西海郡呢,不行,我得給新朝地圖上補全西海郡。

於是,王莽數次發兵當時少數民族佔領的青海湖,簡直達到了窮兵黷武的地步。耗費了無數財力、物力,以及英勇將士的生命後,終於在青海湖的周邊建立了一個西海郡。

建立西海郡後,王莽還從內地遷徙了大量農耕百姓去青海湖附近種地。但那地方土地貧瘠,因此搞得民怨沸騰。

最終,經過了長達15年的折騰之後,王莽的新朝終於被滅,他也跟著他的新朝徹底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


我是越關


你的問題,我來答。

說實話,王莽在15年皇帝生涯裡,還是幹了不少事的。他的很多舉措,被我們現代人認為非常具有前瞻性,但卻不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以至於有人認為,他是穿越過去的。很有意思的一個歷史人物。

他的主要事蹟,基本都在班固的《漢書》裡。班固作為正統的歷史學家,還是把他當作漢臣的。後世的正統歷史學界,也是不把王莽的新朝當作一個正式的朝代。既是因為王莽是篡漢自立,也是由於時間太短。

下面我就班固的記載,做一個羅列。




王莽崛起

王莽生於公元前45年,王家是當時的望族,姑姑王政君是皇后,叔侄5人做過漢的大司馬;9人前後封侯; 更多的家族成員被封為將軍,列侯。

以下引自《漢書》:

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輔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馬,語在《元后傳》。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將軍五侯子,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遊相高,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

這樣的家族,在朝中是可以呼風喚雨的存在。王家的這些兄弟叔侄,位高權重,聲色犬馬,過著奢靡的生活。而只有王莽,對自己,生活力行簡樸,行為恭順,勤學修身。對家人,奉母至孝,友愛兄弟叔侄,。對外人,則結交賢良,遠離小人。



這樣的王莽,在聲勢喧天的王家,就是一個異類。一時間,王莽聲名遠播。

漢成帝陽朔3年,(前22年),王莽終於被拱進王室中樞,走上了輝煌的歷史舞臺。

公元前8年,王莽終於登上大司馬的寶座,開始正式執掌權柄。2年後,漢哀帝登基,因與新皇帝的皇后與祖母有嫌隙,王莽卸任,退回封地。前後6年時間,蟄伏在家。

以上就是王莽的崛起前後的過程。

之後,漢哀帝一過世,漢平帝登基,王莽又重新回到朝中,繼續做大司馬。這一段時間,王莽的名聲,在朝中,在民間,是姜子牙一般的存在。



2.王莽稱帝

在第二次回到朝中之後,王莽開始在太皇太后王政君的支持下,總覽朝政。慢慢的,他開始排除異己,打擊政敵,顯示出權臣的特徵。漢平帝5年而死;這個時候的王莽已經權勢熏天。為了繼續把持朝政,他選了兩歲的劉嬰做新皇帝,自己成為攝政,稱‘假皇帝”。

這個時候,王莽稱帝的態勢,已經非常明顯。各地都在紛紛起義,動亂,反對王莽專權。 王莽全力鎮壓。

這個時候的王莽,已經騎虎難下,稱帝已成必然。公元9年,王莽對姑姑王政君說,交出玉璽吧,漢家氣數已盡。王政君起初不肯,王莽一再逼迫,王政君氣急,一把把玉璽甩下朝堂,掉了一角。這塊玉璽,可不簡單,傳說是和氏璧改的,先有秦始皇傳下,直到漢家一直在用,是皇權的象徵。王莽把摔掉一角的玉璽,用黃金補上,繼續用。“接受”了尚未小皇帝劉嬰的禪讓。

新莽王朝正式誕生。



3.王莽新政

a. 改官名,漢朝的各類官職,盡皆改名。漢朝的諸侯王們,以及周邊屬國,匈奴等,盡皆稱公,不得稱王;宮中的各宮室,盡皆改名。同時大封群臣。

這些東西,無關緊要。後世也不得其蔭澤。

b. 改革田畝,王田代替私田,恢復古代的井田制,遏制西漢末年的土地兼併,於民休息。效果不錯,一時間,國泰民安。

c.禁止奴婢的買賣。這一點,現代人很是驚訝。王莽確實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君主。

d. 改革鹽,鐵,酒的買賣,由國家控制。

e. 遵從孔子,恢復“周禮”,建設王道樂土。

f. 改革錢幣,把大錢的刀錢幣改為小錢。

g. 組織編撰重要的典籍。


細節內容,限於篇幅,請參考史書記載。

以上這些,作為一個54歲才登基的老人,尤其在古代,這個年紀已經埋土半截了。王莽在如此大的年紀,還能如此的翻騰,把這西漢末年的歷史改寫。實在是非常的了不起。

這不是昏君和只知享受的君主,能夠做到的;更不是一個暴君,能夠做到的。只有迫切想有所作為的君主,才會不顧年紀,不顧後世的批評,和當時人鄙視,全力以赴的做下去。從內心深處,他從年輕時候的克己奉公,到後來的篡位,都是遵從內心,希望有所作為,為民奉獻。


總結,可以說,王莽被後人懷疑時穿越過去,非常有合理性。當然,這都是表達對王莽新政的驚訝之情,這些新政太前衛,根本不是那個時代的人能想到的。這樣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