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劉備啟示:英雄不問出身低,三人三騎會盟十八鎮諸侯

撰文|道海尋真 福泉太極宮

《三國演義》劉備啟示:英雄不問出身低,三人三騎會盟十八鎮諸侯

▲ 東漢末十八鎮諸侯割據圖


<tt-audio>/<tt-audio>


前言:自古以來“英雄不問出生低”這句話不知被多少想成為英雄豪傑的有識之士奉為勵志的名言。對於他們而言,出生、環境甚至時勢都不能成為自己不用心向上的理由。

第一部分:亮出身份,坦誠相告

在《三國演義》中:當劉備帶領關羽和張飛前往袁紹那的“十八鎮諸侯”討伐董卓聯盟所在地時,擁有“四世三公”政治、軍事實力背景的袁紹很是鄙夷地問劉備:“請問足下是何出身?”

劉備非常平靜地告訴他:“在下是景帝①之子中山靖王劉勝②之後。”

該話真假姑且不論,而劉備與當今天子④漢獻帝③的血緣關係已經頗遠卻是不爭的事實。

劉備話剛畢,下面立刻發出一片質疑聲:“這人自稱漢帝之後,不可能吧?八成是假冒的!”

袁紹④繼續不依不饒道:“請問足下從何而來?現居何官爵?又以何事為業啊?”看來袁紹是極看重世家背景的。


《三國演義》劉備啟示:英雄不問出身低,三人三騎會盟十八鎮諸侯

▲ “四世三公”的袁紹:鄙夷之情溢於言表


劉備的回答還是不卑不吭,他答道:“劉備世居鄉里,並無爵位。以織蓆販履為業;二弟關羽河東解良人氏,以守門護院為業;三弟張飛河北涿州人氏,以賣酒屠豬為業。”

劉岱⑤立馬譏諷劉備道:一個守門護院,一個賣酒屠豬,還有個織蓆販履,三個‘莽夫’竟然在此大言不慚!”

張飛心中憤怒,想要拔劍……卻被關羽立馬止住了。

這時一向求賢若渴的曹操為三人說話了:“一個堂堂帝王之後,能在大庭廣眾之下,天下英雄之前能將織蓆販履、賣酒屠豬說得如此泰然,可見此人心胸不凡啊!”

此話引來眾人一陣慚愧而又短暫的沉默。

袁紹繼續追問:“劉備,你此行來有何目的?”

劉備答:“吾聞袁本初(袁紹的“字號”)傳聞海內,聚義討賊(董卓),在下是來會盟的。”


《三國演義》劉備啟示:英雄不問出身低,三人三騎會盟十八鎮諸侯

《三國演義》劉備啟示:英雄不問出身低,三人三騎會盟十八鎮諸侯

“哦?你有多少人麼?”袁紹好奇地問道。

“連我在內,三人三騎。二弟關羽為馬弓手,三弟張飛為步弓手,我兄弟三人義同生死,榮辱與共。”

會場上,有位諸侯揶揄道:“我十八鎮諸侯,引兵最少也有一萬五千人,你們區區三人,也好意思與我們會盟。”

劉備正色凜然道:“救國興亡,忠義為先,豈在人多?”

劉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

袁紹聽罷回道:“既然是皇族之後,那就看做座吧!”

劉備謝過,劇情接下來出人意料……


《三國演義》劉備啟示:英雄不問出身低,三人三騎會盟十八鎮諸侯

第二部分:關鍵時刻,真英雄出場

董卓手下的西涼悍將華雄一連迅速斬殺盟軍潘鳳、俞涉兩員大將,在眾諸侯為之大驚失色之際,劉備二弟關羽毛遂自薦,以弓馬手的身份去對戰華雄。但有位諸侯(劉表⑥)甚是輕蔑道:“派這樣一位無名小輩去對陣有失大家尊嚴……對方袁紹甚至會恥笑十八鎮諸侯竟然無大將可用的地步!”

但就在這時,一向求賢若渴、擅長識人的曹操卻站出來為關羽說情鼓勵:我看此人儀表不凡,臥眉鳳目,滿面英雄氣,華雄又怎麼知道他是弓手?不妨給他個機會?說罷”還親自為他溫酒以示鼓勵。

……此時的華雄因為之前的輕易完勝,現早已目空一切……當關羽出現在他面前時,一股巨大的英雄氣撲面而來,不由得令華雄和他的馬匹為之一震……而高手之間的對決有時僅僅是剎那便見分曉。

不出曹操所料,當關羽凱旋迴營後,袁紹立馬指定劉關張三人為第十九鎮諸侯。這就有了關羽“溫酒斬華雄”的著名典故——足見關羽武功值之高和曹操的識才之能。而劉備三人竟戲劇性地成了功勞非凡而人數最少的一路,令幾乎所有人都感到震驚和意外。

《三國演義》劉備啟示:英雄不問出身低,三人三騎會盟十八鎮諸侯

第三部分:劉關張三人城前巧遇曹操

這裡補充一個劉備三人想進城會盟的小插曲。當劉備在城門關卡前向守衛通稟,說是自己和兩位結拜的兄弟想來會盟共討董卓卻被小兵擋在門外,原因是見劉備僅僅帶了兩個人就想來會盟,嫌其人少無名,而斷然拒絕!

恰巧此時,曹操也剛好要進城,便為劉關張通融說情:“我在刺殺董卓之前也是一位無名之輩不是?假如有一天,他們真的名震天下了,你會不會為自己的所做所為追悔莫及?”

既然連曹操都幫忙說話了……於是三人才得以入內。


《三國演義》劉備啟示:英雄不問出身低,三人三騎會盟十八鎮諸侯

給予有志者的啟示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人給予我們的重要啟示:真英雄從不問出身低,但前提是本身得有英雄之志、魂、勇、智、施展之地及乘天下大勢,六者缺一不可。

外界的種種質疑聲其實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他們的懷疑、嘲笑自損的只是他們自己的人格和見識。別人是誰和自己關係不大也大,大的是你若是真英雄,必然有你施展的機會;不大是,你若不是英雄,認識誰都沒有用。

真誠地感謝那些賞識你,真誠地給你機會的人。當然,若沒有機會,也要積極儲備,用心去創造、尋找機會!

唯有認識自己,找準用心的方向,常懷鴻鵠之志,刻刻不忘初心,久久用功,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積極努力、儲備,相信總有一天,你定會一鳴驚人!

《三國演義》劉備啟示:英雄不問出身低,三人三騎會盟十八鎮諸侯

桃園三結義:形影不離,患難與共


注:

①漢景帝劉勝(前165年-前113年),漢景帝劉啟之子,漢武帝劉徹異母兄,母為賈夫人,西漢中山靖王。

②漢景帝劉啟(前188年-前141年3月9日),(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漢文帝劉恆嫡長子,孝文皇后竇氏(即竇太后)所生,西漢第六位皇帝。

③漢獻帝劉協(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東漢王朝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為靈懷皇后王榮。

④袁紹(?年-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商水)人。東漢末年軍閥,漢末群雄之一。出身漢末名門“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初平元年(190年),與董卓對立,被推舉為關東聯軍首領。

⑤劉岱(?-192年),字公山,東萊牟平(今山東福山西北)人,漢室宗親,劉輿之子,劉繇之兄,漢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兗州刺史。

⑥劉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人,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後,東漢末年名士、漢末群雄之一。


參考影視及文獻資料

1、《三國演義》電視劇本、《曾仕強論三國》、《易中天品三國》、《裴松之注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