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擦邊球”式高送轉屢禁不止 六成公司預案落地後股價轉綠

已實施高送轉的15家上市公司,有12家股價在4月出現下跌,累計跌幅超24%的有10家,而這些公司2019年均取得了不錯的業績。業內預計,高送轉遇冷不會是短期現象。

《投資者網》謝瑩潔

推高送轉的掌聲稀落,有減持動機的股價下跌。隨著《高送轉指引》逐漸落地,A股投資者在實現“價值觀”轉變之時,上市公司的“分配觀”也已完成“脫虛向實”的轉換。

打“擦邊球”式高送轉屢禁不止 六成公司預案落地後股價轉綠

同花順統計顯示,截至4月末,在2659家發佈了2019年利潤分配方案的上市公司中,有374家推出高送轉,其中達到高送轉指引標準(10轉5以上)僅125家。

今年不少公司打“擦邊球”式推高送轉,如方大特鋼即使業績下滑仍推高送轉,因10送轉4.9股在《指引》中不屬於認定標準。

由於這一現象屢禁不止,還有不少公司在股份解禁期推高送轉,今年監管層對相關公司的監督更為頻繁。不少公司在預案發布的當天就收到關注函,被質疑送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高送轉行情降溫

不同於往年動輒推出10轉20、30股的高送轉預案,今年鮮有上市公司推10轉10以上的方案。統計顯示,今年送轉比例最高的是新諾威,擬10送轉11股;長春高新、力合科技等7家公司緊隨其後,送轉比例為每10股送轉10股。

打“擦邊球”式高送轉屢禁不止 六成公司預案落地後股價轉綠

與送轉比例降溫一脈相承的是,二級市場對高送轉的炒作熱情也有所緩和。以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255%的古鰲科技為例,該公司於4月21日宣佈擬10轉8派0.45元,卻在公告當日遭遇股價下跌。

原來,此前為降低控股股東股票質押風險,古鰲科技召開股東大會,豁免了大股東減持的自願性承諾。由此來看,在A股炒作風氣逐漸湮滅的當下,即使上市公司有著業績和高送轉雙重利好,如果“割韭菜”意願太強烈,也會被投資者“用腳投票”。

數據顯示,高送轉行情最火爆的4月,有90只高送轉概念股股價出現上漲,在125家推10轉5以上的上市公司中佔比近七成,其中漲幅較高的有佳禾智能、卓勝微、富瀚微等公司;有35只個股累計漲幅為負。

值得一提的是,已實施高送轉的15家上市公司中,有12家股價在4月出現下跌,累計跌幅超24%的有10家。而這15家公司2019年均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僅有1家淨利潤同比下滑。

“從A股市場出現開始,拆細和送轉股就被視為特大利好。但長期看,貴州茅臺這樣的從不送轉股也讓投資者獲利匪淺,投資者開始對高送轉審美疲勞。”財經專欄作家周科競表示,“現在價值投資理念越來越濃厚,投資者需要的是能夠實實在在提高上市公司股東價值的題材,而不是單純的投機炒作,高送轉遇冷不會是短期現象。”

打送轉“擦邊球”

多年來,A股市場一直有熱炒高送轉概念的“傳統”,直到2018年年末監管層發佈《高送轉指引》,將“高送轉”比例與公司業績增長緊密掛鉤,以此打壓高比例送轉。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今年不少公司打“擦邊球”發佈高送轉,擬推10送轉4.9股的方大特鋼是其中典型案例。2019年方大特鋼淨利潤同比下滑四成,明顯不符合《高送轉指引》中“最近兩年淨利潤複合增速至少在50%以上”等規定。

不過,鑑於指引對於高送轉的認定標準為“主板10股送轉5股以上,中小板10送轉8股以上,創業板10股送轉10股以上”,高度接近標準的方大特鋼免去了規則束縛。但在通過議案的次日,方大特鋼股價以大跌逾7%收盤。

與之類似的還有,美聯新材推10送轉9股,低於創業板高送轉認定標準。作為打響2019年高送轉第一槍的上市公司,美聯新材曾迎來九連陽。而其股價之所以得以順利上漲,是因公司在監管層屢屢發函敦促下,做出了“不減持承諾”。

相比之下,方大特鋼便沒有那麼“自覺”了,在被問及“在業績出現下滑的情況下,公司選擇進行股本快速擴張的主要考慮;送轉預案是否與相關董監高的後續減持安排有關”等問題時,公司以業績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否認了炒作股價嫌疑。

業內呼籲更嚴格的監管措施出臺,獨立財經評論人皮海洲認為,要防範打“擦邊球”式的高送轉,關鍵還是要先把《高送轉指引》的“後門”堵上。等到上市公司“鑽空子”時交易所再發來關注函,除了徒增監管的工作量之外,對於解決問題也是於事無補。

監管力度加強

由於“擦邊球”式高送轉屢禁不止,今年監管層對相關公司更是從嚴監管。不少涉及年報“高送轉”的上市公司,預案發布的當天,就收到關注函,被質疑送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如送轉比例較高的新諾威就在第一時間被“盯上”。3月22日該公司在披露年報的同時,宣佈推出10轉11派現1.4元的方案,當晚深交所便要求公司說明,籌劃此次高送轉方案合理性、與業績匹配度等,並核實是否存在信息洩露等。

而在在對次新股的問詢中,監管層不僅對高送轉的合理性提出疑問,還要求部分公司回答現金分紅來源。

4月20日,如賬面資金僅有1.48億元的西麥食品,在向股東送出10轉10派16元的“大禮包”後,被要求說明利潤分配的具體過程,並報送內幕消息知情人買賣股票的自查報告等。

此外,萬集科技、力合科技在發佈高送轉方案昨晚後,也被第一時間發送問詢函,被要求回答股價漲幅與基本面是否匹配,是否有通過高送轉炒作股價的情形等。

但在如此“硬核”的監管力度下,仍有公司“屢教不改”。

每當年報季,捷捷微電都會發布高送轉預案,並且逐步增加比例。2017年推出10轉9的方案,次年再推10轉5。公司股本從9360萬股增加到了如今的3.05億股,增幅高達226%。

今年4月15日,捷捷微電再宣佈每10股轉增6股派2元。而在此前不久有9918萬股限售股迎來解禁。這也引發深交所對公司高送轉必要性及合理性的質疑,公司以行業發展空間大、公司業績穩定增長等理由予以答覆。

甚至還有業績不佳的公司推高送轉,同花順數據統計,推10轉5以上的公司中,有22家2019年出現淨利潤下滑,如中飛股份淨利潤同比下滑95倍至-1.12億元,仍推10轉5的高送轉,這批公司也成為監管層關注的重點。

日前,深交所就震安科技10轉8派2.3元的預案,要求公司說明制定較高比例送轉方案的主要考慮及其合理性,與公司業績成長是否匹配等。2019年,震安科技營收、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15%、21%。

投資者需警惕風險

如同捷捷微電、美聯新材一般,大額解禁前後推高送轉預案的公司不在少數。因而上市公司是否利用“高送轉”配合股價炒作、掩護股東減持等動機,成為今年年報問詢函的關鍵詞之一。

在對新媒股份的問詢函中,深交所更是特別指出,新媒股份首發前多位股東所持4653萬股股份於4月20日解禁,要求公司核實股東未來減持計劃,說明公司是否存在為配合股東減持,推出高送轉方案炒作股價的情形。新媒股份擬推出10轉8派9元。

在財經評論員曹中銘看來,限售股解禁的前後三個月時間內,應禁止上市公司披露高送轉預案;在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披露減持計劃的三個月內,同樣應禁止推出高送轉預案。如此,上市公司基於制度缺陷,慷市場之慨,利用高送轉實施利益輸送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

隨著監管層持續加大對高送轉的監管力度,上市公司借高送轉炒作股價等市場亂象已得到有效遏制。不過,資金卻尚未偃旗息鼓,年報季的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關於上市公司是否擬推出高送轉的問題比比皆是。

在此背景下,有一些公司發佈澄清公告,防止莊家藉此炒作。如百合花3月末發佈公告,對近期市場上關於公司股東遞交擬高送轉的新聞進行詳細說明,並指出公司結合經營情況綜合考慮,擬不進行高送轉的權益分配計劃。

但更多公司面對投資者的提問含糊其辭。如嘉澳環保自2019年年末開始被市場炒作,股價從22元/股漲到今年1月的29元/股。由於其三季報表現良好,加之股本較小,每股公積金達3.48元,市場認為其有較強高送轉潛力。

今年3月,嘉澳環保提出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55元,市場預期終於落空,該股股價又逐漸跌回到以往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股東早已完成高位減持。3月19日公司公告稱,股東君潤國際減持1%公司股份,減持數量過半。

業內人士指出,對於高送轉行情,如果投資者所持的股票正好碰上了高送轉行情,可以期待一波不錯的收益,但不能抱著高送轉的目的去買股票,這樣一旦預期落空,很可能面臨較高的投資風險。(思維財經出品)■

打“擦邊球”式高送轉屢禁不止 六成公司預案落地後股價轉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