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擁兵百萬,為何被劉邦項羽輕易消滅,真實原因令人心痛

秦國統一六國後,嬴政終於完成了他的祖訓,實現了秦國曆代君王都未能實現的大一統,從此中國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秦國能夠十年間四處征戰,兵力強盛是他的保障,秦國鼎盛時期擁兵近百萬,戰力更是高於六國,被稱為大秦虎師,即便在秦二世時,秦國仍有近百萬軍隊,為何卻讓劉邦項羽輕易攻下了咸陽,原因有三。

秦國擁兵百萬,為何被劉邦項羽輕易消滅,真實原因令人心痛

嬴政殘暴,秦二世昏庸

嬴政在位期間,他的功績確實令人欽佩,抵禦匈奴,修建長城,廢除封建制,建立中央集權,這些都是秦始皇的明智之舉。然而嬴政仍有許多做法殘暴至極,”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同時也有著“千古一暴”的罵名。

1.秦朝實行暴政

商鞅變法之後,秦朝的政法變得異常嚴苛。一人犯罪便要株連三族,如果是達官顯貴犯罪,則是要株連九族,嚴苛刑罰下,即便是秦朝官員都要十分懼怕,更不要說民間百姓。對於民間百姓犯罪,則是要服徭役或遭受酷刑,那些做苦役的罪犯最後也只是死的下場。嬴政更是做了焚書坑儒的暴行,令天下文人心寒,可見秦朝政法殘暴。

2.賦稅嚴重、濫用民力

為了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嬴政動用了七十多萬民夫,服兵役人數更是超過兩百萬。而為了維持龐大軍費的開支和修建阿房宮,嬴政從民間搜刮大量財富,百姓民不聊生,衣牛馬之衣,食犬口之食,生活苦不堪言。十年間的四處征戰,大興土木的建設,重稅苦役的政策下,百姓反抗意識愈加強大。

秦國擁兵百萬,為何被劉邦項羽輕易消滅,真實原因令人心痛

百姓反抗、六國復辟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嬴政暴政之下,民間百姓終於不再忍受,百姓紛紛揭竿而起,陳勝、吳廣的起義軍也只是其一,雖然起義軍最終被章邯軍隊打敗,但大澤鄉起義卻掀起了農民起義的序幕,民間百姓紛紛自立軍隊,項羽就抓住此時機建立了軍隊,劉邦也率領徭役組成起義軍,六國紛紛復辟。

雖然有著眾多的起義軍,但當時秦朝的實力仍然不可小覷,章邯軍隊打敗陳勝吳廣就是一個例子,章邯軍隊為此也損失慘烈,更重要的是陳勝吳廣率領的起義軍從根本上撼動了秦朝的統治,秦朝已是強弩之末,這就為劉邦項羽滅秦創造了有利條件。

秦國擁兵百萬,為何被劉邦項羽輕易消滅,真實原因令人心痛

秦軍主力不足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221年,嬴政消滅六國後,繼續南下征戰,佔領了當時的南越,當時南越之戰的規模不下於征戰六國,秦軍傷亡近30萬。嬴政滅六國之後,其戰略眼光已經不僅僅在六國之內,而是收復南越,使華夏民族不再受外族侵略,消滅六國後,嬴政當即命令王翦點兵六十萬征討百越,戰線從長江拉至廣東,由於糧草不足,秦軍死傷慘重。而嬴政的目標是不惜一切代價收復南越,先後向南越派兵百萬,戰爭對峙三年之久。

秦國擁兵百萬,為何被劉邦項羽輕易消滅,真實原因令人心痛

秦始皇的野心與格局已經僅僅是六國,當時的秦朝危險重重,北有匈奴,南有百越,為了守護華夏民族,嬴政直接派遣三十萬蒙家軍抵禦匈奴,南越也有六十萬軍隊,十萬軍隊守邊疆。

所以當項羽劉邦起義的時候,其實秦軍的主力根本就不在咸陽,章邯手上只有幾萬軍隊,所以到最後章邯只能動用囚徒軍,就是修建驪山陵墓的民夫。因為有嬴政的命令,六十萬軍隊守南越,三十萬蒙氏兄弟抵禦匈奴所以才讓項羽劉邦鑽了空子,瞬間滅了大秦王朝。

秦國擁兵百萬,為何被劉邦項羽輕易消滅,真實原因令人心痛

為何秦二世危難之際,近百萬秦軍沒有北上勤王,真實原因令人心痛。秦國之所以被滅,是因為秦軍主力為了守住中國的大門,根本就沒有參與內戰。嬴政對當時南越的將領趙佗說,中原但有不測風雲,南海軍隊切勿北上勤王,要斷然封閉新道。不使中原亂局波及南天,你要為華夏守住南中國的大門。如果秦國有難,你北上勤王,那麼中國以後的版圖上就沒有廣東廣西了。殷商之後,若非老秦部落固守西部,華夏豈有西土哉,老秦人能夠為華夏留在了廣闊的西部,也要為華夏留在廣澳的南海。只有這樣,華夏不管怎樣內鬥,華夏終究是華夏,苦心在此也。

秦國擁兵百萬,為何被劉邦項羽輕易消滅,真實原因令人心痛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大秦虎師不愧是歷史上最強的軍隊,為中國守護了北方和南方的大門,駐守邊疆數百年。即便在劉邦建立漢朝後,趙佗仍然率領著數百萬軍隊駐守南越,因為趙佗一直執行秦始皇的遺願,秦國可以被滅,但是華夏民族不可以被滅。

所以秦二世滅亡之際,秦軍主力沒有任何行動,他們是在守護中國的大門。大秦虎師是當之無愧的最強軍隊,秦始皇千古一帝的稱號也是當之無愧的。



參考文獻:《史記》


秦國擁兵百萬,為何被劉邦項羽輕易消滅,真實原因令人心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