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瑞基因首季盈利不及華大基因一半 頻遭大股東高位減持

貝瑞基因首季盈利不及華大基因一半 頻遭大股東高位減持

貝瑞基因首季盈利不及華大基因一半 頻遭大股東高位減持

楊一 本報記者 李娜 北京報道

4月28日晚間,貝瑞基因(000710.SZ)發佈一季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3.70億元,同比增長11.14%;淨利潤為6239.33萬元,同比下降62.79%。

值得關注的是,貝瑞基因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淨流出1.52億元,而去年同期為淨流出0.16億元,同比大增了810.62%。而導致其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出的主要原因是,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支出大幅增加了92.85%。

而在淨利潤同比下降的同時,貝瑞基因的研發投入同比增加78.56%,為2958.08萬元,主要系加大新冠病毒檢測及三代測序試劑盒研發投入所致。

事實上,今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下,“核酸檢測”等成為熱詞。受此影響,3月份以來,A股市場基因測序個股板塊連續上漲,貝瑞基因也隨之走出近一年股價新高52.50元/股。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大股東頻繁減持。

貝瑞基因4月13日發佈公告,截至4月10日,持有公司股份4375.1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約12.34%)的股東天津君睿祺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天津君睿祺”)計劃在5月6日至8月5日期間再次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063.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約2.99%)。而這距離天津君睿祺的上一輪減持結束剛過去沒多久。

一季報顯示,截至2020年3月13日,公司曾經的第一大股東天津君睿祺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78534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2.2147%,如今已成為公司第三股東。

淨利下滑62.79%

作為“基因測序第一股”,貝瑞基因的一季報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貝瑞基因實現營收3.70億元,同比增長11.14%;淨利潤為6239.33萬元,同比下降62.79%;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6110.46萬元,同比下降14.24%。針對一季度公司淨利潤的下滑,貝瑞基因表示,主要系疫情影響,醫院診療人數下降,公司檢測類服務終端需求受到影響所致。

而在3天前的4月28日,同為基因檢測行業頭部企業的華大基因發佈2020年一季報,公司一季度實現總營收7.9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5.7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2.59%。

對比來看,貝瑞基因今年首季淨利潤不及華大基因的一半。

雖然在2019年貝瑞基因的淨利潤增長至3.91億元,一度超過了同期華大基因3.01億元的淨利潤,不過其市值仍與華大基因相差200多億元。

在現金流方面,一季報顯示,貝瑞基因經營性現金流仍為淨流出狀態。今年一季度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淨流出1.52億元,同比下降較大;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淨利潤為-2.53,同比下降2.43。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為了應對疫情,支付原材料採購款大幅增加所致。一季報顯示,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為2.7億元,去年同期為1.4億元,同比增加92.85%。

而在淨利潤同比下降的同時,貝瑞基因的研發投入同比增加78.56%,為2958.08萬元,主要系加大新冠病毒檢測及三代測序試劑盒研發投入所致。貝瑞基因表示,疫情之後臨床基因檢測項目會得到迅速恢復,並且相信隨著民眾對基因檢測認知度的提高,近幾年市場需求量會有飛躍式增長。

早在2016年12月,貝瑞基因斥資43億元借殼*ST天儀,成都市貝瑞和康基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原天興儀表)與北京貝瑞和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全體股東簽署《發行股份購買協議》,約定貝瑞基因發行股份購買北京貝瑞100%股權。該交易於2017年8月10日完成,貝瑞基因藉此成為基因測序領域第一股。

大股東頻繁減持

今年3月份以來,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A股市場基因測序個股板塊連續上漲,貝瑞基因隨之走出近一年股價新高52.50元/股。截止4月30日收盤,貝瑞基因報44.41元/股,較年初的37.15元/股,上漲了近20%。

在股價上漲的同時,4月13日,貝瑞基因發佈公告,截至4月10日,持有公司股份4375.1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約12.34%)的股東天津君睿祺計劃在5月6日至8月5日期間以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063.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約2.99%)。

公告顯示,天津君睿祺的上一輪減持剛剛結束。

2019年8月23日,天津君睿祺披露擬減持計劃,計劃減持上市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195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約5.4991%)。截至2020年3月13日,天津君睿祺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785.3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2.2147%,其該減持計劃實施期限屆滿。通過上述減持,天津君睿祺套現約2.3億-3.17億元。

2019年三季報顯示,天津君睿祺為貝瑞基因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4.03%;在2019年年報中,天津君睿祺通過上述減持已經變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2.87%。而到今年一季度天津君睿祺再由二股東變為三股東,持股比例降至12.34%。

貝瑞基因首季盈利不及華大基因一半 頻遭大股東高位減持

與天津君睿祺同時披露減持計劃的還有貝瑞基因高管王冬。截至2019年9月20日,王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7.825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約0.0785%,其減持計劃實施完畢。

2019年10月30日,貝瑞基因發佈關於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辭職的公告,稱王冬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職務,王冬先生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而就在同年9月份,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公司的股票被相關股東連續拋售8次,減持30.97萬股,累計套現達1040.5萬元。

大股東頻繁減持也引發了投資者的關注,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不少投資者向公司董秘提問“為什麼股東在這個位置還不斷減持”?對此,貝瑞基因回覆稱“股東減持屬個人行為”。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貝瑞基因其餘六位大股東所持股份均存在較高質押率。一季報顯示,上市公司實控人高揚股票質押率高達73.99%,二股東成都天興儀表(集團)有限公司所持股份全部質押凍結。

針對上述問題,《新華融媒看財經》記者致電貝瑞基因,未獲得有效回覆。

腫瘤早篩落地成關鍵

記者從貝瑞基因2019年年報中獲悉,2020年業績整體發展中,生育檢測領域和腫瘤早篩產品至關重要。

在生育檢測領域,貝瑞基因主要業務是醫學領域臨床級別的基因檢測項目NIPT(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這也是目前公司最主要的盈利點。2019年年報顯示,醫學檢測服務營收佔公司總營收的39.83%,而2018年佔比為53.35%,2017年則為55.21%。

目前,貝瑞基因和華大基因均為國際NGS(高通量測序)服務領域的龍頭,根據兩家的年報,兩家公司在NIPT服務市場份額基本持平,合計佔據了國內60%以上的市場。

不過,目前中國生育率持續下滑,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的最低值。新生兒數量下降勢必將對貝瑞基因的產品銷售產生影響,這一點從公司2019年年報中已經有所體現。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醫學檢測服務營收同比下滑了16.12%。

貝瑞基因首季盈利不及華大基因一半 頻遭大股東高位減持

如果說生育檢測是著眼於存量市場,那麼腫瘤早篩就是貝瑞基因佈局增量市場的關鍵。

在腫瘤早篩產品方面,貝瑞基因參股子公司和瑞基因,從2018年開始與國家肝癌科學中心、廣州南方醫院共同發起肝癌早篩項目PreCar。該項目在2019年宣佈,其預測模型能做到比現有診斷標準提前6-12個月篩查出極早期肝癌患者。

據瞭解,PreCar模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前瞻性肝癌早篩,是全球同類項目中的首次突破。貝瑞基因預計,2020年,肝癌早篩將以特檢的形式在PreCar項目參與醫院開展,明後年有望進行臨床大規模推廣。

也正是基於此,貝瑞基因表示,對2020年業績增長非常有信心。

據第三方機構Frost & Sullivan預測顯示,在中國,僅早期肝癌篩查的市場規模就可達到72億美元,早期肺癌篩查規模則將達到58億美元。而在巨大的市場面前,前期研發的投入成為前提。

事實上,近年來貝瑞基因研發投入一直佔比較高,今年一季度的研發投入同比增加了78.56%。

但值得注意的是,民眾對癌症早篩頗存爭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第四軍醫大學校長樊代明曾提出,著力推進癌症早篩方面的研究是必然的方向,但也要看到這一做法的侷限性。他說,政策制定者及醫務人員須認識到醫學的複雜性,認識到醫學面對的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同一類腫瘤生在不同人身上,結局千差萬別。他提出,要回歸醫療的出發點,即醫學的目的是為了消除人們心理和身體上的負擔,而非增加負擔。他提醒人們避免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

一位不具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新華融媒看財經》記者:“頭部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承擔了市場教育的作用,腰部尾部公司基本就跟著享受福利了。而這些支出實際上是為整個行業的發展買單。”

歸根結底,對於貝瑞基因來說,腫瘤早篩產品何時落地成為關鍵。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貝瑞基因肝癌早篩產品分兩個方向落地。一是傳統的IVD模式,對於整個行業來說,肝癌早篩都是一個新的產品,具體申報標準與流程,需要與相關監管部門持續溝通確認;另一個方向是在試點醫院/第三方檢驗機構以特檢的形式進入商業化階段,預計在2020年下半年將實現以特檢形式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