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如紙薄,《易經》教你如何打好“人情牌”,避免招惹是非

《紅樓夢》裡有一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意思是說,把人情世故弄懂就是學問,善於應對人情也是文章。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要藐視人情,不要拒絕人情。藐視人情,就是藐視自己;拒絕人情,就是拒絕世界。

人情如水,可隨形而至;人情又如雲,可隨風而去。

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上,單打獨鬥非常吃力,畢竟現在是一個講究“合作共贏”的時代,一個人一沒資源、二沒背景,想要出人頭地屬實困難。但是找人幫忙,就需要還人情債。人情,又是一個不能透支的東西。那今天就用《易經》當中的道理來和大家說說這人情怎麼用好。

《易經》當中有這樣一句話:“六四:艮其身,無咎。”

 

人情如紙薄,《易經》教你如何打好“人情牌”,避免招惹是非

這當中“艮”的意思是止息、歇息、引申為保護,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要引退保身,沒有災禍。引退保身,就是說人的注意力應該全部集中在自身安危上面。那這個數字“六四”指的就是腰以上的身體部位。六四又屬於陰爻陰位得正,表示停止在應當停止的場所,能夠自我控制。簡單來說,這句話就是說我們每個人要把握好時機,能夠自我約束,做到適可而止。這點放在人情上,非常適用。

關於人情,很多朋友會說,“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不要欠人情,因為人情太難還了。”但是,免不了有用錢解決不了的事情,人情就顯得很重要了。

紀伯倫說過:

“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結。”

人生在世,誰都有需要搭把手的時候。誰也不可能輝煌永久,誰也不可能落魄到頭。

不管是親戚和朋友,沒事多聯絡,遇事多互助。

等到自己求人幫忙的時候,才能好開口。

在電視劇《我是餘歡水》當中,有這樣一個片段。餘歡水揹著家人,把錢借給了自己的好朋友呂夫蒙,幫他渡過難關。可是拿錢之後的呂夫蒙卻始終不肯還錢,甚至是用各種謊言和藉口欺騙餘歡水。後來,餘歡水忍受不了了,決定不再委曲求全,態度強硬地把錢要了回來,但同時也撕破臉皮了。像呂夫蒙這樣的人,是一種過度透支人情的行為。其實,除了受贈者過度透支人情,還有施恩者過度透支。就比方說,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幫了別人的忙,就覺得自己有恩於別人了,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但是往往適得其反,非但沒有增長人情值,還會遭人嫉恨。

社會學家霍曼斯曾經提出一個“社會交換理論”,他指出:“任何人際交往,其本質上就是公平交換。只有交換過程達到互惠平衡時,人際關係才能和諧。”所謂和諧就是“不越界”,也就是剛開始和大家說的《易經》當中的“六四”,能夠及時約束自己,及時引退保身。不能過度透支別人給我們的饋贈,或者說自己給別人的幫助。

俗話說得好:“人心對人心,八兩對半斤”。無論是親人、戀人還是朋友,都要推心置腹的交流,掏心掏肺的相處,真正做到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千萬不要以為對方就該對你好,而自己卻不肯付出,不知感恩。

人人都不願意欠別人的“人情”,“欠情”就如同“欠債”。

作家林清玄在《送一輪明月給他》一文中曾寫道:

“我們時時保有善良、寬容、明朗的心性,不要說送一輪明月,同時送出許多明月都是可能的。
因為明月不是相送,而是一種相映,能映照出互相的光明。”

有能力時,對別人有所助力。並不是一種生命的損失。

看過一句話寫著“生命是一種回聲”:

你把最好的給予別人,就會從別人那裡獲得最好的。你幫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你越吝嗇,就越一無所有。”

有能力時,要助人一臂之力,幫別人就是在幫自己。

給別人希望,也就是給自己希望;

給別人留退路,也就是給自己留後路。

老話說得好:“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

人情可厚可薄。遇對人,交對友,就會變得深厚。遇錯人,交錯友,就會變得薄涼。一個人只有放得下那些薄情,才能去深情的擁抱和珍惜那些真情。

人與人沒有一開始就相欠的,只是在交往過程中產生了“人情”和“人情之債”。人情都是相互的,所以我們應該以情換情,以誠相待,以汨汨湧泉相報於滴水之恩,如此便可以避免招惹是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