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學家成為“網紅”

“以前根本想不到,這麼多人都會自覺戴口罩”

“病毒靈可預防新冠肺炎”“用肥皂洗鼻竇可能降低感染風險”“無症狀感染者是新冠病毒後期的特徵”……

“這些是謠言,千萬不要信!”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種不明來源的謠言讓中國科普網“疫情闢謠”欄目有點忙。

儘管從國家到各省市科協都發出呼籲人們科學理性對待疫情的通知,一些民眾還是陷入了信謠傳謠的恐慌和焦慮中。

自1992年至今,我國先後開展了10次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顯示公民科學素質已有大幅提高;然而從不同人群和地域看,長期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狀況。

“我的原則是多看少發,只有判斷是準確的信息才會分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協原副主席齊讓說。

疫情發生以來,除了參加幾次重要會議外,齊讓減少了不必要的出行。在他的科普下,全家人都堅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不集聚、保持一定距離”。在他眼裡,這是最基本的科學抗疫法則。

為深入開展科學闢謠,引導公眾科學抗疫,中國科協應急科普工作應時而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0日,中國科協科普中國、科學闢謠、數字科技館、科協官網等各類平臺和新媒體共刊發科普內容近8萬篇,音視頻近2000多個,總瀏覽量超65億。

“以前根本想不到,這麼多人都會自覺戴口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高傑說,與前些年相比,國民科學素質有了明顯的進步。當鍾南山、張文宏、王辰等科學家成為全民“網紅”;當無知無畏的人減少,聽科學家話的人增多……種種跡象表明,科學的重要性已被我國多數民眾熟知,而這得益於中國科學技術水平的巨大進步和科普工作的進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科學防治”貫穿於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國科學家對病毒的檢測方法、治療手段和正在進行的疫苗試驗也體現著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回顧我國抗疫的“前半場”,高傑有感而發,“我們用實踐證明,中國人民崇尚科學,熱愛科學”。

加強權威聲音的信號

“放大權威聲音,是引導人們應對疫情的最好武器。”高傑說。

在中國科協3月11日召開的專家座談會上,大家在肯定應急科普工作在疫情防控中取得成績的同時,也提出要補齊問題短板,形成政府部門、社會機構、科研力量、大眾傳媒等有效協調聯動的國家應急科普體制。

疫情初期,高傑曾為“究竟怎樣洗手才能防範病毒”這件事尋求權威聲音,卻只找到文字步驟解說。用涼水還是熱水?洗多長時間?用不用肥皂?是不是必須加消毒液?這件看似小的事,卻讓這位科學家頗感“糾結”,直到在手機上看到一個民間出品的科普短片。

“這個短片很直觀:用清水洗完手,拿特殊光線一照是紅色的,說明細菌還在手上;用肥皂洗完手後再一照,發現細菌不見了。道理很簡單,細菌是被油脂外膜包裹著的,而肥皂能夠通過溶化油脂來破壞細菌的結構。但洗手時間短了也不行,化學反應還來不及進行呢!一定要堅持夠20秒!”高傑看後恍然大悟。

高傑認為,對於謠言固然需要批評、抵制,但最核心的辦法是及時組織專家學者通過權威渠道答疑解惑,保證信息及時公開透明,讓受眾持續接收到正確的科普知識。

張文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人們看來晦澀艱深的疫情知識,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講起來卻清晰專業、通俗易懂,而不時的幽默讓本來非常擔心的讀者也不由鬆口氣。醫者張文宏成為了當下的“網紅”,被很多人親切地稱為“張爸”。以致無論國內的民眾,還是海外的華人華僑,關於疫情的關鍵問題,大家都想聽聽張文宏怎麼說。

在齊讓看來,張文宏雖然也說,是這次疫情給他帶來了高關注度,疫情之後,他要“輕輕地揮一揮手”,回到日常研究和工作中去。但無論疫情還是平時,這樣的專業而清晰的科普聲音無疑都是人們歡迎的。疫情也給我們的科普工作一個反思的契機:如何才能與時俱進,藉助更多手段和平臺,讓科普更深入人心?比如,培養一些懂專業、善發聲、瞭解新媒體的“大V”和“網紅”。

自2007年起,科協就發揮專業人士密集的優勢,每年集中於一個話題進行權威發聲——組織20餘位院士編寫科普專著《科學健康》系列叢書,今年將要推出第12冊了。12年來,齊讓一直參與著這項工作,用他的話說,這些書都是自然科學研究院士和臨床醫生“跨界組合”的智慧碰撞。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是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今年的圖書臨時增加了抗疫科普的篇幅。近期,王辰、李蘭娟、陳薇、張伯禮和喬傑等幾位院士都在書中寫下了自己的抗疫感言和救治策略。

“我們要繼續創新傳播方式,讓這些最權威的聲音能夠被更多的人聽到。”齊讓說。

“這是影響孩子們一生的事”

作為“科普達人”,《科普時報》總編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疫情期間也沒有停止科普的腳步。《病毒對生命究竟意味著什麼》《下一分鐘我們的對手是誰?》……自2月起,他應邀陸續在《科普時報》《北京晚報》《小康》雜誌等媒體發表了多篇科普文章。他篤信,科學普及和傳播能夠幫助公眾理解科學,增進理性思維,提高科學素養。

“科學的本質是什麼?四大發明是科學還是技術?科學和技術有什麼區別?”去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北方某省對高考考生進行招生面試時,高傑問了這些問題,結果很少有考生能全部答對。這使他感受到,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勢在必行。

“其實我這麼多年來參與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把科學素質低的人們‘拉’起來。”齊讓回憶。

2006年,國務部出臺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重點覆蓋青少年、城鎮職工、農民和公務員四個人群。按照黨中央部署,經各方共同努力,到“十三五”末,也就是今年底,將實現“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的目標。彼時,齊讓剛從科技部調至科協任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作為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兼辦公室主任,他親歷了該《綱要》出臺前後的往事。

“2005年時,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是1.6%,2010年達到3.27%,2015年達到6.2%,2018年達到8.47%。”齊讓對這些數字如數家珍。這些年,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穩步提升,但齊讓覺得還應有客觀的認識,“我們起點太低了,和自己比是有很大進步,但在國際上來說差距還是較大的。”

調查顯示,在四個重點人群中,公民科學素質比例最低的是農民;在整個國家疆域中,最低的是西部老少邊窮地區。目前,在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的支持下,以建立農村中學科技館為主要抓手來傳播科普,已有850所農村中學科技館運行,到今年年底,將達到1000所。

“這是影響孩子們一生的事。”齊讓說,他的心願是希望年輕一代人離科學更近些。

當下,一些省市中小學已陸續開學,並將疫情科普作為“開學第一課”,高傑認為這種方法很好,但校方一定要動腦子、下真功夫,而不是隻發個小冊子讓學生們自學那麼簡單。“開學不代表就安全了,我們正面臨著疫情的輸入性風險,要警惕的地方還很多,對學生的科普一定要走心,使科普的知識起到真作用。”高傑說。

記者:司晉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